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鑫娟
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优秀教师与众不同的“研究”方式,加速了他们的专业成长.其中,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他们在“知行合一”中提高专业水平.“知行合一”强调“知”和“行”的同步交互与“悟性自足”——在“行”中“知”、“行”和“知”齐头并进,注重主体悟性的发挥和行为的同步跟进,也就是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在问题的驱动下提高自身的水平以适应学生的需求.笔者有幸参加2014年宁波市教坛新秀评比,现就课堂评比“两直线的交点坐标和距离公式”,探讨一下在“知行合一”理念下,如何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陈永明教授在《评议数学课》中曾说:“导入知识不应该马马虎虎,马虎了,学生就不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了.”可见导入知识的重要性.源于本节是高二复习课,为了课堂自然流畅,应注重回归本源,凸显本真数学教学,关注课堂生成,解决“学生独自面对数学问题时能想能做”这一根本问题.本节课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问题驱动 引发思维
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点P(x0,y0)到直线l:Ax+By+C=0(A2+B2≠0)的距离公式是d=,那么怎样推导呢?请从几何、函数、向量和不等式的角度进行研究.
设计意图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析几何的“核心内容“,其结果很重要,推导过程本身也很重要.问题的提示是一种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指出可能的探究方向.用不同的方法推导,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知识的融合和综合,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深刻性.
学生探究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以小组为单位,给出推导过程,教师巡视和指导,查看研究结果.
推导过程1(几何法) 过P作PM∥y轴交直线l于点M,过P作PN∥x轴交直线l于点N,过P作PQ⊥l于点Q,线段PQ即为点P到直线l的距离.(如图1).
教师点评 这种解法借助几何图形的数量关系,利用面积公式和直线交点坐标求法等相关知识,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促进了知识的融合和创新,形象直观,过程简洁,此种方法应该值得大家借鉴.
推导过程2(函数法) 点P到直线l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在l上取任意点Q(x,y),点P到直线l的距离即为PQ的最小值.
用两点的距离公式可求PQ,但在计算中学生化简难度比较大,教师在巡视过程中提示,对运算过程和方法进行优化.为了利用条件Ax+By+C=0可对其变形为A(x-x0)+B(y-y0)=-(Ax0+By0+C),
PQ2=(x-x0)2+(y-y0)2=(x-x0)2+
=
可以转化为关于x-x0的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
当x-x0=-时,[PQ2][min]=
所以最小值就是d=.
教师点评 本解法是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即通法. 能否进行过程和方法的优化,要有盯住目标的意识和不断优化的意识,这是重要的数学素养. 经常反思的同学才可以掌握此方法.此时学生并没有因为算不出而沮丧,反而群情激昂,越挫越勇.在这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而在解法的探究过程中,我启发学生给他们作了几个铺垫,使探究的过程更自然一些,这样使学生的思维最大程度得到“释放”,思维过程也更自然.
推导过程3(柯西不等式) 点P(x0,y0)到直线 l上任意一点Q(x,y)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P到直线l的距离.由柯西不等式,得
(A2+B2)[(x-x0)2+(y-y0)2]≥[A(x-x0)+B(y-y0)]2
=(Ax0+By0+C)2. ∵Ax+By+C=0,∴≥,当且仅当A(y-y0)=B(x-x0)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就是d=.
进一步创设情境,对于方程A(x-x0)+B(y-y0)=-(Ax0+By0+C),你能从向量的数量积角度解释这个等式并得出相关结果吗?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经过思考、交流、讨论,有个小组给出了如下解答.
推导过程4(向量法) 设直线l:Ax+By+C=0(A2+B2≠0)的一个法向量n=(1,),设M(x,y)为直线l上任意一点,则=(x-x0,y-y0),从而点P到直线l的距离为d===,∵点M在直线l上,∴Ax+By+C=0,从而d=.
复习课对基础知识的引入,我摒弃了常规的复习引入,而是从公式的推导入手,将本节课的知识点都融入到知识的推导过程中,让学生自由体验、创新、比较.面对问题,学生经过独立思考,自由调用包括几何、三角、函数、向量和不等式等知识解决问题,有许多的方法和知识都涉及领会、探究层次.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经历了方法的不断优化过程,有尝试、有比较、有反思,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的同化和顺应,促进知识的理解和融合,因为应用就是最好的理解.
二、再次设疑 激活思维
例题 已知直线l1:ax-y-4a=0,l2:x+y-2=0,l3:2x-y-10=0,若三条直线不能构成三角形,求a的值.
这是学生作业中的一道题,大家不陌生,入口较宽,反应也很迅速,可以说是一步到位,顺利完成.
学生探究 学生分类讨论可知,本题有三种情况:
①直线l1∥l2时,a=-1;
②直线l1∥l3时,a=2;
③直线l1经过l2,l3的交点(4,-2)时,a无解.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a的值是-1或2.
本题考查直线和直线关系的判定,两直线交点坐标的求法,分类讨论思想,是一道值得探究的好题,探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充分利用此题,深入探讨,达到一题可破万题山的境界.
三、变式探究 优化思维
变式1:若三条直线l1,l2,l3能围成三角形,求a的取值范围.endprint
生1:本题可以采取补集思想,利用例题的结论,轻松解决.满足条件的a的取值范围是{[a] a≠-1且a≠2}.
变式2:若三条直线l1,l2,l3能围成三角形,且围成三角形的面积为,求a的值.
设计意图 学生不难发现三条直线中,l2,l3固定,l1是过定点(4,0)的动直线,l1的转动,引发三角形形状的变化,l1的转动正是因为a的变化,从而a的变化引发三角形面积的变化.在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中,重点考查了两点间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是解析几何中的常见问题,适合对通行通法的提炼.章建跃先生在编后漫笔中指出在解题中注重通性通法的提炼,才是追求数学教学的“长期效益”.
学生易求得交点B
,
,C
,,BC==,设d为A到l1的距离,则d=,S==,即a=或a=. 大家进一步提炼得到以下优化解法. S=ADxB-xC=xB-xC=
-
=.
利用图象简化计算,化二维运算降为一维运算,简化运算是解析几何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变式3:若0 设计意图 解析几何中最值问题中常用的解题思想就是函数思想,精选变量,构造目标函数,转化为函数最值问题,使学生“够得到”,符合他们的“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