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摘 要:《诗缉》兼容并包,广征博引,辨别异同,阐明己意,能将众多文献的考察与目验相结合,对于名物考证则是能断则断,不能则网,准确罗列。本文对其征引文献进行了分类,并总结其特点及其文献价值。
关键词:《诗缉》;征引文献;特点;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2-0-01
严粲是南宋后期著名的诗人兼学者,字坦叔,号华谷。南宋福建邵武营溪人。严粲著述有《华谷集》一卷,《诗缉》36卷。严粲有诗名,与族兄严羽并称“二严”,是南宋后期“江湖诗派”重要诗人之一,著有《华谷集》一卷。他精通毛诗,撰有《诗缉》三十六卷,在《诗经》学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诗缉》共征引文献5944条,本文将其征引的文献按经、史、子、集进行分类。征引的文献中,经部文献最多,共征引约为5652 条,其次是征引子部文献125条,征引史部文献102条,集部文献65条。
一、《诗缉》征引经部文献的特点
(一)从征引经部文献的朝代上看,《诗缉》征引的经部文献大多数为先秦,两汉和宋代的。
(二)从征引经部文献的数量上看,《诗缉》征引经部文献数量较多,其中征引数量最多的是《毛诗正义》,其次是《尔雅》,再次是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诗缉》征引经部文献数量庞大,可见《诗缉》在解读《诗经》时采用以经解经的手法。
(三)从征引的形式上看,《诗缉》征引经部文献的形式大多为摘句式,一少部分为概述式。
(四)从征引的目的上看,《诗缉》征引经部文献的主要目的在于释词和考物,注重对《诗经》名物的解释和考证。
二、《诗缉》征引史部文献的特点
(一)从征引史部文献的朝代上看,《诗缉》征引的史部文献分布于先秦、西汉、东汉、南北朝、唐代,主要征引汉代的史部文献最多,包括《史记》、《汉书》。其次是征引先秦时期的文献较多,主要为《国语》。
(二)从征引史部文献的数量上看,《诗缉》共征引史部文献101条,《诗缉》征引数目最多的是《汉书》,其次是《国语》、《史记》。
(三)从征引史部文献的形式上看,《诗缉》征引史部文献的形式主要包括摘句式和概述式,其中大多数征引形式为摘句式。
(四)从征引史部文献的目的上看,《诗缉》征引史部文献的目的在于释词、考物、诠释章旨、定音等,其中征引的主要作用在于释词和考物。
三、《诗缉》征引子部文献的特点
(一)从征引子部文献的朝代上看,《诗缉》征引的子部文献大多为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也包括一部分汉、晋时期的文献,还有少量的南北朝和宋代的文献。
(二)从征引子部文献的数量上看,《诗缉》征引子部文献共125条,其中征引数量最多的是《孟子》,其次是《证类本草》,再次是《庄子》。
(三)从征引子部文献的形式上看,《诗缉》征引子部文献的形式多为摘句式征引,仅有少数概述式征引。
(四)从征引子部文献的目的上看,《诗缉》征引子部文献的目的主要是考物,还有征引的少部分子部文献的目的是释词和诠释章句。
四、《诗缉》征引集部文献的特点
(一)从征引集部文献的朝代上看,《诗缉》征引的集部文献的朝代分布于战国到北宋,征引的作品中最早的是战国时期宋玉的《风赋》。其征引的集部文献的朝代主要为汉宋之间。
(二)从征引的集部文献的数量上看,《诗缉》征引的集部文献数量最多的是韩愈和杜甫的作品。由此可见“杜诗韩文”在宋代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从征引集部文献的形式上看,《诗缉》征引文学作品的形式多为摘句式。
(四)从征引集部文献的目的上看,《诗缉》征引文学作品的主要目的大多数为释词,诠释章句,也有小部分为了考物。
《诗缉》征引文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词语训释上,可以借助所征引的文献,反复锤炼词语注解《诗经》中的一些语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如在解《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时引用《毛诗正义·周南关雎诂训传第一》中“窈窕,幽闲也。淑,善也。闲音闲。”,目的就在于释词,以此来解释《周南·关雎》中“窈窕淑女”的“窈窕”和“淑”。这也印证了《诗缉》征引文献以经解经的价值。
二、是在诠释章句上,可以凭借征引的文献的语义或所反映的深刻含义来注解《诗经》的章旨或句子。《诗缉》卷一中解《周南·桃夭》一篇时征引《吕氏家塾读诗记·桃夭》中“既咏其华,又咏其实,又咏其叶,非有他义,盖余兴未巳,而反覆歌咏之耳。”一句来诠释《周南·桃夭》一篇的主旨。
三、是在名物考证方面,《诗缉》征引的文献对《诗经》中的名物做出了详尽的考证,并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依据。如《诗缉》卷七中对《王风·黍离》序的解释征引《礼记·祭统》“即宫于宗周。”考证《王风·黍离》序“闵宗周也”的“宗周”的地理位置。以洛邑谓东都,故谓镐京为西都。《诗缉》中大量征引《尔雅》,对《诗经》中的名物考证也起了相当的作用。
这种充分利用征引的文献,以诗解《诗》、以经解经的手法发端于宋代严粲,严粲开创了这种新的解《诗》手法,也为《诗经》学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M].吉林:吉林出版社,2005.
[3]谢无量.诗经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24.
[4]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5]高亨.诗经今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黄忠慎.严粲《诗缉》以文学说《诗》及其在经学史上的意义[J].逢甲人文社会学报,2007,(14).
[7]陈清茂.从《诗缉》论严粲《诗经》学重要观念[J].中国学术年刊,2008,(30).
[8]焦雪梅.宋代诗经学研究的新变[D].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李锦英.严粲《诗缉》研究[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