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分析

2015-05-08 02:12尹晓翔王志学沈松鹤朱鸷翔吴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26期
关键词:导丝黄疸胆道

尹晓翔 王志学 沈松鹤 朱鸷翔 吴涛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分析

尹晓翔 王志学 沈松鹤 朱鸷翔 吴涛

目的 评估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胆道支架置入同时在支架与胆管壁之间置入自制125I粒子条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病例资料。结果 支架通畅时间为(12.1±3.0)个月, 95%CI为10.9~13.3;患者生存期为(13.0±2.8)个月, 95%CI为11.8~14.1。阻塞性黄疸症状逐渐缓解, 总胆红素(TBIL)于直接胆红素(DBIL)与术后2周、1个月均明显下降, 肿瘤指标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显著, 既能解除胆道梗阻又能抑制肿瘤生长。

胆道支架;125I粒子条;恶性阻塞性黄疸;置入;内照射治疗

胆道支架置入是无法行手术切除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支架仅能解除胆道梗阻, 无法抑制肿瘤生成,随着肿瘤生长易于引起支架再狭窄[1,2]。125I粒子置入能够近距离的抑制恶性肿瘤生长。本科于2010年1月~2014年6月应用胆道支架联合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6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7例, 女9例, 年龄52~70岁, 平均年龄62.6岁。肝门区胆管癌16例, 胆囊癌4例, 胰头癌6例。本组患者均有巩膜皮肤黄染和(或)皮肤瘙痒、白陶土便、茶色尿等临床症状。病例均经临床(病史、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或病理证实。经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或胆道造影检查证实胆总管梗阻(中上段15例、中下段11例)。

1.2 方法 完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术前检查。在DSA机上操作(Siemens公司、德国), 常规消毒铺巾, 利用胆管穿刺套管(Cook公司、美国)21G穿刺针经皮穿刺肝内胆管成功后, 引入0.018in导丝至胆总管上段或十二指肠, 再引入套管, 造影了解胆管情况, 换用0.035in导丝配合4F导管试探通过狭窄段, 进入十二指肠, 再次造影确定胆管狭窄情况。根据狭窄情况确定胆管支架型号(8 mm×80 mm 14例、8 mm×60 mm 12例)及125I粒子(上海欣科公司,单颗粒子活度0.8 mCi)条长度, 粒子条制备:将粒子装入4F无菌医用塑料管, 两端用热密封。利用导管交换同时植入两根0.035in加强交换导丝, 先利用一根导丝植入支架, 再利用另一根导丝引入5F指引导管, 将粒子条用导丝推入至预定位置, 后撤指引导管, 使粒子条置于支架与胆管壁之间。再置入8.5F引流管(Cook公司、美国), 2周后造影、拔除引流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 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最长随访18个月。支架通畅时间为(12.1±3.0)个月, 95%CI为10.9~13.3;患者生存期为(13.0±2.8)个月, 95%CI为11.8~14.1。阻塞性黄疸症状逐渐缓解, TBIL与DBIL于术后2周、1个月均明显下降, 肿瘤指标CEA、CA199有不同程度下降, 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6例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对比( x-±s, μmol/L)

3 讨论

恶性阻塞性黄疸多由胆管癌、胰腺癌、胆囊癌、肝癌及肝门淋巴结转移所致胆道梗阻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常见临床症状为皮肤巩膜黄染、皮肤瘙痒、白陶土便、茶色尿等[1]。而且, 这些临床症状出现时引起胆道梗阻的原发病已多属中晚期, 已经失去外科切除的机会或仅能进行姑息性解除胆道梗阻手术治疗来缓解阻塞性黄疸症状, 远期疗效不理想, 尽管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有大大提高, 但其切除率仍为20%左右[1-3]。若胆道梗阻得不到及时解除, 患者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将迅速恶化, 往往危急生命。

经皮肝穿胆汁引流和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具有创伤小、重复性强、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势, 已成为无外科手术切除机会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首选治疗方式。大量文献资料显示:经皮肝穿胆道支架和胆道引流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取得良好近期临床疗效, 尤其是金属胆道支架。因为支架本身对肿瘤没有任何治疗作用, 还可能支架的刺激而加速肿瘤的生长, 随着肿瘤的生长, 肿瘤沿支架网眼生长至支架内引起支架再狭窄。文献报道, 胆道裸支架的通畅时间约4.8~10.0个月[2-4]。为了既解决胆道梗阻又能控制肿瘤生长, 许多学者应用125I粒子置入治疗胆道肿瘤。125I粒子为低计量放射γ射线的放射源, γ射线能使DNA分子链断裂, 其半衰期约为59.6 d,组织间辐射范围短(半径17 mm), 使肿瘤区照射剂量较高, 而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较低, 易于防护, 适于近距离放射治疗[2,4,5]。单颗粒子植入不能达到开通胆管的目的, 也不易于固定, 容易脱落。而将多颗粒子用医用导管封装制成粒子条, 置于支架与胆管壁之间, 有利于粒子的固定及对胆管肿瘤进行近距离内照射治疗。这样, 既能达到解除胆道梗阻又能对抑制胆管肿瘤的生长, 延长支架的通畅时间, 降低肿瘤指标。

综上所述, 胆道支架联合125I粒子条置入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疗效显著, 既能解除胆道梗阻又能抑制肿瘤生长, 安全性、可行性强, 无需长时间带引流管, 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应用。

[1] 于泓, 廖林.胆管癌支架治疗的现状及进展.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 22(5):648-653.

[2] 夏兴阳, 徐克.恶性梗阻性黄疸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2014, 11(5):332-334.

[3] 张凯, 任建庄, 段旭华.双介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发展及现状.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4, 23(4):360-364.

[4] 戴真煜, 姚立正, 李文会, 等.经皮胆道支架联合支架旁125I粒子条植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20(9): 706-708.

[5] 常钢, 游洋, 孟凡喆, 等.恶性梗阻性黄疸治疗探讨:胆道支架置入+碘125粒子腔内照射联合治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 23(3):439-441.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6.065

2015-04-07]

河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32102310365);开封市科技局科研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203107)

475000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介入科

吴涛

猜你喜欢
导丝黄疸胆道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导丝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操作中应用技巧分析
运用Crusade双腔微导管协助开通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