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磊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
邓磊
目的 探讨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方法 4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全肠外营养。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行为发育差异。结果 实验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行为发育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早产儿采用全肠外营养可以显著改善其营养状况、免疫功能, 促进行为发育, 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全肠外营养;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行为发育
早产儿体重偏低、免疫能力和消化功能发育不全, 极易感染各类疾病, 直接威胁新生儿的健康发育[1]。营养支持用于改善早产儿免疫功能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同。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46例早产儿随机分组, 讨论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意义,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4年9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早产儿,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3例。实验组男9例, 女14例, 胎龄30~34周, 平均胎龄(31.52±5.75)周;对照组男10例, 女13例, 胎龄29~35周, 平均胎龄(31.92±5.16)周。两组早产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早产儿均应用常规治疗, 包括:补液、吸氧、对症治疗等, 实验组早产儿应用全肠外营养, 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 蛋白质剂量为0.5 g/kg, 碳水化合物剂量为6 g/kg,脂肪剂量为0.5 g/kg, 液体量为100 m l/kg, 根据早产儿的实际情况调整递增量, 其中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应用剂量参考早产儿具体情况给予。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行为差异。营养状况评价标准[2]:日平均增长体重、前白蛋白、球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免疫功能评价指标:检测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行为发育: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营养状况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营养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早产儿免疫功能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行为发育比较 实验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对比
表1 两组早产儿营养状况对比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日平均增长体重(g)前白蛋白(g/L)球蛋白(g/L)白蛋白(g/L)实验组23 23.1±5.2 154.7±12.6 23.5±1.9 39.7±4.1对照组23 8.2±2.9 135.2±11.3 15.7±1.6 31.1±3.4
表2 两组早产儿免疫功能对比
表2 两组早产儿免疫功能对比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C反应蛋白(mg/L)IgG(g/L)IgM(g/L)IgA(g/L)实验组23 1.2±0.6 9.2±2.4 0.6±0.3 0.4±0.1对照组23 2.5±0.9 6.8±1.9 0.3±0.1 0.2±0.1
表3 两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对比
表3 两组早产儿行为发育对比
注:两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行为能力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实验组23 11.1±1.4 7.6±1.1 7.8±1.7对照组23 9.7±1.2 6.0±0.9 6.3±1.3
早产儿消化能力差、体重轻和免疫力偏低, 易导致多种疾病, 全肠外营养对治疗早产儿发育迟缓、免疫能力低下等情况具有显著改善[3]。本研究显示, 所有参与调查的早产儿均伴有器质性病变, 营养支持具有重要意义。实验组早产儿应用全肠外营养, 可明显提高血清蛋白水平和每日体重增加量,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 全肠外营养可改善早产儿营养状况。两组早产儿免疫功能比较,实验组早产儿C反应蛋白、IgG、IgM和IgA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可促进早产儿免疫功能的提高和完善, 可有效缓解疾病导致的应激状态[4]。两组早产儿行为发育比较, 实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产儿因营养物质缺乏引发神经元障碍, 全肠外营养可增强神经发育[5]。
综上所述, 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可促进伴发疾病康复, 改善早产儿营养状态, 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促进其行为发育。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 应用全肠外营养治疗时, 应加强对早产儿肝肾功能监控, 降低肝胆等并发症发生率。
[1] 李锦玲, 丁晓华, 李胜玲.肠外营养联合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2):1068-1070.
[2] 彭玉华, 刘振华, 黄萍, 等.早期肠外营养对小于胎龄儿宫外生长的影响.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5(15):2088-2089.
[3] 孙琦, 诸宏伟, 台晓燕.早期肠内外营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及意义.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8C):2773-2775.
[4] 吴北燕, 仇烨, 史雪川, 等.全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营养、免疫功能及行为发育的影响.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2):117-119.
[5] 杨青萍.早期输注大剂量氨基酸对早产儿营养状态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 2014, 21(26):82-8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5.073
2015-01-09]
476100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