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纳分析我国学校体育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2015-05-05 23:36张新宇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学校体育特征发展

张新宇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3-000-02

摘 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成就,更重要的是经验和教训。纵观50多年来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为什么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位置呢?其实大家都在用“教育人的思维方式”来看待学校体育,伍绍祖同志强调“要跳出体育看体育”,许多学者注重体育的形式研究,并未形成实质性的研究成果。为此,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成就、经验和教训很有必要,可为21世纪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1]。

关键词 学校体育 发展 特征 学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的成就、经验和教训一直伴随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阶段。

一、奠基规范阶段(1949-1978年)

这是苏联教育模式初步建立我国社会主义体育时期以及文化大革命时期。这段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共有三个特征

(一)学校体育发展的长期性

在长达百年的初级阶段里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学校体育的发展投资是收到整个社会教育发展投资的制约,然而教育的发展投资又受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制约,因此教育以及学校体育规模的发展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增加的。

在奠基规范阶段由于人口众多、生产力落后,可用的教育经费是非常有限的,因此造车了师资力量匮乏,学校体育经费短缺,体育设施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期望短时期内国家对于学校体育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只能尽可能的保障学生正常开展体育教学及体育活动。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

由于各个不同地区、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以及学校体育工作者人为重视程度不同,造车目前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状况不平衡。

1.城乡发展不平衡

农村中小学校发展明显弱于城市。

2.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在全国沿海地区学校体育发展明显优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学校发展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3.学校类型发展不平衡性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明显好于中学,中学明显好于小学。

4.校际间发展不平衡性

同一地区同类学校之间也存在普遍差距。

(三)学校体育的多样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而且发展极不平衡,特别是在这个时期内,产业结构、技术巍、地区经济结构十分复杂,参差不齐。因此对教育的需求也是纷繁复杂的,这种社会特征必救引起教育结构的多样化[2]。

伴随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体育社会化的程度将逐渐达到很高的水平,利益交换原则会广泛进人体育领域;随着我国多种途径、多种结构形式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些都必将为学校体育发展提供许多新的途径、更多的机会。传统的学校体育模式必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被突破[3]。

二、改革与探索阶段(1979-1996)

(一)学校体育改革性

由于生产力的进步,社会时代的发展,整个国家施行对外开放政策,学校体育也开始了解放思想大力改革,一方面引进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的思想、观念、方法和内容,使学校体育能跟上全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另一方面把传统的学校体育精神遗产与现代先进的体育相融合,加快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最后还要加强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学校体育改革的科学研究。

(二)竞技化体育加强性

1985年李鹏同志曾为《学校体育》杂志题词:“为使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学校也应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体育人[3]。”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学校体育竞技化趋势逐渐加强,有了更多的学生去积极的参加各种竞技比赛和竞技训练活动,竞技体育所特有的文化价值越来越收到人们的重视。

(三)强调以人为本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历史使命。科学的学校体育管理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保障之一。“学校體育管理是在遵循学校教育规律和运动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时间的作用,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学校体育工作过程及其内外部各种因素与环境条件,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检查等一系列综合活动”。 教师和学生是学校体育管理的人为因素,因此,要把学校体育真正带入人性化管理系统中来,就应该从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角度进行考虑[4]。

三、改革与创新阶段(1997-至今)

(一)学校体育内容选择科学化

学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是传统的学校体育教材的编写大多是依据竞技体育的技术技能及训练来安排教材内容,因此就会有一些老师缺乏对教材内容的科学化筛选,而是用训练运动员的方法来给学生上体育课,这样必然会大大阻碍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主动,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是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状况,产生了厌学和畏惧考试等情绪。因此学校体育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成为了时代的呼声。

随着当今社会不断的发展,一些高校已经开设了体育选修课,我们从“健康第一”的目标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筛选体育教学内容,从而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同时使其更科学化。

当今社会信息科学高度发展,广泛渗透。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还应充分考虑选择那些不同形式的内容载体,应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为体育教学服务,利用声(音乐)、像(图文并茂)、语言等信息载体,综合刺激和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本体感觉等感觉器参与教学活动,开拓学生思维的广度与深度,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效果[5]。

(二)学校体育目的终身化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指导及教育。它是依据人体发展变化的规律、身体锻炼的作用以及现代社会的发展不断对人提出的要求伴随着终身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终身体育属于终身教育的一部分[5]。

学校体育对终身体育起到了最基础最重要的作用,从提高学生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出发,增进学生体育健康,现代学校开始朝着终身化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打破过去那些“封闭状态”,主动与社会体育连在一起,同时与社会体育相辅相成,为学生走向社会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已有不少普通高校把终身体育写进了体育目标,在学校体育改革实践中反映了终身体育思想。到1997年,“掌握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写进了《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把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明确地写进了体育教学目的,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校体育界对体育教学目的研究的共识,也反映了学校体育观念的重大转变[6]。

四、结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确立了“以人为本、实现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倡导体育终身化思想,使青少年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由被动转为主动,切实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魏国旗,文兰佃.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发展阶段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3:70-72.

[2] 包昌明.试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体育的基本特征及发展变革[J].成都体院学报.1989(1):29-33.

[3] 王一濤.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学校体育特征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88.8(25):1-5.

[4] 杨玉功.浅析学校体育管理中的“以人为本”原则[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5(29):98-99.

[5] 徐宏伟,孙有智,钱伟良.试论学校体育的现代化特征[J].湖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3(23):61-63.

[6] 陈琦.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05-111.

猜你喜欢
学校体育特征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抓住特征巧观察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探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入学校体育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如何上好一节乡镇体育课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