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颜色词之一,流传使用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颜色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将归纳已有成果中较重要的关于“黑”的初始意义以及其发展演变。
关键词:黑;源头;发展
作者简介:张幔(1991-),女,汉族,黑龙江省海伦市人,黑龙江大学 2014级 硕士研究生,院系:研究生学院中文系,专业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2
对“黑”的研究也由来以久,我们可以看到散落在古代典籍中的一些内容陈述和解释,但是对于它的来源却说法不一,流行于世的观点大体以下几种:
1、“,火之所熏之色也。”[1]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从炎上出 ”释其为烟火熏黑的意思。
2、“黑,晦也。如晦冥之色也。”[2]
东汉刘熙《释名》中阐释“黑”是晦暗,阴暗之义。
关于黑的名源,以上这两种说法是最具代表性,受到认同最多的。随着对这一问题的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许多学者和相关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3、面具:
潘峰在释黑(下)中,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黑”最初是“面具”的称名。他分别从称名规律和名物对应规律两个方面加以论证:一方面,认为“面具”有物无名,而“黑”却有名无物,这是明显的名物错位。另一方面,原始面具的底色为黑墨色,并在上面画上黑眉朱唇。由此可以看出两者关系密切。这一观点也可以从一系列出土文物得到相关证明,也就有了实物加以佐证。由此作者向我们阐释了关于“黑”作为称名的由来的新的观点。
4、尚不确定:
李孝定认为“金文黑字,其下似从大,不从炎,字形难以索解。”[3]
5、墨刑:
杜忠诰认为“黑”字源于墨刑。认同“依甲骨文及金文,‘黑之初形,当是象颜面被墨刑之人的正面形。”[4]
综上,关于黑的来源说法很多,但分析起来是并不是都可取。首先,许慎的说法是缺少理据的,分析时他所参照的“黑”早已不是产生之初的字形,而是经过了几番变体和革新之后的产物,此时再以此为据分析词义是不足信的。其次,关于“晦暗”之义,我们认为这是“黑”的引申义之一,并非初始意义,一般情况下,初始义应该是更具体的义项。再次,源于面具的说法虽然是从具体的事物寻根溯源,但是到目前为止其理论依据尚且不够充分;
最后,我们认为杜忠诰所认为的“墨刑”的说法相对来说更为合理。他以字形演变为角度,以出土文物为佐证。(详见古文字诂林)
一、词义发展
时间的推移和使用频率的增加,都会使词义渐渐发生变化。‘黑由‘墨刑引申出了诸多义项:
(一)表颜色的‘黑:
1、与人有关的“黑”:
首先是表人的皮肤黑。《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他空有那个模样儿,身段儿,我只说他那皮肉儿黑翠似的可怎么配得上我那个白小子呢。”随后由皮肤的黑延伸至其他部位的黑,例如,牙齿黑:《山海经》“有黑齿之国。帝俊生黑齿,姜姓,黍食,使四鸟。”[5]
2、表示动植物有关的“黑”,如:黑色的猪羊,如:《诗经·小雅·大田》“来方禋祀,以其骍黑,与其黍稷。”毛传“骍,牛也。黑,羊豕也”[6];黑色的黍米,如: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郑玄注引郑司农曰:“黍曰黑。”[7]
3、非生命体的“黑”:
它可指其他物品的黑,例:《战国策·赵策四》“左师公曰: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顾令得捕黑衣之数,以衡王宫。”这里指黑衣[8]
(二)上面我们谈到的还只是“黑”单纯的作为颜色词,那么经过时间的推移,它从颜色词可以转指具有黑这一显著特征的“夜晚”。如,《中国民间故事选·禹王爷和长白山》:“白黑不住歇,一天一夜挑三十担。”
与此同时,它也常形容比黑色透明度稍高的一种不明朗的状态,常常指天色。有时这一义项也虚指心态状况。我们可以看出它已经开始有意义虚化的趋向,有具体名词到颜色词再到可以形容心理状态的词语。如:宋李清照《声声慢》“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三)由‘晦暗之义,产生了几种重要的比喻义:
1、坏的、狠毒
如,(1)心黑: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三章“坏种心太黑,你留下危险。”[9]
(2)黑手:罪恶之手,毒手《地火》第二十章:“往日,抓住外路男人,不下黑手,也要毒打一顿。”[10]
这种黑的用法有比喻的成分,已经不同于简单的颜色词运用,比如例句中“心太黑”,“心”本身的颜色是红色,这里用“黑”来修饰,想表达的是一种其狠毒,凶恶之义。同时这里的“下黑手”也有相似的意义。
2、秘密的、非法的
(1)黑市:暗中进行不合法的买卖的市场。《李顺大造屋》:“李顺大信以为真,从此想办法买黑市材料。”[11]
(2)黑店:杀人劫货的客店。《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原来外间穷山僻壤,有等惯劫客商的黑店和不守清规的廊宇。[12]
(3)黑楼子:秘密妓户《仗义疏才》:“莫不是让俺宋官家黑楼子上听弹筝?[13]
这一义项是由“黑”基本义引申而来,从“黑色的、黑暗的”引申为“暗中、私下的、非法的”这一引申没有脱离它表示负面意。
3、倒霉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苟才前两年上了一个条陈给制台,是将理财的政法。这个条陈与藩台很有障的,叫潘台知道了,很过不去,因在制台跟前,狠狠的说了他些坏话,就此黑了。”[14]
4、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词语不断涌现,尤其是现代信息社会,通讯速度的显著加快,这也加速了新鲜事物的产生和传播。这在词汇方面感知最为灵敏,变化最为迅速,表现在几方面:出现新词语;已有的词语出现新的意义,增加新的词性等。现在的“黑”,词性不仅有形容词性和名词性还增加了动词性,并且词义也有所变化。
《现代汉语大词典》(1993年版)中“黑”用作动词时的有三个义项:倒霉,脸色阴沉严厉,陷害。举例如下:
1、“《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回:“那苟才前两年上了一个条陈给制台,是将理财的政法。这个条陈与藩台很有障的,叫潘台知道了,很过不去,因在制台跟前,很很的说了他些坏话,就此黑了。”
2、巴金《春》十一:“克安厉声追问道,他的脸色越发黑得可怕了。”
3、姚雪垠《长夜》:“有人说我从前黑过朋友,这话他妈的从哪儿说起啊!”
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黑用作动词时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三个,还有一些其他的义项:
网站被黑了:被黑客破坏了系统或相关软件(这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意义为“劈、砍、由计算机操作”。)
这个旅游村黑了游客不少钱:敲竹杠
许多女明星一路走红,一路也被黑的很惨:污蔑或诋毁
被黑了钱:欺诈
老人留下的遗产被他一个人黑下了:侵吞
黑掉了:形容一个人不得赏识或者运势不佳。
(以上例句来源于网络出现频率比较大的词语或句子)
综上来看,“黑”用作动词时,都有有受到损失的意思。“黑”的动词用法简练生动,很容易被大众所接受,并且在实际运用中还在不断采用引申比喻等方法,增加其新的意义,使义项更为丰富。
除了上述我们所谈到意义,‘黑还有几种较为特殊的意义:
1、五行之水
随着五行之说的流行,黑字也被赋予了了新的意义,增加了新的义项如,《逸周书·小开武》:“五行,一,黑位水;二,赤位火;三,苍位木;四,白位金;五,黄为土。”这里黑表示五行中的水。
2、姓。
春秋宋微子之后有黑氏,明有黑云鹤。《明史·熊廷弼传》:“西平守将一贯待援不至,与参将黑云鹤亦战殁。”[15]
二、总结
“黑”的源头至今并没有十分确定的说法,我们暂且采纳一些相对合理的观点。而其引申义和比喻义正在随着时间的发展以及使用的广泛,变得更为丰富。与此同时,“黑”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不断横向和纵深发展,它逐渐成为更具生命力的汉字。
参考文献: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2]任继昉.释名汇校[M]济南:齐鲁出版社,2006.
[3]金文诂林读后记卷十
[4]唐兰《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徵》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6
[5]郭璞.山海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
[6]孔子删定.诗经[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年
[7]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
[8]刘向集录.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9]柳青.铜墙铁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10]刘绍棠.地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10月
[11]高晓声.李顺大造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2月1日第一版
[12]文康.儿女英雄传[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
[13]朱有燉.朱有燉集 [M] 山东:齐鲁书社出版,2014年3月1日第1版
[14]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7月
[15]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编纂处编纂.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