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53例临床观察

2015-05-08 07:30张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35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张磊

腹外疝患者无张力疝修补术53例临床观察

张磊

目的 探讨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疗效。方.106例腹外疝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疝修补术, 治疗组患者则实施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 无张力疝修补术不仅平均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 而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 患者痛苦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腹外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疗效

疝是由于人体腹腔内器官或组织经腹壁非正常缺损或薄弱部位而突出于体表外的疾病[1]。腹外疝是临床上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腹部外科疾病, 其中以腹股沟疝发生率最高, 占90%以上, 较常见的还有切口疝、脐疝、白线疝等, 多见于老年男性。腹内压增高是腹外疝的主要诱因, 老年人多因便秘、前列腺增生使腹内压升高而引发腹外疝。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排尿困难、膀胱结石、尿道狭窄、脱肛、便秘、呕吐等[2]。目前, 临床上常用传统疝修补术, 属于张力性修补,其手术复杂、时间长且复发率高。随着现代医学材料的发展,应用现代化人工生物材料的无张力疝修补术越来越成熟, 因其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关注。本院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外疝患者, 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6例腹外疝患者, 患者均符合腹外疝诊断标准, 均无手术禁忌证。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53例。对照组中, 男43例, 女10例, 年龄53~76岁, 平均年龄(63.8±9.1)岁;腹股沟斜疝30例, 腹股沟直疝15例, 股疝5例, 切口疝3例;病程2个月~9年, 平均病程 (5.6±2.4) 年。治疗组男40例, 女13例, 年龄54~77岁, 平均年龄(63.7±9.9)岁;腹股沟斜疝32例, 腹股沟直疝13例, 股疝6例, 切口疝2例;病程3个月~11年, 平均病程 (5.9±3.1)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腹外疝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材料 修补材料采用北京天助畅运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材料平面补片。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 找到腹外斜肌键膜及腹股沟管浅环, 将其切开, 寻找并游离疝囊, 切断疝囊颈部后, 将其与周围组织分离, 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 对腹股沟管壁进行修补和加强,对腹膜进行缝合, 将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腱缝合, 并固定于腹股沟韧带处, 最后将皮下组织、皮肤依次缝合。

1.3.2 治疗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患者取仰卧位, 按传统疝修补术方法切开患者皮肤, 切开腹外斜肌键膜, 寻找疝囊并在高位将其游离, 若疝囊较小, 则将其内翻塞回腹腔, 若疝囊较大, 则横断疝囊, 近端缝扎, 使大疝囊变成小疝囊塞回腹腔。提起精索, 将网状补片(补片大小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做适当修整, 以满足覆盖范围的要求, 补片要展平, 不能有皱折和卷曲)平铺于精索后面, 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补片四周与腹内斜肌、腹横肌腱弓、腹股沟韧带固定。最后依次将腹外斜肌腱膜、皮下组织及皮肤缝合。

1.3.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3~5 d。若患者实施二次手术, 术后用沙袋在切口部分持续加压6 h。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并发症复发率等临床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表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组别例数平均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术后离床活动时间(d)并发症发生率(%)对照组4558.6±12.19.0±1.84.3±1.137.9治疗组4540.9±11.24.6±1.41.5±0.917.8 P<0.05<0.05<0.05<0.05

3 讨论

腹外疝的发生与患者病灶部位的腹壁强度的降低和腹内压的升高具有密切关联, 尤其是腹壁强度的降低是疝气发生的基础, 腹内压的升高则是主要的诱发因素[3]。腹外疝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男性发病率远高于女性。腹外疝主要有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脐疝、白线疝和造口旁疝等。传统的疝修补术操作方法复杂, 手术时间长, 创伤大, 而无张力疝修补术以腹股沟解剖为基础, 用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平面网片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克服了传统手术对正常解剖的干扰[4,5]。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无张力疝修补术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易为患者所接受, 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1] 龚波.对比观察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医药前言.2011.1(5):548-549.

[2] 黄奋鸫, 彭胜.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的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1.9(4):118-119.

[3] 禤宗辉.无张力修补术和传统手术治疗腹外疝的疗效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C):105.

[4] 马颂章, 郑民华.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腹部外科.2004.17(1):63.

[5] 刘仁贵, 李卫欣.无张力疝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局解手术学杂志.2007.16(6):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5.057

2015-08-24]

265200 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中心医院普外科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