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要:英籍作家艾略特根据自身在战争年代的经历以及对战胜的思考创作了《荒原》这部呈现战后民众精神状态的长篇诗歌。但在长诗中不乏艾略特对现代自然环境和生态变化的看法。诗歌中,作者对人们迷失内心信仰、精神思想沦落的情况发出了悲呼和感叹,同时也反映了生态遭受破坏玷污,土壤干涸荒芜等恶劣的问题。本文,作者根据对《荒原》一诗的研究,分析作者在创作诗歌时对生态环境表露的关怀,同时从诗篇中探寻艾略特对生态和精神污染所提出的救赎之路。
关键词:生态理念;《荒原》;生态污染;自然环境;救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01
1.前言
眾多西方文学评论者指出,在《荒原》这篇长诗中,艾略特利用深沉而富有象征性的诗句描述了自己眼中遭受战争屠戮的社会景象,这种景象的特点就是现实环境与精神层面的“荒芜”[1]。通过细细品味《荒原》一诗我们发现,诗歌中所呈现的荒凉景象,不但包括社会的荒凉和人类精神灵魂的荒芜,同时还对生态环境遭受战争破坏的荒凉境况发表了感想。比如,诗歌中提到的树木枯萎、土地贫瘠、枯干的雷、岩石砂路都表现了严重缺水的生态情况。因此,《荒原》不但对战后民众内心荒芜、灵魂虚空的情况进行了感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态荒芜产生的悲凉之感。
2.作者通过《荒原》呈现出对生态的关怀之心
在上个世纪,英籍诗人艾略特就曾经通过富有讥讽意味的诗句对战后城市腐败的生态情境进行了刻画和描绘,同时还将受到工业活动玷污的英国城市夜景比喻成接受了麻醉并等待手术的恶疾者。诗人艾略特善于运用尖刻、锐利的语言来表现对生态环境的关切和爱护,所以这些诗句中往往包含浓厚的批判意味。而对于《荒原》这首诗歌来说,艾略特把遭受战争洗劫的英国视为创作长诗的背景,并在诗歌中将人们那时生活的环境刻画为没有雨水滋润、土壤贫瘠、树木枯萎、雾霾缭绕、江河干涸的死地——荒原。品味《荒原》一诗,生态遭受玷污、摧毁的景况随处可见。上个世纪初期,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席卷了欧洲大陆,随着工厂在英国迅速遍布,雾霾也逐渐笼罩在国家的上空[2]。同时,在泰晤士的两岸兴建起了大量的工业厂房,致使延河流域人口数量猛增,而大量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水和垃圾未得到清洁处理就通入河流,导致泰晤士遭受恶劣的污染,甚至沦为死河。由于艾略特目之所及的都是工业污染场景,所以作者通过象征方式把这些情境写入《荒原》中,以此表达艾略特对生态的关怀。同时,艾略特还通过生态学角度对当时的自然环境进行观察和分析,并立足生态层面对现实中隐藏的问题进行处理,以此点醒世人,令世人能正式恶劣的生态景况。在当时,欧洲人对科学推崇备至,甚至到了盲目迷信的程度,在这样的情况中,艾略特通过诗词本身所具有的美感向世人呈现自然以及生态逐步遭受毁坏而走向覆亡、走向荒芜的现实。通过《荒原》中的种种描写可知,艾略特内心对于生态饱含着浓厚的关怀。
3.《荒原》中对于生态环境和世人精神的救赎
在《荒原》这篇长诗中,作者艾略特提到了大量死而复生的花卉,并以此作为象征描写中的意象,用以预示社会的苏醒和迈向重生的脚步,同时还表达了艾略特内心对生态再次转变为欣欣向荣的憧憬。而对于世人内心的荒芜、精神的废弛与灵魂的虚空,艾略特认为,只有对灵魂进行锤炼、对心灵进行涤荡,才能净化世人内心的品格,以此提升人们精神层面的悟性,引导世人迈入更为高尚的内心境界和精神领域。据此,诗人通过《荒原》倡导利用创造世界的“火”与“水”对世人、对生态进行锻炼与洗濯。
而对于当时欧洲人所呈现的心灵、精神层面的废弛和颓唐,诗人艾略特认为需要利用炼狱中的火焰对世人内心和精神进行穿凿、锻造,让人们的精神逐步趋于纯净,以此实现精神洁净的目的。诗人在《荒原》中描绘了大量干涸、枯竭的景象,这些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对“水”的渴求。而在长诗中,艾略特所描绘的“水”不但能滋润大地、涤荡心灵,同时还能带来毁灭。艾略特希望,生态环境能够在雨水的滋润中恢复生气,同时也希望雨水可以净化世人灵魂。
《荒原》中认为,“复活”不但能够使生态复苏,同时还能使世人的精神得到救赎,消除精神层面的颓废,所以通过《荒原》这篇长诗,读者可以探寻到基督重生的原型。从生态思想角度来说,复活与重生的前提是覆灭与死亡,生与死是一种轮转,只有死亡和覆灭可唤醒重生[3]。艾略特利用圣子重生的原型隐秘地对救赎世人、挽救生态的路径进行揭示。他认为,只有重生才能阻止人们迈向毁灭的步伐,使人们摆脱罪恶和疑惑。
4.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荒原》这篇长诗进行生态理念层面的分析,我们能感受到艾略特强烈的责任感,以及道德层面的悲悯之心。他立足生态角度对遭受战争屠戮的城市环境进行刻画描述,以此象征式地呈现群众心灵荒芜、灵魂虚空的情况。在环境以及人类灵魂的救赎上,艾略特期盼“雨水”、“江河”冲刷土壤的干涸与贫瘠,同时也涤荡民众的心与灵。同时,从生态理念层面看,艾略特对于战后西方人群片面信奉工业、盲目迷恋科学而不计代价损毁自然环境的行为表达了不满。此外艾略特认为,人们最本质的幸福应该是一种精神层面以及生态层面都十分和谐、充实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3(02):758-761.
[2]包礼祥,丁世忠.对死亡的追问和对永生的祈愿——再论《荒原》的死亡意识[J].江西社会科学.2010,43(03):1421-1425.
[3]蒋宏.生命·性欲·信仰——艾略特《荒原》的精神生态观解析[J].黑龙江史志.2010,24(22):861-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