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5-12 18:06乔旭明
甘肃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激励兴趣语文教学

乔旭明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情感;兴趣;激励;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047—01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启动,全国各地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新课程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法正在发生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关注的问题。课堂教学如何紧紧抓住课标要求又有实效,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优秀做法我们应该如何秉承和借鉴,这些都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并付诸努力研究的。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一、以“爱心”引路,用“情感”育人

语文教学其实是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过程,是用情感来与学生沟通,用情感来陶冶学生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既体现在教学的目标中,又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其实每位学生都有这样一种心理,觉得哪位老师和蔼可亲,对自己好,就会喜欢上这位老师,会千方百计想在这位老师面前表现自己,会很用心地去学习哪门功课。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长此以往,便会赢得学生的喜爱和钦敬。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只要教师能善待学生,对学生宽容,理解、尊重和维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多表扬、多鼓励学生,多一点赞赏,多一点笑容,多一点慈爱,多给学生一点机会,定能赢得学生的真心。

二、以“兴趣”为径,用“快乐”作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也是一样,只要对哪堂课产生了兴趣,其学习积极性就会特别高,成绩也会特别好。那么,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趣味导入。也就是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一些充满情趣的方法进行导入,在课堂一开始就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师预想的“角色”和“情境”中。

2.参与竞争。小学生的特点就是争强好胜,不甘落后。课堂中引导学生竞争,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连学困生都不甘示弱。竞争的形式可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小组与小组之间,还可以是男生与女生之间。

3.设计要“多变”、“创新”。小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就是“喜新”、“好奇”。为什么学生喜欢看《智慧树乐园》,痴迷于《喜羊羊和灰太狼》等动漫节目呢?原因就是这些节目中灵活多变的故事情节、生动有趣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了他们。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扮演成“月亮姐姐”,让学生扮演成“喜羊羊”,使课堂“活”起来。

三、以“亮点”谋进步,用“激励”促发展

人们都喜欢听表扬的话,小学生更喜欢。所以,教师要注重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学生。想批评坐姿不端正的学生,就可以夸奖那些坐得好的学生;想批评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就可以夸奖那些专心听讲的学生。在改作业时,学生做得再差,教师也不能打“差”的等级,而应给他们写上一句“有进步,请继续加油!”之类的话。如,在批改作文时,有的学生错别字多,内容干瘪,语句也不通顺。此时教师可以在其作文里圈出某个词,或者在某一句话下面画上横线,写上“用词准确”、“描写生动”之类的批语,让他们觉得自己的作文也有亮点,作文中也有值得欣赏的词句。这样,在教师的不断肯定之中,这些学生会对作文逐渐产生兴趣,作文也会越写越好。因此,多赞扬、鼓励学生,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能够使学生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四、以“训练”为主线,授学生以“渔”

死教书、教死书已不适应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教师应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知识的组织者,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化为学习的促进者,超越课堂的藩篱,将现代教学过程演化为“培养学习者”的过程,实现由“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根本转变。借助扎实多样的训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使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

“授之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育的主旨并非知识的累积,而是心智的培育。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的知识也受时代的限制,他们要在未来有所作为,要在未来跟上时代,就一定要不断地学习、终身学习,去吸收新东西,更新知识结构。可见,方法的确比知识更为重要,教授方法才是教学的根本。

编辑:马德佳

猜你喜欢
激励兴趣语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习作的教学策略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