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东序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优化研究
林东序
(福建江夏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福州 350108)
通过对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并以专家问卷的数据分析作为支撑论据,提出了重视就业指导、坚持全面发展、紧跟社会需求、坚持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的课程优化措施和建议,旨在为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有益的参考.
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
随着市场机制的建立,我国体育战线和教育战线的改革十分迅猛,运动训练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56-59. 高等教育将直接面对市场严峻的考验,培养出来的“产品”要直接进入市场,这就要求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 而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需求的改变和人才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都要求各高校不仅要在课程设置上进行调整,而且要在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运动训练专业也不例外. 在一定条件下,课程内容合理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2.1 对象
来自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25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平均年龄50岁、从事一线教学岗位上的运动训练专业方面的专家.
2.2 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维普期刊数据库等查阅,收集了国内外近百篇的相关文献,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目前福建省内仅有福建师范大学和集美大学拥有运动训练专业,通过对两所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大纲的收集,对课程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并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拟定出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的各项指标,将其制成问卷对专家进行问卷调查.
2.2.3 专家访谈法
笔者通过参加“全国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委员会年会”的契机,就相关问题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进行了访谈.
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 16.0等统计软件对文献及调查中出现的相关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表的建立、相关系数分析等.
通过对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开设情况的对比分析,初步拟定出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基本框架,并请专家对此框架设计进行了优化和指正. 经过修改、咨询和鉴定后,拟定出评定福建省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重要程度的各项指标. 每个指标都提供了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5个评定级别,供专家选择. 最后通过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1 重要性赋值均数
重要性赋值均数是专家对各指标评价值的平均数,将调查问卷中“很重要”、“重要”、“一般”、“不太重要”、“不重要”这5个评价指标分别赋值为5、4、3、2、1,并计算出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数.
3.2 变异系数
变异系数是专家对某一观测指标离散程度的一个统计,是标准差与平均数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变异系数越小就说明专家对这一指标的评判标准的一致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为:
3.3 黄金分割定律
根据“黄金分割”定律,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割,也就是说把课程内容按照0.618和0.382两端进行分割,前者为“主体部分”,后者为“扩展部分”. 黄金分割被认为是一种最优的比例关系,在自然和社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4.1 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分析
公共基础课是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具备爱党、爱国情操和马列主义基本知识等思想素质、具备一定外语和计算机能力、了解当前国际、国内形式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2]134. 主体部分内容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就业指导、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大学英语(或开设日语置换)、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与心理指导、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纲要、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军事理论. 排在前三位中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课程受到专家的重视,这是笔者始料不及的. 笔者认为这与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率普遍偏低有关,这两门课程有助于学生把握趋势,找准定位,衡量不足,排除障碍,走出就业困境. 计算机应用基础受专家重视程度高是因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认知世界必备的工具,例如教练员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技术动作的对比和纠正,使技术动作更合理更科学有效,从而提高训练成绩.
4.2 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分析
表1 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专业基础课具有基础性和引导性,是学习专业课的先修课程.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主体部分包括:运动生理学、篮球、运动解剖学、基础体操、游泳、体育概论. 扩展部分包括:足球、体育社会学、武术、体育史. 排在前三位中的运动生理学和运动解剖学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学习,有助于了解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基本生理规律和各运动器官的活动特点,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科学的确立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 而篮球运动由于趣味性强、普及性广所以得分也比较高.
4.3 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内容分析
专业必修课是高等学校中学习某一专业的大学生必须修习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课程,是专业教学计划的中心组成部分[3]1-5. 运动训练专业方向必修课是通过对专业理论和专业技术的学习,掌握体育训练、竞赛的组织与策划以及相关管理工作的能力,满足中小学、体校、企事业单位的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的需要.
表2 专业方向必修课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通过表2可以看到,主体部分内容包括: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训练管理学、体育保健学、羽毛球、乒乓球、网球.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体育统计学、运动生物力学、健美操、体育舞蹈、搏击. 排在前三位中的运动训练学、运动心理学充分体现了运动训练专业的专业特点,既与竞技比赛联系紧密.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训练原则的基本内涵及其依据,明确各种运动训练方法及手段,使学生能应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运动训练及竞赛中各种实际问题,具备从事、指导专项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 而体育科研受到的重视程度较高是因为现代体育的训练已经告别了仅靠经验积累的古代和近代体育,越来越依赖先进的科学研究技术,通过科学研究所提供的训练理论、方法等来指导运动实践. 而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大都具备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处于运动训练的第一线,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果能突破传统观念的影响,掌握先进的体育科研知识,相信他们的研究成果必定具有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4.4 专业方向选修课程组课程内容分析
由于各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差异以及学生个人的主观选择等原因,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都是从事教练员工作,据调查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的学生只有五分之一能够从事教练员工作[4]225-227. 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考虑到就业方向的多元化. 因此,提供了三个方向的课程组供学生选择,而且每个方向都是与运动训练专业息息相关,适应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发展的需要.
4.4.1 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
表3 健身与休闲运动方向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表4 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随着人们余暇时间的增多,必然使休闲生活方式内容越来越丰富,作为休闲首要选择的体育运动,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 运动训练专业应抢抓机遇,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具备指导人们闲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 从表3可以看出,主体部分内容包括:运动伤害的急救与防护、健康评价与运动处方、健身运动的理论与方法、社会体育指导员概论.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体育休闲娱乐导论、民族传统健身理论与方法.
4.4.2 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
随着国内各种规模的健身俱乐部的广泛建立,社会对健身俱乐部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 我们应该从中看到存在的市场,向健身俱乐部输送具备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又有能力的人才. 从表4可以看出,主体部分内容包括: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健身/休闲俱乐部管理、体育产业概论、体育设施与服务标准化管理、体育经济导论.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体育营销与管理案例分析、体育赞助导论、体育公共关系.
4.4.3 体育社会工作方向
为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不断提高大众的身体素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在体育系统中建立一支社会工作队伍对满足民众的健身需要,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动训练专业应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体育社会工作方向的课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 通过表5可以看出其主体部分内容包括:体质测量与评价、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体育社团管理、特殊人群体育与管理.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体育志愿者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概论.
表5 体育社会工作方向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表6 学科类课程组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4.5 非限定性选修课课程内容分析
近年来各高校运动训练专业逐渐改变了过去必修课程偏多,选修课程偏少的状况,非限定选修课是对专业课程的一个有力补充. 非限定选修包括学科类课程和术科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选修,以达到知识、技能的最优化.
4.5.1 学科类课程组
通过对教练员和用人单位的访谈了解到目前运动训练专业的毕业生在专业学科类知识的掌握程度上还不够扎实,而专业课程的学时有限,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进行自我完善. 通过表6可以看出,主体部分内容包括: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优秀运动员身体技能评定、体育多媒体课件制作、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绘图.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体育游戏、体育写作、体育经纪人导论. 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必须具备对青少年运动员身体技能的评定能力和预知青少年运动员的发展潜能,这就要求教练员必须掌握运动员选材和运动员身体技能评定的知识.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应全面了解在基层开展竞赛活动的程序和管理方法,熟练掌握竞赛活动的组织与管理也是一名优秀教练员应具备的能力.
4.5.2 术科类课程内容分析
表7 术科类课程组课程内容重要性赋值均数及其排序
由于必修课数量与内容的局限性,限制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而选修课恰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它既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深化,又丰富了学生的运动技能. 因此在术科类课程上开设尽可能多的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还是很有必要的,学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和个性发展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进行选修,同时学校也可以根据本地区,本校的教育资源和实际情况,开设一些特色选修课程,真正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5]16-17.
通过表7可以看出,主体部分内容包括:简易健身方法、器械健身、瑜伽、太极运动、跆拳道、轮滑. 扩展部分内容包括:街舞、保健气功、门球、台球.
5.1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必须重视就业指导
由于运动训练学生的特殊性,多数学生上大学前都是长期从事专业训练,对职业生涯规划考虑不足,甚至部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对其所学专业的特点及专业的发展趋势还尚不了解. 学校应重视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就业指导,通过就业指导课程使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有步骤、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树立择业、就业观念.
5.2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运动训练专业在突出学生的竞技体育特色和技能特色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其他相关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运动员选材、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优秀运动员身体技能评定等能力.
5.3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必须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原则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以往计划经济的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观,注意社会稀缺人才,按需培养,紧随时代脉搏. 运动训练专业也不例外,这就要求课程内容必须具有前瞻性,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会对社会有较强的适应性,改变以往先考虑培养人才再考虑就业市场的传统模式.
5.4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内容设置必须以坚持模块式课程体系建设为原则
模块课程体系是以某一主题为核心,所设置的课程内容都是紧紧围绕着这一主题,这种课程体系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 在方向选修课程组中应设置多个模块,学生可以根据发展方向进行相应的选择,例如就业去向为健身俱乐部的同学可以选择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课程组进行学习,这样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水平,为将来发展和就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 张 健.对我院运动训练专、 教学改革实践的审度与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1).
[2] 王焕勋.实用教育大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 黄汉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
[4] 袁作生.面向2l世纪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
[5] 王丽娜.对我国体育院系运动训练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 冰 竹]
Optimization Study of Course Content of Sport Training Major of Fujian Province
LIN Dongxu
(FujianJiangxiaUniversity,Fuzhou350108,China)
With data analysis of expert questionnaire as supporting argume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focusing on careers guidance, insisting on development in an all-around way, following closely with social demand and insist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ule, course system are proposed by comprehensively analyzing the course content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of Fujian 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helpful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ation of course content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of Fujian.
Fujian; major of sports training; curriculum
2015-03-02
林东序(1987- ),男,福建屏南人,福建江夏学院助教,主要从事足球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研究。
1671-8127(2015)02-0132-05
G807.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