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

2015-05-13 14:15姜淑杰
科技创新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姜淑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学生了解语文的主要途径,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运用是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最直接的一种反映,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运用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语言发展的培养。该文基于上述背景,首先对小学教学语言的重要性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根据目前的教学现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语言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语文教学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或者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5)01(c)-0221-02

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对教学语言进行艺术性的运用对于语文教学初衷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从小开始就接触语言,语言是人们沟通与交流的一种必要工具,同时语言教学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以及祖国的发展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缺乏对抽象事物的思考,针对这一特点,教师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用语进行规范、准确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语言知识欣然的接受,最终使语文教学的生命力得到真正的焕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小学生要养成优秀的语文能力必定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语言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性以及生理状况施行有效的语言教学,促使小学生能够在教师良好的引导下感受语言的魅力,呈现优秀的語言能力。下面就让我们走入该文的探讨之中。

1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包含的知识越来越广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准确掌握知识、表达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关键的。在小学阶段,教学内容中存在多种多样的诗歌、文章以及故事,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在这些教学内容中,很多教学内容都存在一定的深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与引导,他们是很难对课文的真正内涵进行理解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使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由此可见,要想做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单纯具备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拥有非常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教师提升自己在语文教学上的语言特点,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与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水平。

2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2.1 科学性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育教学的本质就是一种对科学的传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宗旨,为学生传达科学的、准确的情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词语的含义、感情色彩等进行正确的掌握,同时将其准确的、深刻的表达出来,并注意对语言知识进行分析与讲授。

例如:在讲授《落花生》一文时,教师应该注意到“落花生”实际上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身,不能望文生义将其理解为“种花生”,避免理论性错误的发生。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一定要清楚明白,在语言表达过程中不能出现歧义。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将教学中的重点摸清楚,在教学过程中将精华突出出来,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时间中得到无限的知识,进而达到以简驾繁的境界。

2.2 典范性

我国著名作家巴金曾经说过:“教师是智慧与知识的化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也可以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无形的模范,或者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有声的行为,按照这样的逻辑,我们就可以说教师的行动是一种无声的言语,同时也是一种有形的示范。我们经常说的“为人师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的典范性作用。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通过模仿进行学习,这时教师具有典范性的语言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使语文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还可以为未来学生的语言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语言环境,保证语言使用的标准型。同时,为了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出现“南腔北调”的现象,所有教师都要通过“全国通用普通话”考试,保证在教学过程中用标准普通话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语言的顺利发展。

2.3 可接纳性

为了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教学安排,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掌握,小学口语教学应该与学生日常生活内容相贴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使用一些学生熟悉的方法,并通过生动形象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例如:结合低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的口语表达要尽量浅显、简单,尽量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并对他们的抽象思维进行有意识的拓展。而在高年级教学中,教师则要侧重使用严谨的口语表达,因为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例如:在诗歌《瀑布》教学中,笔者这样引入教学课程: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溪,小溪中的水在缓缓的流淌着;我们的祖国有长江,长江中的水在奋力的奔涌着。不论是小溪中的水还是长江中的水都在连续不断的流淌着。但是有一种水却与小溪、长江不同,它从高处倾泻而下,大家知道这是什么水吗?(这时学生们很快会想到瀑布,参与课堂的情绪很快被调动起来。)那么大家有谁见过瀑布吗?“瀑布”的名称究竟从何而来?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本节课,看一看课文是怎样展示瀑布的。这种教学引导法既可以帮助学生对原有生活体验(小溪、长江)进行回顾,又引发学生对瀑布的好奇心,是一种十分常用的引导方法。

2.4 生动性

所谓生动性就是教学语言一定要形象、生动。为了与小学语文教材相适应,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教学语言一定要保证生动性。在小学与往年教材中存在很多生动形象、耐人思考的作品,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教材中的意境产生亲身体验的感受,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应该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将原本枯燥的内容变得风趣,将原本深奥的内容变得浅显。

例如:在《月光曲》一文的教学中,教师讲解“幽静”一词时如果按照原本词典中的“安静优雅”进行解释,虽然准确性足够,但是学生却很难这正理解其中的内涵。但是假设教师可以为这一词语的解释创造一个具体的环境,那么其中的涵义就会显而易见了。“在一个月光朦胧的秋夜,小镇旁的河边有一条供人行走的小径,只要穿过这条小径就能看见远处的茅屋,这时只能听到断断续续的琴声。”想必这就是文中描绘的景色吧。通过教师这样生动形象的描绘,学生的思维被调动起来,学生的身心都沉醉在一种“幽静”的氛围之中。

3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教学语言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结合,对教学语言进行有针对性的运用,通过科学性、典范性、可接纳性以及生动性的教学语言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不仅将教师的素养展现了出来,还进一步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素养,同时加强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相信在不就的将来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晓赟,程华.用美的语言塑造美的课堂——论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教通讯),2009(11):109-112.

[2] 罗先慧,李云文,孙建龙.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热点与重点——基于2012年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的统计与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7):75-83.

[3] 刘灿群.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论”教学改革新探[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5-216.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