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政治材料型主观题解题方法

2015-05-05 06:58黄垠昌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2014年1期
关键词:主观题工业化例题

黄垠昌

一、政治材料型主观题的题型特点

从政治主观题的材料设置上看,一般采用情景材料、引文材料、图表材料或图表与情景材料交差运用等方式设题。设置材料是为考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所以,选取的材料一般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实用性特征。从特点上看,材料题取材简明、灵活,设问切入点小,考查的知识点也比较集中,一般要求从一个角度回答,有利于考查考生对某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从设问方式上看,材料型主观题一般有开放性设问和限制性设问两大类。开放性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设问要求的范围,从不同的角度回答问题,提倡创造性思维,不要求答案的唯一性;限制性设问要求考生根据设问规定的原理来分析概括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或问题,答案必须符合设问中的“限制性”要求。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就是对材料型主观题的高度概括。

二、典型例题

例.(2013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第37题)(节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制造业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欧美一些主要的工业化国家经历了一个“去工业化”的过程,劳动力从第一、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制造业向新兴工业化国家转移,制造业占本国GDP的比重和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持续降低。与此同时,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抓住机遇,利用自身优势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已略高于美国。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

但近几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制造业“离歌”纷纷响起:成都和郑州取代深圳和东莞,成为富士康、联想等电子产品加工业巨头的生产主基地;知名运动品牌耐克、阿迪达斯关闭在中国的直属工厂;美国制造业巨头通用电器宣布将外包到中国的工作岗位迁回美国本土。据统计,近年来有数十家世界500强外资企业关闭在中国的工厂。

离开中国的企业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低端制造业,向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家转移;另一种是高端制造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重振本国制造业、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背景下,纷纷回流本土。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纷纷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互联网优势整合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力发展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保在世界制造业价值链上的高端位置和全球控制者的地位。

“中国制造”——这个见证了中国崛起、足以让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字眼,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

参考答案: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②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要求坚持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三、政治材料型主观题的解答

1.审题

(1)审材料。

在审读文字材料时,我们可以采用分层法、主干法、倒读法等。审材料时是要注意两点:①抓“题眼”,划分材料层次。②概括每一层次的中心意思。如在审读图表题时,我们要注意审读图表标题,明确答题方向;审图表内容,注意纵横比较;审图表附注,领会题意。

如在阅读上述例题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这则材料分为三个层次:①欧美一些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②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持肯定态度,在保留的基础上发展,实施了升级改造。③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2)审设问。

题目的设问为我们指明了答题的方向,指出了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将设问弄清楚,就会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审设问。审设问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分析设问所要求运用原理或观点的知识范围。在审设问时,首先要弄清设问类型,判断出是开放性试题还是限制性试题。如果是限制性试题,还要具体分析设问的知识范围,并将其进行模块定位,然后再进一步确定是某一模块中的哪一部分的哪些原理。

通过仔细审上述例题的设问可知,该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第二,弄清设问要求我们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要求考生明确设问的主旨,即明确考查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中的哪一个。“是什么”就是要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作出判断性说明。“为什么”包括原因和影响两个方面。原因,即材料中反映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即谈重要性和危害性。“怎么办”即措施。如果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正确的,应回答“怎样坚持和发展”;如果材料所提供的观点是错误的,则应回答“解决问题的办法”。

审上述例题可知,该题要求结合材料并运用唯物辩证法中有关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欧美国家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走的是怎样的发展道路,属于“怎么办”的范畴。

2.合理想象,确定答题所需的理论知识

(1)联系教材知识。

在明确题意、概括材料中心意思、审清设问的基础上,思考试题材料与教材中哪些知识有内在的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原理。联系教材知识的依据是:由设问内容联系教材的方向性知识;由材料的中心意思与教材知识的对接关系,确定教材中的具体内容。上述例题就要求考生联系哲学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回答。

(2)联系时事政治知识。

高考政治试题在考查政治学科知识的同时,还会直接考查考生对党和政府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经常关注时事政治,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领会其精神实质,做到学以致用。当然,答题语言不能是对时事材料的罗列和堆砌,而应是根据题目设问的要求归纳出来的、反映时事政治实质的语言。

例如,对上述例题的解答,就要根据材料的大意与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提炼出材料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的道理,建立对应关系。

①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欧美国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发展,调整工业化发展战略。

②辩证否定观要求坚持自主创新→它们对传统制造业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实施升级改造。

③事物在曲折中前进上升→它们大力扶持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换代。

3.解答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解答材料型主观题的过程其实就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的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的体现过程。这就要求考生将所学知识与试题材料、教材知识建立正确的联系,准确运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主要方法是联系法,即构建设问、材料与教材原理、观点的对应关系并进行分析,即基本原理+具体分析(哲学常识类试题的解题方法为:基本原理+方法论+具体分析)。

材料型主观题的解答主要有归纳法与演绎法两种。归纳法是由个别(特殊)到一般(普遍)的分析方法。演绎法是由一般(普遍)到个别(特殊)的分析方法,即运用教材知识,结合材料论证具体问题的方法。如对上述例题的解答,运用归纳法加以整理即可形成答案。

呈现试题答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运用政治术语,答题要严谨、规范、准确、精炼。尤其是政治概念、原理要严格按照教材的内容叙述,避免随意性。②要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详略得当。近几年高考中材料型主观题大多综合考查多个知识点。在这种情况下,既要灵活地根据材料层次结合原理分析,也要注意根据原理层次结合材料分析,不可用一种模式去套用所有试题,不能是对原理的堆砌或脱离原理的空谈。③要保持卷面整洁,做到书写工整,给阅卷老师留下好的印象。endprint

猜你喜欢
主观题工业化例题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由一道课本例题变出的中考题
一道课本例题的变式拓展
例说复习课中例题的选编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
为实现祖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青年工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