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隹
朋友说,有一度,他咳嗽不止,去医院看病,那位声誉颇高的呼吸科主任医师诊断朋友已经接近“慢性阻塞性肺病”了。朋友很紧张,有天在街上遇见主任医生,向他讨教养身办法。那医生说:“呼吸病与个人习惯相关。”他深吸一口手中烟卷,“保养肺脏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决杜绝吸烟。”他再深吸一口,继续喋喋不休地给朋友上呼吸健康课……
谈笑之余,我想,这位医术精深的医师,作为“资深”烟民,也许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精通的医学理论与他正在拿着的烟卷之间的矛盾吧。在思考王阳明那个著名的“知行合一”的教育格言的时候,在用红笔重重勾下意大利哲学家维柯“真理即行动”这句名言的时候,我们是否想过,作为教育者的资格和前提,肯定是对自己生活方式的反省。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如果不能与自我的生活方式保持一致,则必定缺乏起码的诚意。
作为教育者,我常常自问:当你埋怨社会不公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个“潜规则”尚存的世界,就是我们从学校里教出来的?您也许呵责我过于神经,生拉硬拽,不能把一切社会问题归结于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您说得有理,教育没有那么大的本事,让所有的人停止请托,阳光办事。但是,教育必须自信——从真正的教育中走向世界的人们,他们谴责“潜规则”的时候,自己首先有一张阳光的心照亮的灿烂面孔。
教育的自信,来自教育的目标与手段的一致。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杜威对教育的力量给予美好的期许——教育就应该有塑造明天美好生活的勇气和职责。教育甚至在此刻就应该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状况。《金刚经》开篇,释迦牟尼在讲说真理前,先去城中化缘,然后从容洗脚,盘足稳坐,这才开始讲授。释迦牟尼用自己的行为向在座的听众展现了一个本真的佛徒应有的生活常态。他的这些生活细节是《金刚经》不可或缺的内容。孟子的学生曹交抱怨,自己身高同周文王、商汤王差不多,可自己却不能成圣,白吃饭混日子。孟子回应他,尧舜所做的不过孝悌而已,你做尧舜的孝行,你就是圣人尧舜。你实行桀纣的恶行,你就是桀纣。这些圣贤的教育之道如此简单明了——你的教法,就是你的活法;你怎样活,你便怎样教。教育,就是教师的自我呈现。
常听一个笑话,说一名教授赏识一名高足,逢人就夸。可某天有人闲话:教授的女儿跟他那个高足谈恋爱。教授勃然大怒:怎么能让这样的人当我的女婿?教授为那个学生的学习成绩骄傲,可教授拒绝这个孩子成为自己女儿的爱人。这位教授的教育,看来只是需要学生为他增添所谓教学业绩,但他却信不过自己的这个“教育产品”。想来,今天的教育出了问题,症结正在这里:我们的教育过程,与我们的教育目标相违背。我们都说教育是为了人的幸福,可我们都在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认为只有牺牲今天,才会有美丽的明天。殊不知明日复明日,明日又是一个今天。我们让孩子们今天舍弃幸福快乐,沉埋试卷,放下想看的课外书,只要明天考上大学,就可以实现一切目标。我们用自己的种种不合理行为强化着这个应试的、冷冰冰的、越来越失掉了人性温度的教育环境,我们却口口声声说这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我们让自己投身这种环境的巩固过程,在逼着孩子们完成更多试卷的同时,失掉了富有灵性和温暖的教育生活。
也许,你我都不能拥有一种巨大的力量,来阻止这台应试机器的飞速旋转。也许,面对雾霾沉沉的天空,我们除了谨慎呼吸毫无办法。但是,如果我们还清醒地看得见畸形发展对学生身心的戕害,看得见无数的有毒离子弥漫在我们自身以及亲人们的周遭,那我们必须说,这一切,改变比不改变好。而改变的力量,其实不在于有多少人听从了你的呼吁,而在于我们看着满天雾霭,自己掐灭手中的烟头,并紧走几步将它放到前面的垃圾箱里去。我们抱怨一味应试的教育单调乏味,压抑创造。那么,从精心设计自己的这堂课开始,从带着微笑鼓励一个结结巴巴的学生把话讲完开始,从全面提高文化教养让自己的每一个教学行为都充满了思想和智慧的力量开始,让自己的全部教育过程,与自己看得见的教育目标吻合。教育即生活,这生活,就是每一个教师当下的生活。教育,就是你的合理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