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作品中的“公文误用”现象

2015-05-07 02:48王舒雅
文教资料 2015年3期
关键词:奏折文种古装剧

王舒雅

(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公文作为政治的载体,是公务文牍、公务文书的简称,意为政务活动中产生的文书或处理联系公务时的文书。公文在影视作品中,尤其古代题材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常被用做重要道具和线索。然而不少影视剧作品对公文都有误用现象。

一、对公文概念的认知不清

近年来电视剧的准备工作都很充分,投资与拍摄水准颇高,有些因其精良的品质、唯美的画面甚至能与电影媲美。这些作品中对“公文”概念的认知大多是正确的。无论是现代题材剧还是古典题材剧都将公文视做公务行为中产生和运转的文书。偶有出现对公文概念误读的现象,如某卫视自制偶像剧中有一幕校医院的医生让学生帮忙送文件去教务处,台词说道:“请你帮助我到教务处送一份公文。”结果打开文件一看是医生署名撰写的名为 《关于青少年体质素能的培养》的科研论文,这并不是校医务室和教务处两个科室之间的业务往来文书,也就不是公文。这里将“文件”与“公文”概念混淆,完全可以将此处的“公文”说法改成“文件”,便妥当了不少。

二、对公文文种、载体、形制的误用

电视剧具有多频道不同时段反复播放的特点,受众群体十分广泛,从青少年到中老年都可能成为追剧迷。近年来荧屏上的古装剧、后宫剧、“穿越”剧层出不穷,这类电视剧因其神秘的历史背景、跌宕起伏的故事、逼真的场面、华丽的服饰、精美的饰物多能成为观众心目中的“宠儿”,收视率一路长虹,引起话题无数。古装剧无论是正宫还是后宫戏多少都能让观众了解历史故事,因此保持对史实的真实还原十分必要。但对公文的误用现象在古装剧中频繁出现,且未能受到影视创作者的重视。对公文的误用大抵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第一,公文文种混用。文种用错是最为常见的现象,其中以误用“奏折”这一文种尤多。古装剧中编剧将臣子上行文笼统地视做“奏折”,只要是臣子上书皇帝,就称之为“奏折”。例如:电视剧《穆桂英挂帅》第三十三集开篇,由张铁林扮演的皇上拿起一份公文(上面大大地写着“奏折”二字)说道:“这是佘太君代杨延昭写的奏折呀,说他得了重病。”穆桂英、佘太君、杨延昭都是北宋时期的人,而宋代公文中并没有奏折这一文种。宋代臣子向皇帝奏事所用文种分类很细致,有“奏札”(政事堂奏事所用,知州以上官员述职,上奏军事事务所用文种)、“奏状”(凡是无权使用札子的官员就用奏状向皇帝奏事)、“榜子”(非行政系统人员向皇帝奏事所用文种),另有“上书”(向皇帝提出建议主张的文种)、“表”(谢恩、辞免、庆贺所用文种),等等①。电视剧《大明宫词》第二集,剧中的李治(拿起一本公文开始做出阅读状)说道:“朕还有许多政务要处理,这些大臣也真是的。什么鸡零狗碎的事都要让我拿主意,好像他们自己没有脑子似的。这么多奏折让我怎么看得过来?”其实唐代并没有“奏折”这一公文文种。唐代人上书多用奏、疏、表、状,奏与疏用得尤多。剧中“奏折”其实换做“奏”反而更妥帖。唐代其他常用上行文还有分条列举上言于皇帝的文种“状”,朝廷有疑事,责令重臣讨论产生的公文“奏议”,等等②。

那么影视剧中常见的“奏折”又出自何处呢?奏折,又称奏帖、折奏,具体用法是清代中后期高级官员向皇帝陈奏公私事务时常用的上行文,这一文种是清代独有的公文文种。唐、宋、元、明等朝代写“奏折”给皇帝,或皇帝批阅奏折都是严重与历史不符合的误用公文现象。最近热播的电视剧《甄嬛传》在台词设计、遣词造句方面比较考究。剧中陈建斌扮演的雍正皇帝虽被后宫繁琐事务缠身不得清净,却不曾荒废国事。多句台词中出现:“朕还要去批奏折。”剧中如安陵容等嫔妃都曾对皇帝说:“您这些天日日都在养心殿批折子,当心身子啊。”这几处对“奏折”的用法都较为妥帖。奏折确为清中后期所用的重要公文文种,雍正帝在位时大力推广奏折制度,在增加自己阅读量的同时,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雍正帝并不像荧屏上那些“穿越剧”或“后宫剧”中描写得那般潇洒风流,他曾被这样形容“天下政务,五分巨细,办事自朝至夕,刻无停息”,是一位勤政的君主,经常批阅奏折才是戏里戏外雍正帝的正经事儿。另外一个常被误用的公文文种是“圣旨”,常见的景象便是太监宣读“圣旨到”。影视剧对古代公文的认知不清,笼统地认为皇帝下行公文统称“诏”或“圣旨”。其实皇帝下行文按不同的用途又分诏、谕、旨、制、诰、敕、檄,等等。如果圣旨作为泛称,意为皇帝的意见则是可以的。作为一种文种存在只在元代有这个情况。元代将皇帝的命令称做“圣旨”。明清时候圣旨已不作为君命文种使用。

第二,公文载体的误用。作为管理政务的工具,古代的公文伴随着文字出现而产生。从最原始的甲骨文、钟鼎文到先秦刻在竹简上的简牍文书,都是不同时期的公文载体。东晋开始有了纸张,公文才开始用纸书写,与皇帝有关的诏、章、表、奏、敕等用黄纸,其他一般公文用白纸书写。公文用纸一直沿用至唐宋元明,并且有了进一步的用纸规定。清代公文制作更有严格规定,除了纸质公文,更有卷轴丝织物为载体的公文。“诰敕”就是由丝织物制作而成的,呈卷轴形式,按官员的不同品级,刺以不同图案的绣纹。影视剧中使用公文时常忽略细节,对公文载体不加分辨混用。以电视剧《汉武大帝》为例:剧中皇帝诏书写在黄底镶红边的丝绸织物上,这一幕就是对公文载体的误解和误用。秦汉用竹简和木片作为公文文书的主要载体,按不同的书写内容所用竹片木片长短大小也不同。据史料记载那时公文写在竹简上,“分量十足”的公文给传递者和阅读者都带来了相当的难度,简牍文书成了那一时代的文化印记。

第三,公文程式形制的误写。不同朝代的古代公文其程式用语、句法结构都有不同特征,各朝各代公文格式标准不一。用历史标准要求影视剧作显然过于严苛,但明显能让观众捕捉到“穿帮”镜头的情况应该尽量避免,如能在剧中使用公文这一道具时更为细致妥当必能给剧作增色。近日有细心网友发现在古装剧《山河恋》中大玉儿拿出努尔哈赤的遗诏时出现的“穿帮”镜头。第一个镜头大玉儿接过努尔哈赤手中的遗诏保管,诏书由满文撰写。第二个镜头努尔哈赤去世后,大玉儿拿出的遗诏上面突然变成简体汉字。努尔哈赤留下的遗诏,用满文撰写是合情理的,但只用简化汉字书写是完全不可能的。虽然这是剧务在处理道具方面的粗心使之,但反映出创作者对清代公文认知方面的失误。清代皇帝诏旨正确形制应由满文和汉文合璧书写,汉文的行款从右至左,满文则从左至右,合于中幅而书日期盖印。另一常见公文误用现象是历史剧常将皇帝的下行文笼统视做 “诏书”,因此在诸多剧目中都出现了宣旨太监大声宣读公文的画面,公文的开头语大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如央视版《射雕英雄传》就有宣旨太监宣读封官公文:“奉天承运,大金国皇帝诏曰”;影视剧《三国》中多次在宣读皇帝诏旨开篇就提及“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近日多家卫视播放的《楚汉传奇》中,剧中李斯的扮演者撰写祖龙遗诏也提笔就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等等。东汉、魏晋三国等朝代都不应该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公文用语。

“奉天承运”其实最早出自明太祖朱元璋。据明代万历年间的天文学家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篇》记载:“太祖初定大朝会正殿曰奉天殿,门名亦如之”、“按太祖‘奉天’二字,实千古独见,万世不可易。以故《祖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遇亲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③朱元璋为了向世人宣布其君权由天授,规定诰、敕等下行文,必须以“奉天承运皇帝”为文头。可见影视剧作中“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犯了两个错误,一是句读之误,而是文种之误。“奉天承运皇帝”为一整体,在断句时“诏曰”不应与“皇帝”划分为一句。另外据《万历野获篇》的相关记载并不是在诏书这一文种的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几字,而是在诰、敕下行臣子时使用。在明代“诰”是皇帝给官员授官封赠所用文种,“敕”是颁给出任某重要职务的廷臣的委任书,注明职责范围或指导方略所用。清代政权发源地盛京也有“奉天府”之称,所以清代公文也沿用。但是明代以前的历史剧如出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就与历史不符了。

公文作为影视剧中的道具或线索在整部影视作品中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环节,因此误读和误用公文的现象常被影视剧创作者忽视。影视剧本台词的创作实属不易,创作者既要塑造个性人物、编写精彩故事,又要整合历史或现实社会背景,糅合环境与道具。要考虑导演、摄像、演员、舞美、服装、灯光、道具整合等多种因素,既要做到“求真求实”,又要力图“尽善尽美”,更要具有实际操作性。影视剧不同于纪录片或考古,更多的是一种艺术加工,因此不应拿过于严苛的史学标准束缚和影响创作者的灵感与发挥。然而细节决定诚意,不少观众尤其青少年正是通过影视剧这一平台了解历史、发现历史,挖掘诸多未知真相从而更好地产生兴趣,学习体味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影视剧尤其是历史剧、古装剧承载着对传统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任务。影视剧创作者如果能在遣词造句和道具使用等细节方面多加关注与斟酌,精益求精,尽可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避免频频穿帮的现象,则能使剧作质量和口碑得以提升,进而使我国影视剧行业更上新台阶。

注释:

①②丁晓昌,冒志祥.中国公文发展史.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190-192,130-131.

③[清]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卷二:31.

猜你喜欢
奏折文种古装剧
Costume dramas gain more popularity overseas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中国古装剧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
庭院吉气自何方 一份紫禁城庭院门位相度奏折的图解
近代以来我国公文文种流变考述
一日轻装范蠡舟
从错用文种谈规范公文写作
找找古装剧的“茬”
“奏折是最靠不住的东西”
《田中奏折》并非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