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沟通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2015-05-05 12:57潘强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状

潘强

摘 要:政治沟通是政治系统良性运作的关键所在,在新型城镇化构建的新时期,政治沟通是关系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好与坏的重要一环。而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沟通现状加以分析就成为重中之重,关系到我国新型城镇化能否健康合理的发展。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治沟通;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F29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9-0180-02

一、政治沟通的相关概念

所谓政治沟通,是指政府与社会成员通过基于公共性和相互理解的对话协商,达成对公共事务的一种行动性共识,以促进公共价值和公共利益的实现。因此,政治沟通不仅是一种劝服性的政治传播活动和政治系统的输入、输出,它还是社会成员与政府之间围绕公共事务展开的政治对话和协商政治沟通的主体由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组成。在现代政治实践中,政治沟通的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政党、政治家以及政治性社会组织和团体。其中,政府是政治沟通的主导力量,它影响着所有政治沟通活动的内容、信息流向和传播范围。同时,由于现代政治是一种政党政治,政党的政治沟通角色和作用可以与政府相媲美。在我国,党和政府是最核心的政治沟通主体,党政系统成为最大的政治沟通网络,政治信息是政治沟通的基本内容,是政治社会中反映一定阶级或阶层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活动的倾向、情报、消息、资料的总和。它既包括政府政党进行政治统治而推行的观念形态的信息、制度形态的信息和具体政治行为的信息,也包括社会成员、政治性社会组织或团体在诸如政治决策、政治协商等活动中产生、传递的信息。政治沟通的通道一般是指沟通的机构、制度、程序与媒体,它们构成一种错综复杂的沟通网络。任何沟通通道在容纳信息流量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这种限度叫做通道能力。通道能力有质和量两方面的标准,其质的标准是指信息的真实性,其量的标准是指通道的负荷能力。信息的真实性取决于噪音干扰、信息的损失量和扭曲度等因素。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沟通现状

新形势下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治沟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新发展,政府的社会治理观念开始由管制向服务转变,同时也加大了政务的公开性。企业的市场招标与强化社会责任制度逐渐开始建立。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利益诉求和法制观念不断强化。但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政治沟通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1.政府在政治沟通中的自觉沟通意识淡薄。政府是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政治沟通信息传播者,也是各项政策的决策者。但一些政府官员认为政府的决策都是正确的,农民的文化认知水平太低,不愿意与其沟通交流。政府在我国城镇化的政治沟通过程中是具有权威性和主导型的机构,有些官员不顾市民的利益诉求,强制实行和推进一些政策,自觉沟通的意识淡薄。

2.企业资本运营的趋利性与社会责任缺失。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尚未完全树立,不能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进入城镇化以来,我国各项建设突飞猛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取得巨大进步,但是以往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率的历史导致了大量社会问题的发生。企业资本运营的趋利性,为了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企业缺少劳动权益维护、环境保护、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投入,甚至损害劳动者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企业普遍缺乏诚信,恶意违约、破产逃债、虚假信息披露等屡见不鲜,更有甚者,有些企业一味追求高额利润,置法律于不顾,不愿投资于环境保护方面,甚至严重地破坏和污染环境。这反映出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3.农民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与参与权的缺失。所谓“利益诉求”,是指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体表达利益愿望、维护利益权利、反抗利益受到侵害的行为,以调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征用问题、子女教育问题等,都涉及到农民自身的切身利益上。因此,现阶段农民利益诉求出现多样性特征。但是,参与权的不足,直接导致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知情权、话语权受到侵犯。这是导致农民利益无法争取的直接原因。实际情况是,许多农民自身利益被侵犯却根本不知道。在一些地方的区域开发过程中,政府和一些利益团体以农民的代言人角色出面,最后实际上成了直接伤害农民利益和与民争利的另一方代表。由于上述三权的不足,农民对自己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严重缺乏安全感。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治沟通原因分析

基于以上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政治沟通现状以及出现的问题,我们了解到政治沟通出现这种现状和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沟通渠道、政治沟通主体间信任、理解以及三大主体间能否达成共识息息相关。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

1.政治沟通的对话与理解渠道不畅。现阶段我国政治沟通渠道十分广泛,已经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政党、社会精英、大众传媒等在内的一个网状结构。虽然现阶段政治沟通渠道日趋多样化,但其他渠道的信息还必须通过执政党的信息渠道进行传递才能起作用,其他渠道的自主性、独立性还不强,很多时候只是执政党沟通渠道的补充,甚至依附于执政党而存在。很显然,这种沟通渠道不畅的困境使政治系统无法消化来自内部和外界的信息输入,尤其让政治系统承受着巨大压力,这不利于执政党进行社会整合,化解利益矛盾和疏导利益冲突。

2.政治沟通的互信、理解机制缺失。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政府、企业、农民之间的相互对话、相互理解,只有三大主体间相互协作、相互监督,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才能顺利进行。在城镇化过程中,中央政府下达任务给地方政府,但目前有许多地方政府为了完成绩效任务,很少与农民、企业沟通,只顾自己决策,没有一个回流的沟通机制,导致现阶段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性事件、泄愤性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主要还是主体间缺乏沟通,政府为了取得政治绩效,企业为了经济利润绩效,往往两者会相互联合来欺骗、隐瞒农民这一弱势群体,从而使得新型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困难。endprint

3.政治沟通的政治、经济共识困境。社会共识,也称社会合意,即社会成员对社会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看法。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下去,需要该社会成员对社会有一种“共识”,即对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正确与错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事物等等要有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判断和行动才会有共通的基础,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三大主体间要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相互作用。而在现阶段我国政府还正处于支配性向沟通型转变,但主要现在还是支配型政府。因此,政府在和企业、农民沟通中,就会缺乏协调性、对话性、理解性。沟通性的政治整合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国家权力支配型政治整合。其基本特征是强调整合的多元性、双向性、协商性和具体性,旨在通过平等政治主体以自由言说的方式不断形成的包容性共识,协调行动并以此增进认同,最终达至政治共同体内在的和有机的理解与一致。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取得十足的发展和进步,但在这些经济利益面前,各利益主体都站在各自的利益一边。三大主体在城镇化的中,各自有自己的利益诉求,但是,新型城镇化最主要是人的一种城镇化,是要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摆在第一位,满足农民合理的利益诉求、利益表达,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地做好新型城镇化的整个过程。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西方政治分析新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2] 唐亮.多伊奇的政治沟通理论[J].政治学研究,1985,(2).

[3] 戴建国,龙立军.中国国内政治沟通理论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65.

[4] [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邓正来,泽.北京:中国政法人学出版社,1992:547-548.

[5] 张光辉.政治沟通机制:一种构建和谐社会的必备设施[J].求实,2006,(6).

[6] 张光辉.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政治沟通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06.

[7] 俞可平.论当代中国政治沟通的基本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J].政治学研究,1988,(3):11-16.

[8] 谢岳.当代中国政治沟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7-187.

[责任编辑 陈凤雪]endprint

猜你喜欢
新型城镇化现状
国内各大城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比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