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雅 吕学爱
自研中药汤剂辨治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50例临床观察
王丽雅 吕学爱
目的 应用自研中药汤剂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25例。连续服汤剂4周后, 检测患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水平, 并进行证候评分。结果 该方剂能有效提高血红蛋白, 改善患者肾功能及临床证候群, 总有效率高达84.00%, 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该方是治疗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瘀浊内阻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中药方剂。
慢性肾功能衰竭;气阴两虚;瘀浊内阻;补肾健脾;中药治疗
为减缓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为尿毒症, 必需尽早积极地干预治疗。而慢性肾功能衰竭虽病位在肾, 但病变涉及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平衡, 是医学界错综复杂的疑难重症。近年来的各种中外研究表明, 中医中药对延缓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发展为尿毒症有显著的作用。本文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早中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本虚标实, 气阴两虚兼瘀浊内阻的症候群特点, 确立补肾健脾, 固本补虚, 化瘀行水的治疗原则, 对自研汤药进行临床观察, 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为中药汤剂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了详实的临床和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9月本院住院血肌酐178~707 μmol/L早中期的慢肾功能衰竭患者5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 对照组25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根据2002 年美国发布的K/DOQI(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之“慢性肾脏疾病的定义与分期”[1], 必须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标准;②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2],中医辨证分型属于脾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气阴两虚兼血瘀湿阻证。
1.3 治疗方法 两组同时应用药用碳1.5 g, t.i.d.、碳酸氢钠1.5 g , t.i.d.、百令胶囊2.0 g, t.i.d.;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q.d.~ b.i.d.控制血压在 140 /90 mm Hg(1 mm Hg=0.133 kPa)左右, 给予中西药物两种不同的治疗。治疗组:大黄15 g、黄芪40 g、丹参15 g、白芍15 g、白术15 g、 茯苓15 g、白茅根30 g、太子参8 g、 川芎20 g、何首乌12 g、黄莲10 g、生地15 g、山萸肉20 g等。水煎服200 m l, 1剂/d, 早晚分服。对照组:上述西药一般治疗结合低蛋白饮食。4 周后判定疗效。比较治疗前后Scr、BUN、Hb 水平。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制定的《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3]。①依据 Stanghellini标准, 症状评级按轻重分为四级;②证候疗效率计算公式为(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显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70%且<90%, Scr降低>30%;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30%且<70%, Scr降低在15% ~30%;稳定: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30%, Scr降低在未达15%;无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相关指标等无明显改善或加重者。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③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得分对比 自研中药汤剂可以有效改善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中医症候群,其中对乏力倦怠、腰膝酸软为显效疗效;对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肢体困重、食少纳呆为有效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对乏力倦怠、腰酸膝软证候为有效疗效, 总有效率为48.00%。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48, P=0.005<0.01)。
两组各中医证候积分计算:中药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25.29±2.84)分、西药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为(25.01±2.40)分, 两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物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积分分别为(9.89±3.98)、(19.71±5.37)分, 两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治疗前后积分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红蛋白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的肾功能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改善更为突出,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在西医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肾功能衰竭方效果更为显著。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中医证候治疗前后得分对比(分, %)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和血红蛋白比较( x-±s)
气阴两虚、血瘀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中医病机。脾肾气虚为关键;气虚致瘀、水湿致瘀。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乃虚与瘀均贯穿于疾病过程的始终[4,5]。中医认为促使肾功能恶化的可逆性因素主要有:瘀血、风动、风燥、外感风热或风寒、痰热、湿浊、湿热、水湿。与西医的各种感染;贫血、容量过多、灌注不足、电解质紊乱、肾毒性药物的应用、梗阻、高血压、高分解代谢状态异曲同工。
目前, 大量国内外研究表明, 中医中药可显著延缓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展为尿毒症, 本研究是根据科室多年临床治疗和用药经验拟定的院内协定处方。以补肾健脾、固本补虚、化瘀行水组方, 主要由大黄、黄芪、丹参、白术、白芍、茯苓、白茅根、黄莲、生地、太子参、山萸肉、山药、枸杞子、川芎、何首乌、甘草等16味中药组成[6]。方中以大黄、黄芪、丹参共为君药, 大黄可通腑湾独、行癖解毒、安和五脏、推陈致新。黄芪、丹参主补气健脾、补中益气, 起到固表敛汗、滋阴清热、利水消肿作用。白芍、白术、茯苓、太子参、川芎、何首乌、黄莲、生地、 山萸肉、枸杞子、山药等为臣佐, 茯苓,归心、脾、肾经, 主利水渗湿, 健脾, 安神作用[4]。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白术, 西医研究具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血管扩张作用, 能促进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祖细胞的生长。白茅根, 通调水道, 引诸药归经为使药。此方剂泻邪为攻, 开启中医脾胃升降之钮;扶正为补, 通过改善肾脏的排毒沥水,从而增强其累及脏腑的功能。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实践证明,本方能明显降低血肌酐、尿素氮, 提升血红蛋白, 其临床总体疗效达到 84.00%, 明显优于对照组 50.00%(P<0.05)。同时此方中中药可改善血流动力学, 减轻血液粘稠度, 增强患者的机体抵抗力等,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未有不良临床症状出现。再次表明中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相对西医有其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及显著优势, 本自研方剂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1] 王海燕, 王梅.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71-275.
[2]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67-169.
[3] 何立群.慢性肾衰竭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6, 40(8):8-9.
[4] 窦连军,冯林美,徐秀云.黄茂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内皮素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3):215-216.
[5] 丛潇潇.参芪地黄汤化裁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气阴两虚证的临川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2:1-15.
[6] 吕学爱, 万文静.自治中药汤剂肾衰竭1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研究.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4,35(12):1101-1104.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elf-made decoction in differential treatment of 50 early and moderate stag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cases
WANG Li-ya, LYU Xue-ai.The First Department of Urology, Taian City Central Hospital, Taian 271000, China
Ob jective To apply self-made decoction in treatment of early and moderate stag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were random 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5 cases in each group.A fter adm inistration of decoction for 4 weeks, detections were made on serum creatinine (Scr), blood urea nitrogen (BUN), and hemoglobin (Hb) levels of patients for syndrome score.Resu lts The decoction could effective improve hemoglobin level, kidney function and clinical syndrome.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84.00%, and it was mu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This decoc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reating early and moderate stage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with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liver-kidney Yin deficiency, and stasis turbidity resistance.
Chronic renal failure;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Yin; Stasis turbidity resistance; Tonifying kidney and spl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2015-03-05]
271000 泰安市中心医院泌尿内一科
吕学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