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乐朗诵《一如当初》创作解析

2015-05-06 07:59:28蒋小平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侍卫重音稿件

秦 帅,蒋小平



配乐朗诵《一如当初》创作解析

秦 帅,蒋小平

从朗诵稿件《一如当初》的前期创作和后期呈现的角度分析了朗诵稿件《一如当初》的艺术化处理手法,表现为创作前期对稿件整体的把握和体会以及创作后期的舞台呈现形式对朗诵稿件《一如当初》的重要性。以稿件《一如当初》的片段为例,对朗诵稿件需要的情绪、技巧、语言、默契等进行了简要的研究和分析。

朗诵;语言塑造;舞台呈现;语言;配合

一、朗诵节目《一如当初》的文本分析

(一)朗诵材料的选择

戏剧是情节性的表演,在一般情况下必然“一次过”不可重复,而朗诵在这一点上与戏剧极为相似,也是一种“一次性”的艺术[1]。鉴于朗诵的“一次性”特征,这就要求朗诵者选取一篇好的朗诵稿件,能够在一次性的演出中将整篇稿件的精髓表达出来,带给观众视听上的震撼和感动。

1.结合自身现实情况。自身的声音条件如果不适合去完成一些对声音条件要求很高的朗诵作品,比如《诗人之死》、《商鞅》、《乌骓别霸王》等,需要大量的情绪做铺垫,需要声音要么沧桑,要么浑厚的作品,这都如果所不具备的话,就要充分考虑自身情况,选择一篇比较抒情的朗诵作品进行朗诵。

2.结合自己爱好及演出需要。在所有的演出中,朗诵都是一个出彩的节目,之前提到的一些朗诵作品都是非常出彩的,但是因为声音条件不适合去朗诵,因此必须选择一个既出彩又比较适合的朗诵作品来准备。在众多朗诵作品里选择了很长时间,终于选择了这一篇《一如当初》。

(二)把握选中稿件的内在意义

拿到一篇稿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给稿件划分层次,概括主题,联系背景,明确目的,找出重点,确定基调[2]1-5。然后在这些准备工作都做足的基础上,就需要深入的去理解稿件的内在意义,搞清楚稿件表达的情感,在稿件《一如当初》的准备过程中,主要从故事的情感和人物的情感中去理解。

1.体会稿件的故事所表达的情感。在处理《一如当初》的时候,弄清楚了其中的生字生词之后,再去细细理解作品,此篇朗诵作品,讲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一个在宫内的大内侍卫和一个宫女,在和平岁月的天子脚下,两人之间的爱意越来越浓,可是突然动乱降临,自己的国家被灭,美丽的宫女被新的皇上看中,变成了妃子,而他依旧是宫内的大内侍卫,他们不能在一起了, 哪怕是见上一面都很难,时间无情,最后,为了永远跟宫女在一起,原来的侍卫已经变成了太监,哪怕是这样,他们依旧守护着自己心中的那份爱。对于故事当中表达的情感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男女双方爱情,其次是一场动乱的紧张之情,最后是两人以这样的方式在一起的惋惜之情。把握了这三个阶段的感情变化,就能给稿件增加很多亮点。

2.体会稿件的人物所表达的情感。在《一如当初》中的男性角色,也就是朗诵开始时的连侍卫。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个人物发生了很意外的转变,由连侍卫变成了连公公,必须深刻的感受了连侍卫心中的波澜起伏,由一个侍卫变成了太监,他为的仅仅是为了永远在宫女如初身边,在那场动乱之中,义无反顾的为如初挡下了一剑,在历经种种磨难之后,那份爱她的心一如当初,在朗诵时需要体会和感受到连侍卫心中的无奈与悲凉,但其中掺杂着些许欣慰,不管怎么样,两人真的可以永远在一起了,一切都一如当初。那么在这样一个对人物的分析之下,能够明显看出,这个人物之前与之后是有很大差别的,性格是发生突转的。再看全文,发现王朝改朝换代,天子爱上如初这一个激递性事件造成了男性角色的突转。在处理的时候就很简单明了了,开篇着重强调男主人公对于女主人公的爱慕之情,然后强调王朝改朝换代这一个激递性事件,最后强调男主人公心中浓浓的悲伤。

3.体会情节,做到情景再现。感受到作品的故事和人物所表达的情感之后,就要试着用自己的艺术处理将作品表达出来,在表达时要尽可能的将自己置身于稿件所描绘的环境之中,脑海里要不断出现一些稿件中的情节,这也就是所谓的情景再现。情景再现,是一种想象联想活动,不过它不是任意驰骋的,它要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更要符合稿件的需要,要服务于视听的需要[3]33-35。在朗诵《一如当初》时,有必要想到,如果自己真的是连侍卫,自己敢不敢为了永远和那个宫女在一起做出这么大的牺牲?答案不敢确定,这更让人想到当时环境的恶劣,连侍卫选择用这种方式与宫女如初在一起有多么的艰难,需要多么大的勇气。想到这些,在朗诵的时候就会越加感叹,将人物的内心刻画的更加深刻。

二、《一如当初》的语言塑造

(一)虚与实的结合

在朗诵中,虚声与实声的结合是一种比较难的手法,这与主持人在播音或者主持节目时运用的一些方法比较相似,但是在朗诵中,是对这种手法的艺术化处理,就拿《一如当初》中“和平→岁月↑,如一朝→花事↑,暖暖→而无限↑,繁花织锦→,姿颜→各异↑,盛世→王朝里↑,天子脚下↓。”①这么一段话来说,这段话是整个稿件的开头,表现的是和平盛世的景象,在处理这句话时,就需要实虚结合,“和平”是虚声,“岁月”是实声,“暖暖”是实声,“无限”是虚声,实虚结合表现出的不仅仅是整段文字的抑扬顿挫,更表现出了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二)情、声、气的结合

在稿件中,将情声气完全结合在一块才能表现出来稿件的感情,意味。

1.情、声、气之间的关系。情是内涵,是依托。声是形式,是载体。气是基础,是动力。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情是主导,思想情感的运动指导着气息的运动,并组织发生器官协调运动,才发出表情达意的声音来。气随情动,声随情出,气生于情而融于声。这就是情、气、声之间的关系了[3]。在《一如当初》中,几乎所有的语句都是情声气结合,有着浓烈的抒情意味。

2.情与声的结合。在处理朗诵作品时,最重要的肯定是心中的情,只有深刻的了解了稿件的深层次含义,也就是稿件中的情,才能更好的将稿件朗诵出来。但是往往会忽略一点,就是声音是朗诵中表现情的唯一手段,也就是说,在朗诵的过程中,必须将声音与感情完全结合,感情收的地方,相应的声音也要收,感情放的地方,自然声音也要放。在《一如当初》中“如初→,纵使岁月如风→时光递嫱↑,纵使历经重重波折磨难↑,纵使时光将一切都埋葬↑,可我的心→!一如当初↑!一如我初见你的午后→,那满池盛开的白莲→,你刹那回眸时刻澄澈笑颜↓,一如那突然感觉晕眩的阳光↑,和我突然飘落的↑泪滴↓。”②这一段话,前面部分是对如初表达自己的心,从情上来说是坚定的,疯狂的想表露自己的内心的。因此从声音上也要声嘶力竭一些,将那种对如初的感情一如当初之意完全表达。而后面的部分则是突然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中,从情上来说是突然被温柔的回忆所包裹,突然想到两人的相遇到最后的爱恋,因此声音上也要相对平静感性一些才能将此时之情完全表达。

3.声与气的结合。在朗诵中,声与气的结合是为情的发出做铺垫。气息决定了声音的动听与否。更准确的说,气息决定了声音的力度与感觉。在《一如当初》中,开篇表达一幅和谐的盛世之景,这个时候气息要平和,“和平岁月,如一朝花事”这一句,要用平和的气息带出相对稳定,力度较为平和的声音,才能将盛世之感表达。而之后“他终于伤愈,但是如初已经不再是他这样一个小小的大内侍卫可以晋见,深深宫苑如花嫔眷,一场动乱原来造就的也只是天子睨向如初的那一眼。这个权倾天下的男子,只是颔首间,便已轻轻将她折下。”“天子终于震怒,三千柔顺女子婉转承欢,谁容得一个她!不识好歹!”这一段的处理,气息运动要加剧,带动声音的力度感增强,气口明显,表达出对时过境迁的感叹和在天子的权威之下,两人对爱情的无奈愤慨之情。

(三)《一如当初》的停连

1.生理停顿。从生理上说,一口气说完一个话题不行,一口气播完一个稿件也是不可能的,中间要换气,要调节声音,要休息声带、唇舌,没有停顿不成[2]151-153。在朗诵作品《一如当初》中,原文“如初,纵使岁月如风时光递嫱,纵使历经重重波折磨难,纵使时光将一切都埋葬,我的心始终一如当初”③,在处理这句话时,当从“如初”读到“纵使时光将一切都埋葬”④时,气已经用完,不得已需要生理停顿,但是之后接的“我的心始终一如当初”在停顿之后读出来效果并不理想,这句话没有重点,因此将整段改为“如初,纵使岁月如风时光递嫱,纵使历经重重波折磨难,纵使时光将一切都埋葬,可我的心,一如当初。”⑤这样的话,在停顿之后,一个开口音“可”能将整个情绪延续,掩盖了生理停顿造成的朗诵作品不连贯之感。

2.语法停顿。语法停顿,主要在反映一句话的语法关系,也就是说在遇到标点符号的时候,得考虑是否要停顿,停多久等问题。在《一如当初》中“ 他始终记得两年前初见她的那个午后,白莲池边,她的月白常服和她刹那的笑颜。”⑥这句话,完全遵循语法停顿,两个逗号各停顿一次,完全可以将意境表达出来。

3.强调停顿。根据故事情节,在情节的高潮点,可以选择强调停顿,这种停顿可以让观众的情绪在情节的高潮点完全被调动起来。突出高潮点的戏剧性。在《一如当初》中,这样的停顿效果会比较明显,在处理“他只希望可以看着他想念他在每一个辗转瞬间呼吸咀嚼她的名字,任他深宫内院勾心斗角欲望牵扯里出尘独立,娉婷自芳华。”⑦这句话时,笔者细心揣摩,将此句话的意思完全理清,最终是这样的朗诵效果“他只希望/可以看着他/想念他/在每一个辗转瞬间/呼吸/咀嚼她的名字,任他深宫内/院勾心斗角/欲望牵扯里/出尘独立,娉婷/自/芳/华。”⑧加入了这些强调停顿,整句话的意境就出来了。

(四)把握住稿件中的重音

一篇稿件,是由许多表达独立意思蕴含一定情感的语句组成,语句中的词或词组并不处于完全并列、同等重要的地位,其中,有的重要,有的次要,我们着重强调的词或词组就是重音[2]151-153。

1.语法重音。在不表示什么特殊的思想和感情的情况下,根据语法结构的特点,而把句子某些部分重读的,叫语法重音。在《一如当初》中,语法非常多,比如开篇“和平岁月,如一朝花事,暖暖而无限。”⑨在这句话中,需要强调的就是:“和平”表现出故事的前期背景是在一个安逸祥和环境下,“花事”表现出在这个安逸的环境下有着如花般的故事,点名开篇的主旨,“无限”表达出整个开篇的一个虚无画面,赋予开篇完整的诗意。

2.逻辑重音。逻辑重音就是着重强调具有代表性的词语,在《一如当初》稿件中,比较突出的强调重音就是几个“如初“的处理,要根据当时的环境给予不同的重读。如第一个“如初”是两人初遇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是字的力度上加强一些即可,而当羽箭射来,连侍卫奋不顾身去救如初,被羽箭射中之时的“如初”则是撕心裂肺,所有要说而没来得及说的话,所有要表达而没机会继续表达的情感全部都浓缩在“如初”这两个字中。

(五)把握稿件的调值

调值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音语调,在朗诵中,重音的体现说到底是对字词的处理,语调的色彩和变化是建立在字词色彩变化基础上的综合产物,停连、节奏等表达手段也多是建立在字词的艺术加工基础之上,可以说没有对字词的具体处理便不可能有全篇作品的整体艺术效果[4]。而调值就是对字词的具体处理。

1.声调。声调就是前高后低,语势上升。在《一如当初》中,“瞬间↑嘈杂满院↓,群涌的侍卫↑,尖叫逃窜的宫女↓,狂乱的眼神↑,疼痛的呻吟↓,刀光剑影里↑四溅的血滴↓。”就是用声调,表现出皇宫被攻破时的紧张情绪。“纵使岁月如风↑,时光递嫱↑,纵使历经重重波折磨难↑,纵使时光将一切都埋葬↑,可我的心→,一如当初↑”也同样是声调,层层递进,表达出男主人公对这份爱深深的依恋。

3.平调。平调就是语势平稳舒缓。在稿件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平调,在这里不一一列举。

4.曲调。一般用来表示反讽的语气,把整个句子变得时上时下,曲曲折折。在《一如当初》中,“三→千↑柔→顺↓女↑子→,宛↑转↑承→欢→,谁↑容↑得→一↑个↓她↑,不→识↑好↓歹↑!”这句话在处理时,就是一种曲调手法,表达出天子的权威以及对如初的不利环境。

三、《一如当初》的舞台呈现

(一)与搭档的配合

(二)与音乐的配合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文学作品有戏剧性,音乐也有,文学作品有抒情的因素,音乐同样具备,音乐与文学都与人们的心灵直接相通[5],因此,找一个好的音乐与稿件配合才能让稿件的情感最大限度的得到释放。在跟搭档的配合完成后,就要考虑跟搭档一起共同找寻合适的音乐来为这篇朗诵作品添砖加瓦了,朗诵要配乐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是找寻合适的音乐也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1.好音乐对朗诵起的作用。音乐讲究韵律,朗诵也是如此,因此找到一个与朗诵的韵律能够配合的音乐对好的朗诵作品的提升自然大有帮助。音乐中的起承转合对朗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音乐中的意境能更好的帮助朗诵提高意境,渲染朗诵的气氛,能让观众更好的融入到朗诵作品中去。在给朗诵作品配乐的过程中,首先要弄清楚朗诵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的情感,其实要搞清楚朗诵作品的节奏,第三要明白朗诵作品与音乐的律动是否一样,只有做到了这几点,才能找到相对合适的音乐,才能使音乐发挥最大的作用。由此看来,找到一个合适的音乐去配《一如当初》并不容易。

2.《一如当初》的配乐。在找《一如当初》的配乐时,非常的困难,首先要听大量的音乐,因为《一如当初》这个朗诵作品节奏并不统一,每一段都有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思想感情。《一如当初》第一部分,主要讲述了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侍卫与一个宫女的相遇以及他们之间纯纯的爱,在这一部分中,选取一个以竹笛为主调的音乐《高山流水》来衬托整个段落的故事背景、他与她之间如山涧清泉般的爱。再例如《一如当初》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皇宫突发变故,节奏一直是紧张的,因此选取的音乐也是很紧张的,选取了动漫作品《火影忍者》中主人公变身九尾妖狐的音乐,充满着压迫感。第三部分动乱平息,自然选用较为凝重悲伤的音乐以衬托出战后一片萧条的景象。最后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寄托希望,音乐自然也就随着高昂一些,充满着希望的色彩。

(三)与服化道效的配合

找到了好的音乐,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与服装,化妆,道具和效果的配合,一个好的主持人需要具备明确自己在什么环境下需要什么样的服装和化妆以及道具的能力,这是主持人素质的体现。在《一如当初》的最后配合中,服装选用浅灰色西装,以配合搭档的白色连衣裙,也表现出男性角色是一个很正派的,很有原则的形象,化妆上基本是淡妆。

一个好的主持人不仅要做到普通话要字正腔圆,还要具备很多的高等素质,比如,舞台感,美感等等。而朗诵正是为了训练主持人们的各种高等素质,在朗诵中主持人得到的不仅仅是一些对于朗诵作品的处理以及普通话的发声,更得到了那种只属于主持人的强大气场。配乐朗诵《一如当初》是一个很好的朗诵作品,无论从他的创作背景还是故事的逻辑性,情感性,都是朗诵稿中的经典之作,能够将这部作品完美的呈现在舞台上着实不是一件易事。

[注 释]

[1] 程功恩.表演导演基础[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01:9 5-99.

[2] 付程,鲁景超,陈小欧,等.实用播音教程第二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3] 付程,吴弘毅,等.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412-420.

[4] 王璐,吴洁茹.新编播音员主持人语音发声手册[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5-35.

[5] 王次炤,周海宏,邢维凯.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95-100.

责任编辑:刘海涛

秦 帅,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通信作者:蒋小平,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国戏剧与女性文化(合肥230601) 。

2014-07-18

C93

A

1673-1794(2015)01-0069-04

猜你喜欢
侍卫重音稿件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皇帝传送的纸条
故事会(2021年17期)2021-09-03 21:08:05
重音在“文学作品朗读”中的运用
艺术家(2020年5期)2020-12-07 07:49:32
航母的“带刀侍卫”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0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人不努力,皇帝也帮不上
维吾尔语词重音的形式判断
语言与翻译(2015年4期)2015-07-18 11:07:45
皇帝也帮不上的人
意林(2015年10期)2015-05-14 14:23:45
本刊欢迎下列稿件
浅谈语句重音的把握
大众文艺(2015年5期)2015-01-27 11:1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