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在自由与威权之间:胡适、林语堂与蒋介石

2015-05-12 09:46周质平
文化纵横 2015年2期
关键词:威权斗士林语堂

周质平

时下中国对胡适与蒋介石关系的评价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特点,官方多将胡适描画成国民党蒋介石的“御用文人”,民间则往往对胡适寄望过高,视其为以一人之力对抗独裁政权的民主斗士。本文则在此之外,通过比较胡适-蒋介石与林语堂-蒋介石的关系,试图重构出更接近“本相”的胡适与蒋介石:首先,作者借由比较胡适和林语堂笔下的蒋介石,指出林语堂对中国的现状与前景皆为悲观,其冀望于一个开明的独裁领袖来改变中国的现状,因而他对蒋介石的评价以赞扬为主,少有批评;胡适则不然,其坚信民主方为未来中国的出路所在,在对待与蒋介石的关系上,也较林语堂更为平等。其次,作者提出,胡适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以道抗势”的传统,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台湾,他仍能直言不讳,屡次触犯蒋介石;而晚年林语堂则代表“以道辅政”,抱有“国之安危系于蒋氏一身”的信念。由此可见,胡适的确是一位独立自主的知识分子,问题在于,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以卵击石”,胡适从不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典型,面对蒋介石时,他亦有温和持重的一面。另外,蒋介石的宽容与大度,也是胡适犯言直谏却安然无事的原因所在。忽视了这些史实,仅仅依靠自由斗士或威权领袖的标签化解读来分析胡适与蒋介石,我们则难以辨清他们在历史当中的复杂“本相”。endprint

猜你喜欢
威权斗士林语堂
威权人格的起源与演变——一个社会演化论的解释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探访林语堂故里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高福:抗击致命病毒的斗士
威权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与员工绩效关系研究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何日报怨仇,手刃贼人头”——记抗日斗士、诗人李雪舟
“女勇士”:反封建的斗士——女性主义视域下重读汤亭亭的《女勇士》
全国脚斗士精英赛在我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