小古文也可能这样教

2015-05-13 02:41祝锋
课外语文·下 2015年4期
关键词:白话文古文笔者

祝锋

【摘要】“小古文”,一门时兴却又拥有着悠远历史的课程。因其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非常适合小学阶段的儿童阅读。笔者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从“吟、说、演、写”小古文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通过诸多活动的渗透,让小古文之花在小学阶段开放。

【关键词】小古文;吟;说;演;写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是中国人的文明之根、精神之根、文化之根,在五千年的文明血脉里,有四千九百年横亘在文言这片神圣的土地上。其古香古色、纯朴典雅的别致韵味记载着中国文字的真谛,展现中华文化的精髓。而“小古文”,篇幅短小,浅近易懂,富有情趣,是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的文言文。但纵观我们12册的语文教材,只有区区四篇小古文,分别是五下《杨氏之子》、六上《伯牙绝统》、六下《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如何在这点芝麻量的文言文中,开启学生母语的源头文化,播下千年文明的种子,让小古文课程悄然而亲切地贴近孩子的心灵,笔者经过学习、观摩、实践,以为可根据学段特点、学生兴趣、学习目标进行课内外链接,通过各种活动推动小古文课程的有效开展,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

一、吟古文

一次偶然的机会跟随记者去常山一老村落采风,问及一位年过百岁的老人有关中国文字的文化,那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当即给我们吟唱起了《诗经》《九章》,声与调时起时伏,时长时短,时急时缓,韵味十足,全然没有我们现在背古文时的艰涩之味、难咽之情。求本溯源,更真切认识到中国语言自古就具有声韵调,皆可用来吟咏歌唱。诗词歌赋可吟,小古文亦可在吟咏中独觅一道别样风景。

(一)谱谱唱唱生兴趣

如果说课中吟小古文是一道气势非凡的群体大餐,那么课外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的吟咏小古文可谓是一道清新温婉的小家子餐了。笔者在教学《小古文一百例》时,通常是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根据小古文的长短句、节奏特点给古文找找合适的曲调,唱一唱,吟一吟。如《放风筝》中的句子都是三个字为一组,就谱上节奏为“××× ×××”的曲子;而《乡村》则可谱上节奏为“××× ×”的曲子。学生发现学小古文居然还能唱起来,兴趣盎然。但仅靠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还不足以让学生尽兴尽情,怎么办?于是,笔者将班里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让每组的学生群策群力,给《小古文一百例》中散文式的古文谱上曲子,可以是移花接木式的,也可以是自个儿创编的,而后在每节语文课的前三分钟进行小古文吟咏展示,并给予小组加星奖励。有兴趣作帆,激励作浆,学生积极性高涨。展示中,学生有运用大家耳熟能详的《小蜜蜂》《学唐诗》的曲调来吟小古文,也有跟着感觉走,自编自创造的。更有趣的是,有几组的孩子还带上了一些能敲击出乐曲的生活用具,边吟边打节奏,让小古文的吟咏生趣多姿。

(二)平平仄仄重文味

平仄是我们中国语言所特有的文字韵味。一声二声属平声,三声四声加入声,此乃为仄声。进入中高段,笔者就适当给学生融入平仄声的知识。平声气长,仄声气短,吟读小古文时,也可恰当予以应用,特别是针对那些对仗工整、句子短小、节奏明朗的小古文。如《菊》《雨》等。因此种吟读小古文方式既有相关的语言文化知识,又充满着趣味,学生甚是喜欢。由此,笔者又引导学生将此种吟诵古文的方法推及至诗词当中,试着用笔勾一勾,画一画,吟一吟,诵一诵。

小古文的吟咏,由课内到课外,由教给方法到运用方法,教师教得有法,学生学得得法,两相有法,何乐不为?

二、说古文

《小古文一百例》中的“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小故事里的大智慧”学生都非常熟悉,有的教材中学过,有的课外书中读过,只不过已学已读的是白话文。这一“熟悉”就为学生学习小古文搭建了一座无形的桥梁,紧密联系起了文白之间的对话。笔者在教学这些小古文时,紧扣“说”字进行。如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小古文,学前,要求学生找到白话文的《守株待兔》,并在小组里进行“说”。说故事时,必须做到故事内容语言的生动,切不可粗枝大叶,泛泛而说。然后在上课前三分钟,推荐小组中的一名学生上台说。当学生对这一故事的来龙去脉了如在心后,出示小古文,进行学习,通过文白对照着学,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是在说说讲讲中,理解了古文的意思,轻松跨过了古文难以理解的门坎。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此类小古文后,笔者就组织开展一次“说古文”比赛,小组合作,一组背出小古文,另一组推荐组员讲出其白话文故事,若一组说白话文故事,则反之。

三、演古文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演则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对于小古文来说,演可以非常有效地加深学生对小古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如《五官争功》一课,“近鉴毫端,远观天际”学生不易理解,笔者就亲自表演示范了一番,学生一看,恍然大悟,在表演读时,演得有声有色,有情有趣。像《猫斗》《猫捕鱼》都非常适合以演促理解。当然这样的演,学生往往不足以过瘾,况且时间机会都非常有限。于是,笔者将这一演延伸至课外,让学生自己去找适合于演的小古文,进行班级轮流表演:一生将自己要演的小古文呈现在黑板一侧,再进行演,其他学生进行评议,哪些地方演到位了,哪些地方还有待补充,修改。这样一处处地演,一句一句地体会,学生自然就理解古文的意思了。很多时候,学生在演时还加入了文中省略的动作、台词等。如《武侯弹琴退仲达》中“孔明分拨已定,先引五千兵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一句,表演时学生就将其转为孔明的对白:“令尔引兵五千,速速退去西城县搬运粮草。”这样一来,不仅考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也考验学生的创造力。

小古文,一门时兴却又拥有着悠远历史的课程。因为悠远,我们不得不去扎扎实实地认识它、学习它、了解它;因为时兴,在教与学的道路中,总是那么磕磕碰碰。一路风雨,一路收获,经典也许就在自己的执著追求中徐徐打开她亮丽的大门。

(编辑:刘影)

猜你喜欢
白话文古文笔者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老师,别走……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