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
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43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晓慧
目的对血栓通注射液在脑血栓形成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予以血栓通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0.7%)明显比对照组(83.7%)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血栓形成疾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 疗效明显, 值得在临床上推行。
血栓通注射液;脑血栓形成;低分子右旋糖酐
在临床上, 脑血栓形成是一种较为多见的脑梗死疾病,其典型症状表现为口眼歪斜、上下肢麻木无力、言语含糊不清[1]。一旦患有脑血栓形成, 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命健康等带来极大的威胁, 因而, 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治疗,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鉴于此, 作者对本院收治的43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患者均经MRI、CT检查, 诊断为脑血栓形成。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男25例, 女18例;年龄57~77岁, 平均年龄(61.5±5.2)岁;其中23例合并糖尿病, 14例合并高血压, 11例合并高血脂。对照组男24例, 女19例;年龄59~75岁,平均年龄(60.8±5.1)岁;其中21例合并糖尿病, 16例合并高血压, 13例合并高血脂。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 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其予以相应的基础治疗, 即脑细胞保护剂、脱水以及抗自由基等, 且在排除禁忌证之后, 对患者服用100 mg的阿司匹林, 并在250 ml的0.9%生理盐水中添加80 mg奥扎格雷钠粉针, 静脉滴注, 1次/d[2]。在此基础上, 各组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
1.2.1 对照组 对该组患者予以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具体为:对患者予以250~500 ml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 mg的胞二磷胆碱, 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治疗1个疗程,即2周。
1.2.2 观察组 对该组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具体为:对患者予以20 ml的血栓通注射液、500~1000 mg的胞二磷胆碱以及250 ml生理盐水, 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治疗1个疗程, 即2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3]经治疗后, 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均消退, 语言清晰, 肢体肌力为4~5级, 病残程度为0级, 为治愈;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得到明显改善,语言相对较为清晰, 瘫痪肢体肌力提升至2级, 部分生活可自理, 病残程度为1~3级, 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至≤21分, 为显效;若患者的瘫痪肢体有所改善, 肌力提升1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8~20分, 为好转;若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临床体征并未得到改善, 且神经功能评分降低程度低于8分,为无效。有效率=(治愈+显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情况分析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0.7%(39/43), 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3.7%(36/43), 组间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析 经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41±6.44)分, 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8.03±7.45)分, 组间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血流变学指标情况分析 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均比治疗前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原、血液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变学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相比,aP<0.05;与对照组相比,bP<0.05
组别例数时间高切(mPa·s)低切(mPa·s)红细胞压积(L/L)纤维蛋白原(g/L)观察组43治疗前5.88±1.157.33±1.120.48±0.075.33±0.71治疗后 5.22±1.18ab 5.18±0.97ab0.47±0.04 3.83±0.42ab对照组43治疗前5.92±1.387.02±1.070.47±0.075.12±0.64治疗后5.83±1.175.37±1.230.44±0.064.48±0.57
2.4 治疗前后CT检查情况分析 治疗前, 经CT检查发现病变部位, 有22例额顶叶, 45例基底节内囊区, 10例丘脑, 6例脑干, 3例放射冠区, 其中, 观察组中11例额顶叶, 21例基底节内囊区, 4例丘脑, 4例脑干, 3例放射冠区;对照组中11例额顶叶, 24例基底节内囊区, 6例丘脑, 2例脑干。经治疗后, 观察组中有11例治愈, 对照组6例治愈, 经CT检查发现, 有部分患者的病灶已消失。
脑血栓形成疾病的发病原因较为复杂, 其可能是因为患者脂质代谢障碍、血小板粘附、血管内皮损伤、脑血管狭窄闭塞等, 导致患者脑局部供血区血流降低或中断, 继而出现的一系列病理变化, 最终致使患者因各种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大小便失禁、偏瘫以及感觉障碍等)而入院治疗[4]。对于该疾病的治疗, 临床上通常采取多保护机制、多渠道的综合药物治疗。因此, 在对其治疗时, 需将其血栓予以清除,帮助脑部恢复供血, 这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所在。
血栓通注射液的成分主要包含为三七总皂苷、氯化钠,该药物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减少血液粘稠度, 继而最终达到改善血液循环的目标[5]。现代药理研究发现, 三七提取液能直接应用于人体血管壁, 继而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同时, 还具备对抗脑垂体后叶素的功效, 以此来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优化其微循环, 提升血流量, 控制血脂胆固醇的水平。除此之外, 血栓通注射液具备双向调节血糖的功能, 所以,在临床上能够将该药物应用于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的防治上。
血栓通注射液在对脑血栓形成进行治疗时, 其可降低组织的缺氧症状, 提高组织血流量, 加速细胞的再生和修复;控制栓塞的范围, 确保脑神经不受损伤;此外, 其还可确保细胞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继而进一步强化清除细胞内源性氧自由基, 最终实现疾病的治疗。
在本次研究中, 采取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治疗的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缺损功能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在临床上对脑血栓形成患者予以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 治疗效果明显, 值得大力推行。
[1] 方穗雄.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51例临床观察.现代医院, 2011, 11(8):54-55.
[2] 王葆华.血栓通注射液辅助治疗脑血栓形成临床疗效观察分析.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11):151.
[3] 蒋荣峰, 李丽娟.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40例疗效观察.西部医学, 2012, 24(6):1095-1096, 1099.
[4] 刘国海.血栓通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7例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22):90-91.
[5] 赵艳莉.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栓形成成效观察.心理医生(下半月版), 2012(8):111-112.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ect by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43 cerebral thrombosis cases
ZHANG Xiao-hui.Rizhao City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Rizhao 276800, 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thrombosis.Methods A total of 86 patients with cerebral thrombosis as observation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random number table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low molecular dextran for treatment.Clinical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much higher effective rate (90.7%)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3.7%),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nerve function defect score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Xueshuantong injection for cerebral thrombosis provides precisely curative effect, and this metho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Xueshuantong injection; Cerebral thrombosis; Low molecular dextran
10.14163/j.cnki.11-5547/r.2015.31.004
2015-04-29]
276800 日照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