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班级管理;活动;行规习惯;自信心;团结合作;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 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6—0034—01
班级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学生提供服务的重要场所。“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乐园”,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黄金法则。实践证明,班主任在创建良好的班集体过程中,也要积极组织、参与学校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团结合作,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一、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风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优良班风的形成也是班级形成的重要标志,而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则是衡量一个班级班风最主要的标准。学校大队部每学期都会制订明确的行为训练的计划,比如,要求学生熟记的“小学生八大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在每周有序开展。 结合学校要求,我在班内也开展了“我们顶呱呱”活动,由学习组长检查他们对“八大礼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背诵情况,值日班长、值日班干部负责管理、检查、督促每个同学践行“八大礼仪”的表现,每天记录,每周一评。每个同学都可以在“我们顶呱呱”榜上看到自己的表现。原本枯燥的行为习惯教育,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评比活动为载体,使学生乐在其中,班主任的教育也有了一定的抓手。
二、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自信心
刚带上五年级这个班,我发现学生们活泼有余,但自信心欠佳。为了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我在班内实行了值日班长制度,同桌两人共同负责两天,并每天配有一名值日班干部。这样,让每位学生都有做班干部的机会,要求任职期间负责班内日常工作,并每天做好记录。这不仅给学生创设了学习管理的机会,使每个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发挥,也使他们学会负责,增强自信心。通过几周的接触,我发现班级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乖巧、内敛,但是自信心不足,尤其是在人多的时候往往不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于是,我结合语文学科对于两分钟预备铃的要求,开展了课前演讲活动,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每一轮演讲的题材不同,又比较贴切他们的生活和阅读实际,所以深受学生喜欢。通过几轮锻炼下来,我发现学生在选材、表达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在国庆节来临之前,我利用班队活动组织学生们开展了一次“祖国,我爱您”的诗歌朗诵,全班同学参与,并把他们的表现录下来上传到班级群里,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团结合作
班队活动作为少先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它特有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集体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以活动为载体,寓教于乐,寓教于玩,使学生员在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学知识、长才干。由于活动人人参与,必然要有分工合作,互相协助的需要。通过合作,学生们懂得了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增强了群体团结意识,增强了班级、少先队归属感,学会了以谅解、尊重的态度参与活动。
比如,五年级时我结合语文教材上的两篇课文《晏子使楚》和《半截蜡烛》在班级内展开了课本剧表演。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组,自编剧本,自制道具,利用课余时间自导自演。虽然最后呈现的表演谈不上十分精彩,但重要的是在排练的过程中,学生们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四、在活动中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班级活动可以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它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每学期,学校都会开展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每学期一次的运动会、“庆六一”校园艺术节、“诵国学经典”为主题的古诗背诵活动,从制作诗词小报、讲诗人故事、知识竞赛……每一个活动,我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尤其是在全校诗歌背诵期间,我和学生一起背诵,一起享受在这样美妙的过程中学习。而在体育组组织的长跑、接力赛、呼啦圈传递、跳大绳、亲子运动比赛中,学生们和家长的积极性特别高,参赛队员奋力拼搏,拉拉队队员呐喊助威。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学校这些活动中,学生充分感受到了校园文化带给他们的快乐,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也进一步提高了班级的凝聚力。 而“寓教育于活动中”则是创建良好的班集体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学生们在活动中不断成长,在快乐中享受童年!
编辑: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