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
摘 要:曹雪芹先生的一部《红楼梦》,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红楼梦》的成功,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面镜子,书中对各个人物的塑造也显得尤为重要。而林黛玉更是《红楼梦》中的核心人物。她傲然高标、她多愁善感、她幽默风趣。她的形象也是曹雪芹先生刻画的我国古代社会的最为成功的女子形象之一。
关键词:林黛玉;环境;诗词;语言;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21-0-01
杨维屏的《红楼梦戏咏·黛玉》写道:“凉云罨碧护潇湘,竹晕斑斑点泪光。病肺酿成秋瘦损,痴心幻出梦荒唐。琴休弹怨弦先断,花塚埋愁土亦香。”①这里写出了黛玉的处所以及人物最后的悲惨遭遇。下面我将从环境、诗词和语言按个角度来谈谈我对林黛玉形象的理解。
一、从环境看林黛玉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说:“现实主义的意思是,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大多数研究者在分析典型环境的时候都只注重社会大环境对人物的影响,而“环境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外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所以自然环境是典型环境研究的范围,也是塑造典型人物的必然手段。②
潇湘馆原名为“有凤来仪”,相传凤凰以竹实为食。《庄子·秋水》:“南方有鸟,其名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澧泉不饮。”《注》:“练实,竹实,取其沽白也。”“鵷鶵”即小凤,是古人所认为的高洁的生物,习惯用其象征清高之人。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探春给林黛玉“想了个极其恰当的称号”,说道:“ 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他住的是潇湘馆,他又爱哭,将来他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他作‘潇湘妃子就完了。”
曹雪芹以与潇湘和舜之二妃有关的典故为林黛玉设计其住所是符合她的性格特征的。在叙事类文学作品中,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密不可分,“环境是孕育人物性格的土壤。” ③环境中所体现出的黛玉是傲然清高的。是这样幽静的环境体现相出了黛玉这样清高的性格。
二、从诗词看林黛玉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试看春残花渐落, 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 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自幼丧母,父亲将她交给贾母抚养,黛玉自小便是寄人篱下。初来乍到,一切东西对于她来说都是陌生的,她没有亲人,没有朋友。她的性格使她表现出了“多愁善感”的一面,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是她哭泣的对象,都会让她产生同病相怜之感。而她描写的事物也都是她整个悲剧命运的映射。她通过这样字字泣血般的诗句向人们展示了她的身世遭遇,体现了她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所遭受的磨难。
孤标傲世的性格在她的 《菊花诗》、《葬花吟》、《咏白海棠》、《琴曲》等作品中都有所表现,三首《菊花诗》是林黛玉自示高标的集中表现。三首《菊花诗》中都提到了自示清高,归隐山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陶渊明。这也暗示了林黛玉高洁的心胸,菊花般的清高、孤傲、正直的品格。从“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到“莫言举世无谈者, 解语何妨话片时”的诗句中, 我们看到了林黛玉“孤标傲世”、感叹“举世无谈者”的傲岸之姿, 更认识到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
三、从语言看林黛玉
提起林黛玉,我们常常说林黛玉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林妹妹有时候尖酸刻薄,心眼儿极小。但是我们既然要研究人物,不妨从多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人物的形象。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当大家讨论作大观园行乐图的前期准备工作时,薛宝钗给惜春列出了绘图所需要的清单,这个单子的最后是:“生姜二两,酱半斤”。小说接下来写道:
黛玉忙道:“铁锅一口,锅铲一个。”宝钗道:“这作什么?”黛玉笑道:你要生姜和酱这些作料,我替你要铁锅来,好炒颜色吃的。”众人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你那里知道。那粗色碟子保不住不上火烤,不拿姜汁子和酱预先抹在底子上烤过了,一经了火是要炸的。”众人听说,都道:“原来如此。”
黛玉又看了一回单子,笑着拉探春悄悄地道:“你瞧瞧,画这个画儿又要这些水缸箱子来了,想必他糊涂了,把他的嫁妆单子也写上了。”探春“嗳”了一声,笑个不住。
黛玉在看到宝钗为惜春列出清单中出现了生姜、酱、水缸、箱子时,便忙接着宝钗说也要铁锅和锅铲,其实这是为后文埋下的伏笔,宝钗听了这些东西觉得很不解,便问黛玉要这些东西来做什么,这时黛玉再说出自己的意图:用准备的这些物件来炒颜色。黛玉先给了大家一个悬念,而后再将自身的想法和盘托出引得大家哄然大笑。这种写法不得不让大家拍案叫绝。
上述的情景是黛玉风趣幽默的极好体现。虽然其中有些许刻薄和调侃的成分,但不得不说这个片段还是将黛玉性格中的另一方面很好的凸显出来。综上,林黛玉是一个作者塑造的及其复杂而又具有多面性的人物。
注释:
[1]一粟:《红楼梦资料汇编》,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510页。
[2]吴功正:《小说美学》,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5年版第169页。
[3]吴士余:《中国小说美学论稿》,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第203页。
参考文献:
[1]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2]王士超:《红楼梦诗词鉴赏》,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3]张宗祥:《清代文学》,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4]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5]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三联书店出版,1983年版。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齐鲁书社,199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