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翻译过程主要涉及两个环节,即理解和表达。而理解是更为基础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越来越得到解放的译者,应该处理好“从心所欲”与“不越矩”的关系,在“不越矩”的限制下“从心所欲”,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时代对译者的呼唤,也是译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翻译;理解;从心所欲;不越矩
作者简介:张晓彤(1991-),女,山东济宁人,兰州大学2014级翻译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笔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18--01
对于“翻译是什么”,许均学者给出这样的定义:翻译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既然涉及到意义,就不能不提及理解。
任何翻译,都会经过理解和表达两个环节,而理解更具基础性,因为一个文本,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表达出来。
文本被创作出来,并不意味着完结,后续过程还包括读者(包括译者)对的阅读和理解。对于理解这个环节, 许钧学者主要提出“从心所欲”还是“不越矩”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从心所欲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读者,其阐释活动始于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杨武能指出译者是“最积极、最主动、最富于创造意识和钻研精神的读者”。[1]作为特殊读者的译者时刻都应如萨特所指出的那样,“意识到自己既在揭示又在创造,在创造过程中进行揭示,在揭示过程中进行创造,确实不应该认为阅读是一项机械的行为,认为它像照相底板感光那样受符号的感应。”这就是说译者作为一名特殊读者,在理解过程中,要“从心所欲”,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
译者要“从心所欲”,原因有多种,其中主要是字义复杂难解,字有种种不同方式的意义,一般包括直指的意义或字典的意义,上下文决定的意义,联想的意义,声音意义,历史沿革的意义和习惯于的意义。[3]因此,译者想要透彻领悟原文,就必须参透这几种意义,而对这几种意义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辞典意义,要“从心所欲”,大胆“猜测”字词背后的意义,这样译出的文章才能真正达到“信”的维度而摆脱原文的“枷锁”。例如,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书名的翻译。“红”在中文中象征着吉祥,热烈和显贵,也有用来指代闺秀的。“楼”意味着达官贵人的府邸。由此一来“红楼”二字便可指代大家闺秀和她们的府邸。在《红楼梦》中,“红楼”二字意指宁荣二府,亦可指代整个封建王朝。“梦”表达出了人生如梦的意思,也预示着显贵悲惨命运和社会的腐败。[4]要将其中的意义翻译出来,译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心所欲”。
二、“不越矩”
译者“从心所欲,不是说可以随心所欲得去理解,他要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也就是“不越矩”。自由总是与限制相伴产生,谈及权利,意味着责任,而强调自由,也同样意味着限制。[5]这些限制条件,主要包括“原作”“作者意图”、“文体风格”等等。
谈起翻译,自古“忠实”二字就被摆在显眼的位置。无论怎么译者怎么“从心所欲”地去理解原作,但是始终不能偏离原作的框架,天马行空得想象,否则那就不是翻译,而成了创作。原作与译者的思绪就好像放风筝,不管风筝飘得多高多远,始终有一跟线在约束着它。翻译不同于抽象画派,脱离自然,完全“从心所欲”。
原文作者写作时总是带有一定的意图,文本总是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如《报仁安书》中言“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作为译者的读者在理解原文时必须尊重作者的意图,不能在“从心所欲”中随意歪曲作者的意图。
文体风格是理解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译者的读者在理解原文时,只有区别不同的文体,才能对文本作出正确的理解。在文学语言中,不仅各类各体并存,而且作家们经常利用不同语类,文体的转换与对照来达成特殊艺术效果。[6]译者试图诠释原文的时候,要注意原文的文体风格,不能带着小说的标准去理解诗,当然也不能带着诗的标准去理解散文。用诗意去解诗,才能有对“唯草木之零落兮,恐没人之迟暮”的:
I thought on the things growing,on the fall of their leaves,
feared for the fairest,her drawing towards dark.
译者在时间的长河中,由“仆人”“隐身”逐步走向“反叛者”,在这一个过程中,译者被赋予越来越多的权利,一名合格的译者懂得如何恰当得利用这些权利“从心所欲”而“不越矩”。理解作为翻译的基础环节,在翻译过程着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解好了,才能译得好,在这一环节中,必须处理好“从心所欲”与“不越矩”的关系,将两者统一起來。
参考文献:
[1][2][5]许钧. 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55.56.60.
[3]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A].朱光潜.谈翻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29-537.
[4]孙苗飞.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英译比较[J].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7(4):63-65.
[6]罗新璋、陈应年. 翻译论集[A].王佐良.词义·文体·翻译[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9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