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郑板桥的诗歌能流传下来的不是很多,一是因为他的文学活动范围较小,二是他在书画上的名声太大,以至于掩盖了其诗歌的成就。但如果读其《郑板桥集》,就会发现这里面所蕴含的巨大研究价值。并且,他所提出的诗学观念,对于研究清代整个朝代的文学观也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郑板桥;诗歌;现实性
作者简介:刘颖(1991.1-),女,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人,河北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2-0-01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进士。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县令,为官清廉,多有美名。
郑板桥为官前后居于扬州,以绘画为生。擅长绘画、诗歌、书法。尤其擅长画花、木和石,尤其是长于兰、竹之画。为人狂放不羁,中进士、得县令,后来调至潍县,正值饥荒,因为百姓上书请求赈济,得罪上官,被免职。后居于扬州,名声大震,时常纵情于山水之间,与众多友人交往,并不时随性于酒廊、僧壁画竹、兰,并随手题句,令人叹为观止。著有《板桥全集》,以手书刻之,为人传颂。郑板桥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今天,我们所要研究的主要是他的诗歌成就。
在中医学中,“养气”的概念是非常神秘和重要的。很多时候我们对健康的重视都是从“气”开始的。在中医理论中,首先,人体是由气组成的,“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气为身体之主,身体表面的生命活动现象是否能在皮肤、头发、面部特征或内部骨骼肌肉、器官中看到,都是由“气”决定的。同时,“养气”又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学理论。从《文心雕龙》开始,“养气”观就备受历代文学家的关注, 而郑板桥的诗歌中恰恰有许多关于“养气”的观点及其体现。
郑板桥“养气”理论一方面与读书有关,郑板桥主张诗人应读更多的书,因为他认为读书能使人明智。在《与江宾谷、江禹九书》他这样说道:“且夫读书作文者,岂仅文之云尔哉?将以开心明理,内有养而外有济也。” 郑板桥主张读书要有选择,最好是读那些话语中含有深层次含义的、涉及国家瘙痒之处的圣贤书,并从中学习圣贤的理论。通过学习圣贤的理论,得以知进退、明得失。人一旦明智,便能升华自身的品德与思想,甚至更进一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视社会现实,同情民生疾苦,做到“兼济天下”。
但是,若要做到“养足气”甚至做到如孟子所言的“养足浩然之气”,光读书是不行的,郑板桥曾言:“(富贵人家之子弟)其为文章,必不能沉着痛快,刻骨镂心,为世所传诵。岂非富贵足以愚人,而贫贱足以立志而浚慧乎!” 郑板桥家境少时富而之后贫,交友甚广,常放言高论,臧否人物,得一“狂”名,为官时期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由于这种人生阅历,他十分重视人生历练,重视“经世致用”,否则不过是纸上谈兵,且无益于黎民社稷。他十分重视民生,强调“民情”,这点已经十分不同于许多著名的儒学大家了。
郑板桥的另一诗歌特点就是要求诗歌广泛表现现实,反映社稷民生,正是这一点,使他十分追求诗歌的沉雄之美。而反映现实的文学特点,也决定了他的诗歌必然简明扼要,针砭时弊,不容半点含蓄蕴藉或添油加醋。如他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千磨萬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著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竹子在破碎的岩石中扎根,经受风吹雨打,但它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写出了竹子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定的信念。最后一句中的一个“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字字精炼,一种大义凛然之气扑面而来。
又如他的《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不过四句诗,借咏物表达高人隐士的情操,孤芳自赏而不为世俗纷扰打动,一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同时借此表白诗人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寥寥几句,便明确表达了郑板桥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
郑板桥也同情多苦多难的农民,封建阶级对农民永无休止的压迫,官府爪牙毫无人性地虐待,使他无比愤怒。他在山东范县所写的《私刑恶》一诗,揭露了这帮匪吏的罪恶。
官刑不敌私刑恶,椽吏搏人如豕博;斩筋抉髓剔毛发,督盗搜赃例苛虐。吼声突地无人色,忽漫无声四肢直,游魂荡漾不得死,婉转回魁天地黑。本因冻馁迫为非,又值奸刁取自肥;一丝一粒尽搜索,但凭皮骨当严威。分赞妻女小儿童,拘囚系械网一空;牵累无辜十七八,夜来锁得邻家翁。邻家老翁年七十,自挺长椎敲史急。雷霆收声怯吏威,云昏雨黑苍天泣。
整首诗弥漫着让人压抑的氛围,被贪官酷吏迫害的悲惨老百姓的形象跃于纸上,耳边仿佛能听到那凄厉的无奈的惨叫之声。郑板桥毫不隐晦地表达了自己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和对这种迫害百姓行为的极端谴责。
郑板桥的诗歌中,极少见靡靡之音或绵软无力之作,大多表现自己明确的情感或志向,这与他要求诗歌广泛表现现实,关注民生社稷的观点不谋而合。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郑板桥诗歌是绝对意义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