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实验中学 吴爱贞
2015年3月16日,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对初一年段的50名学生(男女生各25人)做了一份不记名的问卷调查,试卷如下:
(1)当你称呼外籍教师 James Green时,怎么称呼他?
A.老师 B.Mr.Green或 James
C.Green老师
(2)当你向外国朋友问候时,会说:
A.去哪呀? B.吃了吗? C.你好!
(3)当你与外国朋友道别时,会说:
A.再见 B.请留步 C.请走好
(4)当外国朋友赞扬你时,你如何应答:
A.不,不,没什么 B.哪里,哪里 C.谢谢
(5)当你与外国朋友交谈时,会问对方的 ?
A.年龄 B.收入
C.避免问年龄、收入
答题情况如下:
题号/人 1 2 3 4 5数/选项A 8 13 21 17 19 B 26 9 13 29 21 C 16 28 16 4 10正确率 23% 56% 42% 8% 20%
以上调查显示学生对日常交际文化差异了解甚少,文化差异意识较差。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往往注重语言形式,注意讲解课文,做练习、改错,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中的运用,忽略了讲话是否适宜这一重要方面,对文化差异往往很少加以注意。学生在运用语言时,常常以“中文思维+英文形式”来套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在与外国朋友交流时,会出现很多误会,使对方尴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福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某一次英语沙龙活动中,我们在与一位外籍教师交流时,一位学生当面就问他一个月拿多少薪水。他感到十分尴尬,只好反问道:“How much money would you let me make?”可见,文化方面“错误”的理解很容易造成外国人和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处在新世纪的今天,我们将与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进行交流、合作。加强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渗透,学好英语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其他国家,学习其他国家的精华文化,同时向外传播中国的古老文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本文重点阐述初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渗透英语国家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渗透英语国家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提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互相联系,相辅相成,英语课程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基础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学生层面上讲,接触和了解英语文化有益于学生对英语这种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听,说,读,写各方面技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从教师层面上讲,教学中涉及的英语文化知识多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主动性。同时,讲授英语文化知识也是仁爱版英语《Project English》要求完成的教学任务之一。因此,在英语学科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英语文化知识,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更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异同有初略的了解和学习。在日常教学中铺垫所有涉及到外国文化及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如果教师从初中起始阶段开始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将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科的学习兴趣,并养成较好的文化学习习惯,能更好地辅助于英语的学习。
教师在向学生渗透文化意识的时候,要注重日积月累,这是长期的过程,滴水方能穿石。最好能做到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能一点一滴地将英语文化知识与课本的时效性相结合。留意点滴、细微的地方,处处引导学生注意中英文化的差异。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我们的思维方式不同。英美人比较直截了当,而我们比较内敛。比如:有一次,我在和外教登山时,我拿着一瓶矿泉水问他是否需要,他谢绝了。刚开始,我以为他客气,委婉拒绝。于是,我又问了一次。这时,他微笑着说:“You can ask me in an American way.”顿时,我恍然大悟。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3 Topic 3涉及到Kangkang邀请外国朋友到家做客,我就给学生穿插讲了这个故事。在Unit 4 Topic 2学习有关打电话的表达法时,我穿插讲解用英语打电话时要注意的基本礼节。如:拨错电话时,不要反问人家:“What number is this?”,而是要问你拨的号码对不对,“Is this 22982298?”,如果对方告诉你拨错了,赶快说:“I’m sorry.”,然后把电话轻轻挂上。在Unit 4 Topic 3学习时间表达法的同时,更要强调美国人的时间观念,与他们打交道时要守时。仁爱英语七下Unit 8 Topic 3重点介绍中、西方节日,在教学过程中我适当补充感恩节、复活节、圣诞节的文化背景,观看相关英美国家的人们庆祝这些节日的视频,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避免凭空想象。八下Unit 7Topic 2课文比较简单地介绍餐桌礼仪。在课余,我先让学生观看简单的就餐视频,然后作进一步的补充。如:位次问题、刀叉的使用、餐桌上的注意事项、西餐点菜及上菜顺序、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从学外语来看,和讲这种语言的本族人接触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意义上,这种接触是别的方式所无法取代的。仅只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课是不够的,还应在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接触,往往能学到在课堂上学不到许多的东西。有一次我们到外籍教师Jason的房间里,看到随意乱搭、偷工减料的电话线时,Jason笑着解释说:“Everything is just Jerry built.”确实 Jerry-built比起roughly-built更地道、更生动。在与外籍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错误得到进步,通过学习得到交流。
任何一门外语的学习都要涉及到文化学习。英语学习也必然离不开对英语国家文化的学习与理解。为了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场合使用恰当、得体、真实、地道的英语,教师从多个方面进行了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初中阶段,更是加强了输出和渗透。但是,一方面,中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之中,他们思想活跃,善于接受新事物,但又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恰当的价值观,避免学生盲目崇洋媚外、不辨好坏地加以学习和模仿。另一方面,时代在进步和发展,英语文化也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更新,教师也要及时更新自己对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了解,避免老眼光看新问题而传授给学生一些过时的文化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英]冯安伟(Anwei Feng),Mike Byram,Mike Fleming.在教育与培训中提高跨文化能力[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