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世界文学中,广泛存在一种文学美学情感——“忧郁”,这种感情纤细,痛楚,给读者带来独特的阅读感受。拜伦、普希金和波德莱尔笔下的“忧郁”既有相似之处又各具特色,读之给人以美的享受。
关键词:忧郁;拜伦;普希金;波德莱尔
作者简介:程静(1993-),山西阳泉人,临沂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2班学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2
在世界文学中,“忧郁”并不作为一种心理意义上的情绪,而是一种艺术风格,一种独特的审美视角,一种诗意的情调,能带给读者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虽然它的内容与哀伤、忧愁、痛苦有关,但最主要的还是一种美学效果。以英国诗人拜伦、俄国诗人普希金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为例,他们三人生活的社会背景及他们的个人经历,造成了他们作品中以“忧郁”为基调的不同表现。
拜伦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英国,这个时候正处于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拜伦出生在1788年,在1789年,法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统治,这次革命给整个欧洲巨大的影响。英国虽然一百多年前就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但结果却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勾结在了一起,资产阶级并没有占据统治地位。拜伦虽然也是贵族中的一员,但他属于没落的贵族,他虽然获得了爵位,但并没有什么金钱。加上拜伦深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同情民族解放运动。就拜伦生活方面来说,他的父亲是一个浪荡子,后来抛弃了他的母亲,以至于他的母亲深受刺激,经常迁怒于他,苛责凌辱,再加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他的童年很不幸福。他天生微跛,这种与生俱来的缺陷使他形成了敏感、孤傲的反叛性格。拜伦的爱情之路也十分坎坷,最开始他喜欢自己的表姐玛格丽特-帕克,但其因受伤很早就离世,后来又爱上一个叫查沃斯少女,可她嫁给了一个贵公子,18岁和一个叫伊丽莎白的姑娘恋爱,也没有成功,第四段爱情是与塞莎在一起,他为她写了许多诗,但塞莎却在热恋中病逝,这对拜伦是一次次的打击,直到1815年,27岁的拜伦才与一个贵族小姐结婚,但也很快因为思想观念的分歧很快分手。由于他的政治态度引起上流社会的不满,就借他不幸的婚姻生活对他进行诽谤和打击,而拜伦也开始流亡生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拜伦忧郁的缘由。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是拜伦游历欧亚一些国家后写的,其中塑造了第一个“拜伦式英雄”——哈洛尔德——他孤独、忧郁、悲观,出身于“显赫过的家族”,“整天在花天酒地里沉沦”,身边多是一些“登徒子和情妇”。他并不愿意这样生活,“心里十分苦恼”,“孤独的怀着忧郁的思想”,处于痛苦之中。也促成了他的外出游历,他渐渐对欧洲的现实越来越不满,感到人情淡漠,世态炎凉,知音难觅,没有一个人“真心地爱他”,忧郁的情感一直没有消失。《海盗》中的康拉德也是一个孤独忧郁的形象。他虽然是一个海盗,但他光明磊落,即使在有性命之忧的时候,完全可以杀死敌人的时候也不愿意这样做;有同伴遇难,他一定会舍命相救;对于爱情他也纯洁,忠贞。但就是这样一个正直、勇敢、诚信的人,却成为了海盗,就反衬出了这个社会的黑暗。
普希金受到拜伦的影响很大,但普希金的忧郁则表现得更为明朗,正如他所言:“我忧郁而轻快。我的哀愁是明朗的。”普希金生活在俄国解放运动第一个阶段——贵族革命时期,这个时期进步力量是以十二月党人为代表的贵族革命家。普希金虽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但他受到当时进步思想的影响,在读书时就与未来的十二月党人交好,写下了许多揭露沙皇统治的暴政,描写农奴悲惨生活的政治抒情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这也触怒了统治者,对他进行了流放,后来又在他父母的领地有过一段软禁的时期。在个人生活上,早年他暗恋着娜塔莎,后来在对艾丽温娜狂热的爱及后来的离他而去,让他陷入深深的悲伤之中。之后在皇村碰到奥加辽娃,前几次爱情的失败已经使他无法再鼓起勇气表白了,但是他的羞怯和懦弱使他感觉更加痛苦。但是普希金本身就有对生命有着无比的热爱,而且他相信光明总会胜利,他一直以一种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这也成了他诗歌的基调,蕴含在他诗歌的忧郁之下。
例如在《致凯恩》中,“烦嚣的日子重压着我,我沉郁的心充满了忧患。”但诗人并没有陷入痛苦的深渊,在忧郁的情感过后,“但是,你的玉容和温柔的声音,却久久萦系我心间”“我的心在欢乐的激荡,因为在那里面,重又苏生。”他没有一直渲染忧郁的情绪,痛苦的心情,在诗中,情绪是多重的,有痛苦,但也有欢欣和快乐。又如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他鼓励人们不要在悲伤忧郁中沉溺,而要鼓起信心和勇气,面对生活,生活中虽然有悲伤,有挫折,但不能失去对未来的希望。别林斯基说过,“普希金的忧郁不是温柔脆弱的心灵的甜蜜的哀愁,不是的,它永远是一颗坚强有力的心灵的忧郁。”例如《哀歌》“那荒唐的岁月,已逝的欢乐重压着我,有如酒后的昏沉,但过去留下的忧郁,和酒一样,在心灵愈久,却变得愈醇。”虽然诗人生活艰辛,但他并没有绝望,“然而,我的朋友,我还不愿死去,我要活着,可以思索和苦痛,我知道,我也会有种种乐趣,在忧思、悲哀和烦躁之中。”体现了他的乐观与坚毅。
波德莱尔生活在十九世纪的法国,这一时期的法国乃至整个欧洲,随着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的确定与巩固,内部矛盾日益尖锐化、明显化,整个社会都充满着铜臭味。在家庭方面,他的父母是相差三十五岁的老夫少妻的畸形婚姻,童年丧父,母亲改嫁,他与继父的感情也一直不好,继父严厉的管教使敏感的比德莱尔陷入深深的孤独之中。后来被送到寄宿学校,使他更加孤独和忧郁。后期波德莱尔的生活拮据,债务缠身,还有神经系统的疾病,这些都造成他的忧郁。
波德莱尔忧郁的主要表现在《恶之花》中的《忧郁之四》中,其中表现最多的就是各种丑恶面。诗中有很多压抑的意象,例如“低垂沉重的天幕像锅盖,压在忍受长久烦闷、呻吟的精神上。”将天空比成一个低而沉得锅盖,扣在人的心上,把地也严实的扣上,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向我们倾泻比夜更悲的黑光。”“黑光”也和忧郁密切相关,给人一种悲伤、压抑、恐惧的感觉;还有“一长列柩车没有鼓乐作为前导,从我的心灵缓慢的经过”,柩车本就是哀伤的象征,没有鼓乐,更显悲凉。这种类似的意象还有牢房、蝙蝠等等,这些意象以实写虚,以有实的意象写无形的感觉,使忧郁这种抽象的,无形的心态以具体的方式出现,也使读者能对其中的忧郁感知的更为明确。波德莱尔的诗中也有对于“死亡”描写,例如《远行》:“哦死亡,老船长,起锚,时间到了!这地方令人厌倦,哦死亡!开航!如果说天空和海洋漆黑如墨,你知道我们的心却充满阳光!”这些关于死亡的诗句也与他的忧郁的情感相联系,用来抒发诗人的忧郁情怀。
在广阔的世界文学中,“忧郁”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文学现象,虽然它作家们所处的时间不同,国家各异,但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感受造成了他们共同的“忧郁”风格,为文学世界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也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阅读感受。
参考文献:
[1]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张润.漫谈俄罗斯文学中的忧郁情绪[J].鸡西大学学报,2011,(5).
[3]波德莱尔.恶之花&巴黎的忧郁[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普希金.普希金抒情诗全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0.
[5]杨崇华.拜伦的忧郁和他笔下的人物[J].驻马店师专学报,19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