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腾飞 李虎星 席音
·康复医疗·
6~12岁脑瘫患儿的教育性研究
李腾飞 李虎星 席音
目的 探析6~12岁脑瘫患儿的有效教育方法。方法 选择82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结合传统综合康复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坚持应用引导式教育。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等5个方面的改善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各方面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 两组各方面能力均显著提高, 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瘫患儿引导式教育可更大幅度提高患儿各方面能力, 促进其恢复, 家长的参与有助于其推广应用。
脑瘫;能力;进步
脑瘫指从受孕至婴儿期由非进行性脑损伤与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 临床表现主要体现在运动功能受限及姿势异常两个方面, 部分患儿还会伴有视觉或听觉障碍及智力低下等[1], 对患儿生活质量及未来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为明确教育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本研究以本院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 探析6~12岁脑瘫患儿的有效教育方法,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1月~2013年9月所收治的82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脑性瘫痪定义与分类及国际研讨会[3]所制订脑瘫诊断标准。根据家长意愿进行分组, 接受引导式教育患儿纳入治疗组, 共42例, 男22例,女20例, 年龄6~11岁, 平均年龄(8.3±3.0)岁。20例为痉挛型, 8例不随意运动型, 7例混合型, 5例肌张力低下型, 2例共济失调型。另外40例不愿接受引导式教育, 其中男21例,女19例, 年龄6~12岁, 平均年龄(8.5±2.9)岁。19例痉挛型, 10例不随意运动型, 6例混合型, 4例肌张力低下型, 1例共济失调型。两组患儿年龄、性别、脑瘫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疗法结合传统综合康复治疗, 主要包括:言语疗法、作业疗法、中医推拿按摩及交变电磁场疗法与中、低频脉冲疗等运动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坚持应用引导式教育, 2次/d, 45 m in/次, 家长也需参加引导式教育培训。根据患儿功能水平将教育内容编成习作程序课结合主题活动、节律性意向开展课堂活动, 其中习作程序课包括地席课、步行课、口肌课、坐立课、手部课、位置转移课等, 课程教育过程中渗入常识、音乐、数概、沟通等活动。课堂教育之余指导患儿进行起床、洗漱、穿脱衣、如厕、进餐等。最后, 由家长结合对患儿日常观察总结其发展需要和潜力, 通过改造家庭用具及环境辅助患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引导式教育, 确保康复指导全面性。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1年后参考《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表》评价患儿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等5个方面改善情况, 各项目均采取百分制, 记录50个动作完成情况, 完全完成记2分, 完成大部分记1.5分, 完成一半记1分, 完成小部分记0.5分。分数越高, 患儿各方面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各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两组各方面能力均显著提高, 组内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各方面能力评分的比较( -x±s, 分)
脑瘫病因复杂, 主要有新生儿窒息、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病理性黄疸等, 大部分临床研究认为脑瘫发病与产前因素有密切关系, 大约占70%左右[2]。
本组研究治疗组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应用引导式教育, 结果显示该组患儿认知功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自理动作、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 提示效果更优。引导式教育新颖性更高, 具一定号召力, 可吸引患儿注意力[3], 同时言语节律性暗示及贴近生活的主题等均可帮助患儿更加持之以恒, 既让患儿认知能力、言语表达水平、自理能力、运动功能等个人能力在引导过程中取得进步,同时也为患儿提供社会环境, 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4]。此外, 引导式教育中家长的参与既为患儿增加安全感, 同时也将引导式教育融入其日常生活中, 确保教育的连贯性与有效性[5], 因此患儿各方面能力进步更大。
综上所述, 引导式教育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可更大幅度提高患儿各方面能力, 促进其恢复, 同时家长可参与其中,便于推广。
[1] 范佳露, 王辉.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学生特殊需求的分析.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7(8):753-756.
[2] 王辉, 范佳露.特殊教育学校脑瘫学生教育康复现状的调查研究.中国特殊教育, 2011, 4(11):32-37.
[3] 唐木得, 叶洪武, 龚勇, 等.学龄前脑瘫儿童医学康复并教育康复的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0, 25(5):439-442.
[4] 杨李, 吴德, 唐久来, 等.引导式教育结合Frenkel训练法对脑瘫患儿平衡功能的疗效研究.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09, 11(3): 207-209.
[5] 李振华.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广东医学, 2010, 31(15):2002-200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195
2015-01-12]
454001 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