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探究学习 提升教学效益

2015-05-12 02:40陆玮
创新时代 2015年4期
关键词:探究活动探索数学教学

陆玮

摘要:从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的思想来看,数学本身是一种人类利用数学的思维与方法,观察和解决现实问题,是对已有的数学结论进行抽象的概括总结进而形成新结论的一种探究活动。对初中数学探究活动而言,是指学生通过针对某些数学现象的观察、思考,采取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主动的研究与探讨。在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时,转变学生的思维习惯,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就成为了首要的任务。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究活动;探索

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在问题的探究中发现乐趣。同时,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也是教育的根本思想的体现,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需要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关注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关于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广泛获取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在阅读数学课本与相关方面的资料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对于文字的理解,加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问题。鼓励学生善于倾听,努力使学生注意身边的信息,在聆听教师讲解、同学发言和课堂讨论中发现问题,让学生养成倾听别人发言的好习惯,使学生养成“只有认真听取他人意见,才能够有所获取”的思维方式。同时教会学生善于思考,能够分辨所得到的信息,用辩证、思考的眼光去看待别人的意见、见解,要对所获取的信息有一定的辨别能力,从而在这个基础之上形成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教学中,通过两个三角形的结合形成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就不能让学生单靠空间想象,而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试验多种不同的结合方式,才能让学生理解更为深刻。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要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环境的第一线,鼓励支持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有疑惑的地方能够随时提问,把学生的提问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展示沟通技巧,要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要引导学生先在同学之间交流问题,尽量在同学的讨论中解决问题,摆脱传统教育“教师是权威”、“问题由教师解答”的思维模式,通过同学间的研讨,可以达到相互启发、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注意提问的时机,课堂时间有限,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解决或者不适合在课上解决的问题可以留到课下再去分析解决。鼓励学生学会组织自己的语言,在前期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所要提的问题适当写一下草稿,以便提问时不至于随便措辞。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是学习过程的奠基阶段,那么分析问题就涉及到学习过程能否有所收获、能否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进行自我思考,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然后组织同学间就问题的思考意见进行交换,通过同学之间的研讨,形成大家的统一意见。

4.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经历了发现、提出与分析之后,就进入了学习过程最后的成果转化阶段。这个过程中,解决问题是顺理成章的事,此环节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经历了上述过程后形成自己关于解决问题的连贯性思维。解决问题只是形式,使学生将整个过程转化为自己所得,体验到解决问题之中的乐趣,养成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才是目的,让数学教学中的探究活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对于自主探究活动中问题的思考

1.实施探究活动中主题不够明确,目的性不强,在课堂环境下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极易偏离主题。缺少了行动的目的性,行动就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教学目标和任务就难以顺利实现,同时也丧失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施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要明确每一步的目的,明确此次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达到预期的效果。

2.对于探究问题的选取不够慎重,两极情况较为严重。一是探究问题选题过于简单,缺少思维含量,整个探究活动表面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效很少,没有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整场活动华而不实;二是选题不能考虑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生活经验,过于复杂,学生力不能及,丧失思考的动机,有收效的学生寥寥无几,探究活动流于形式。因此,适当的选题对于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至关重要。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拿来实心的长方体,设计了让学生自我探究长方体的长、宽、高等方面的关系,学生很有可能了解到相等关系,可是却忽略了思维能力与实践生活的动手能力培养,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放手,让他们实践研究长方体的棱之间的关系。

3.探究性活动失去了探究的意味,人为地给探究活动加了太多的约束,探究活动缺乏开放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荷兰的数学教育家福来登塔尔曾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在具体实施教学手段的过程中,教师要依据学习目标,去掉多余的束缚条件,将问题要求简单化,放手让学生自我进行探究。

三、探究性活动对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

探究活动的教育模式颠覆了传统教育中教师是学生学习行为统治者的形象,将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进行了重新的定位。首先,教师要能够创造出一个适合探究活动开展的氛围,成为探究活动氛围的营造者。其次,教师要做的不是控制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而是调控活动进行中的各个环节,及时为学生安排和分配任务而不是去干扰任务的实行,努力成为活动的调控者而不是决策者。最后,教师还要担当活动信息的搜集者和评价者,对整个活动行为进行有效的总结,整理活动信息,将活动的成果有效转化,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效进行并能够有良好的收效。

例如,经过探究求解凸多边形的内角和。

解:设凸n边形的内角和为S,可得:当n=3时, S3=180°

当n=4时,S4=2×180°

当n=5时,S5=2×180°

当n=6时,S6=2×180°

可猜想:Sn=(n-2)×180°(证明过程从略)

这是一个简单的探究类问题,问题的开始先由已知知识进行,通过学生的自主思考,合理归纳已有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一步步的递推关系总结问题中的规律,形成自己的推理猜想,在得到最后的结论之后再进行验证的过程。这就是探究性活动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中的一次成功运用,这样就使得此类推理过程让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接受,从而达到了有效的教学目的。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其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这就概括出了探究性活动的意义所在,探究性教学无论是从形式还是方法上讲,都是对于常规教学的一种发展和补充,使得中学数学的课堂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让课堂充满活力。在中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8.480.

[2]王立新.数学教学探究性提问之我见[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2).

[3]房之华.浅议数学课堂中探究性提问的策略[J].中学数学月刊,2013(09).

[4]杨义周.数学探究性课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07(05).

[5]陈巧香.精巧设疑让数学课堂焕发光彩[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2(10).

猜你喜欢
探究活动探索数学教学
数学探究活动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实践体会
在主题式探究实验中构建生物学概念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