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曾宪波 严 芳
让生命自然舒展
——保康县生本教育改革之生本活动侧记
● 本刊记者 曾宪波 严 芳
上午十时,悦耳的下课铃声在保康县实验小学上空响起,全校学生像训练有素的军人一样,从教室里鱼贯而出,整队步入操场,然后一字排开,开始他们每天的必修课——阳光大课间活动。在保康,全县每一所中小学校的大课间都被演绎得五彩缤纷、各具特色,韵律操、集体舞、花样跳绳、竹竿舞、腰鼓表演等,一到大课间时间,整个校园立马变成欢乐的海洋,每一个生命都在这里自然地律动和舒展。
在保康县教育局局长孙代文看来,教育首先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进而在此基础上充分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所以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循生命成长的规律,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在校园里自由地呼吸、生长、发展,让学校成为学生依恋的地方。2011年,保康县将生本教育改革从课堂延伸到课间、课后,紧紧围绕活动做文章,释放和挖掘学生的生命潜能,促使学生的全面个性化发展。
五年前,孙代文在调研中发现:每年体育中考,虽然学生都作了充分“准备”,可仍然有学生体力不支甚至当场晕倒。所以,每逢体育中考,教育局“如临大敌”,应急预案就要制订好几套。
“教育绝不仅仅为了分数,而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局局长办公会上,孙代文直言不讳,只抓升学必考科目,有意无意地忽视体音美教学,显然是对“生本教育”理念的扭曲和误读。
2011年8月,孙代文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体艺课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应有之义。
随后,教育局专门下发文件,强力规范办学行为,要求中小学校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不打折,开齐开足所有课程。与此同时,认真落实阳光大课间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享受阳光,强身健体,放松身心。
教育局明确要求,落实生本活动要以《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指南,组织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以“大家跳、大家唱”活动为依托,创新“大课间”活动模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艺活动,推广校园集体舞、广播操等活动项目,并定期在全县开展体艺特色展演活动。
“我们倡导的生本活动并不是什么创新,而是尊重学生生命成长规律,让教育教学活动回归本原,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保康县教育局领导班子的想法简单而朴素,就是要把“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落实到学校的课程体系和学生校园生活之中。
教育局多次召开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校长会议,掀起生本活动“头脑风暴”,要求校长做生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和建构者。“体音美师资力量不足怎么办?”孙代文态度鲜明,各乡镇和县直学校将体音美师资缺编情况据实上报,教育局将此纳入新机制教师招录计划,逐步配齐体音美师资;筹措专项资金,加大对全县体艺师资培训力度,以满足生本活动课程开发和生本活动课程实施的需求。
面对生本活动的蓬勃开展,部分家长不禁担忧,“孩子成绩下滑怎么办,上不了好学校谁负责呀?”为此,全县通过召开家长会、现场推进会、媒体宣传、校园开放周等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了解生本活动的实施情况,不仅打消了家长的疑虑,而且把家长发展为生本教育改革的“同盟军”。
教育局向社会公布《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近三年中小学体质监测数据,同时加强制度建设和督查力度,依托生本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确保开展生本活动的时间。
教育局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艺术工作的通知》《关于打造特色大课间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对学校体育艺术工作和活动提出要求,并明确规定大课间活动的时间和每周开展课外活动的次数,落实生本活动的计划、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效果等。
保康县教育局副局长李大兵欣喜地告诉记者,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中小学校开齐开足体音美课程,落实以大课间为主要形式的阳光体育运动,因地制宜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学校成为广大学生愉悦身心、健康成长的乐园。
2014年,在保康县第十三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上,保持了多年的6个项目的全县记录被一次刷新。一年一度的全县艺术节,众多乡村学校的孩子纷纷走上舞台,展露他们的青春活力和多才多艺。
如何让生本活动持续推进,让学生自觉参与活动?这显然是生本活动在开展过程中的又一难题。比如,以课间操为例,年复一年地做广播操,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倦怠感,活动的效果必然会打折扣。
对此,生本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总设计师孙代文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教育局要关注的是方向和推进策略问题,重在抓好生本活动的顶层设计,要给中小学校留下足够的自主创新的空间,让各学校各班级因地制宜、大胆创新,让师生成为生本活动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实施者。活动要渗透游戏精神,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按照教育局的顶层设计,在开展生本活动的过程中,全县中小学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周全辉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定期通过不同的形式,集中展示各学校生本活动特色成果。”
保康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实验小学校长郭敦培与师生一道,收集具有浓郁荆楚文化气息的根雕、皮影、巫音、锣鼓、木器、刺绣等民间艺术图片;组织专班跑档案馆、文化馆,上史志办,查阅资料,走访民间艺人,编写了第一本校本教材《荆山楚源》。教材分“荆楚文化”和“乡土文化”两大块,让师生“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传承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抚夷属夏”的开放精神,“深固难徙”的坚贞精神。
此外,实验小学开发出“晨读、午写、大课间、大活动”四项特色校本课程。早晨上课前,全校开展10分钟以读校本教材为主要内容的读书活动;下午上课前,全校开展10分钟以“书写汉字”为主要内容的练字活动;把每天30分钟大课间当作一节重要的活动课程来上,所有班级举班牌、列队、呼号入场,做广播体操、表演校园集体舞、跳“大绳”,展现师生快乐阳光的精神面貌;每个年级每周利用半天时间,全校集中开展舞蹈、器乐、绘画等特色兴趣小组活动。这些课程都被纳入学校整体课程计划,配备专任教师,并加强常规教学管理,让生本活动课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验小学举办了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美育节等“五节”活动,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释放、展现、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其中,该校排演的节目《种庄稼》,参加了全省第十届黄鹤美育节优秀节目现场展演活动。
城关镇小学的“三韵阳光大课间”则开创了该校体艺工作的新局面。有韵律跳绳,全体学生和着音乐的节拍,或快或慢,有节奏地舞动绳子,把体育与艺术巧妙结合;有古诗词韵律操,音乐教师和学生一起创编了40首古诗词,把经典诵读和舞蹈的律动完美结合;还有山风鼓韵《中国龙》,把传统的大鼓演奏与现代舞蹈结合,整齐的鼓点敲出了儿童的阳光和朝气。
“生本活动,就是要在课程体验和梦想引导下,通过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基于校长叶发源的理解,城关镇小学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各类体育艺术活动特点进行科学分类,比如,在器乐演奏上,低年级以口风琴为主,高年级以葫芦丝、鼓号、大鼓为主;在美工技能方面,各班成立绘画和手工兴趣小组。一人可自主申报两项活动课程,促使学生个性发展。这样每名学生毕业时即可掌握两门器乐演奏技能,具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基本知识和技能。
过渡湾小学采用“小苹果”这首颇受小学生喜爱的音乐,通过创编舞蹈动作,既不生搬硬套,又较好保留了原曲的风格,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生本活动的热情。
考虑到天气因素对开展生本活动的不利影响,龙坪镇中心学校、寺坪镇小学开发出生本活动课程——“手语操”,县一中、熊绎中学开展野外踏青和远足活动,歇马镇中心学校开发出腰鼓,寺坪镇小学创编了一套武术操,后坪镇中心学校开发出竹竿舞,马桥镇小学创编出童心舞等等。
周全辉说,一年一度的全县生本活动展示,犹如走进一个大型的活动课程超市,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据初步统计,近年来,全县中小学生有100余人次在市级以上体艺竞赛中获奖。
评价是一个指挥棒,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孙代文相信,建立生本活动评价体系,不仅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更要有宽容平等的胸怀。教师不仅要用“肉眼”,还要用“心眼”,不仅要关注今天的成绩,更要关注明天的发展。所以,用好评价这把尺子,首先得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扬长避短;其次坚持多元评价,能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接纳学生,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能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老师,还包括学生,这样才能发挥评价的引导激励功能,对学生起到激励和自省的作用。
2011年,保康县教育局着手完善生本活动评价机制,把体音美课程的开设、教师教学常规的落实、特长生的培养、特色学校的创建纳入教育教学评价范畴。学校将开展课外活动、特长培养、参与社会活动等工作的质和量,纳入体音美教师工作绩效的考核范围。
李大兵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完善评价制度,来引导、激励中小学校和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生本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教育局把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培养等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身心发展水平方面,重点加强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兴趣特长培养发展方面,重点通过好奇心、求知欲、兴趣特长、潜能发展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在教育局的引导督促下,各学校在积极开展生本活动、搭建生本活动舞台时,努力完善评价体系。实验小学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从学生活动的20多个方面对其日常表现进行评价,构建阳光评价体系,开展阳光少年评选活动。城关镇小学建立《成长记录册》,通过自评和互评帮助学生逐步明晰自己的个性发展方向。寺坪镇小学倡导学生自我管理、自主评价,成功实现了自我教育和发展的目标。
2014年11月,寺坪镇中心学校少年宫活动经验被湖北电视台《垄上行》栏目报道,其中活动的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辅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生本活动评价细则,让学生以推荐活动项目、参与检查、评价等形式参与生本活动。教师发现学生的亮点及时加以引导,用多元化的机制对学生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通过精心设计活动流程,科学安排活动密度,高度关注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过程和氛围中接受锻炼、发展个性。
2015年10月,保康县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运动会在保康一中拉开帷幕。城关镇小学、实验小学、熊绎中学、县一中、县中职学校等5个代表队分别进行了传统大鼓、腰鼓、足球操、武术操集体展演。来自全县中小学校的26支代表队共计344名运动员参加了74个项目的激烈角逐。其中,足球(绕杆射门、颠球)首次纳入运动会比赛项目。
“有的孩子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有的可能是小草小花,不过没关系,只要小草长得茂盛,小花开得灿烂,每天都在努力地生长、向上,同样是精彩的,美丽的。”马桥镇小学校长杨兴芳坚持开展月评价,动态放大儿童的“闪光点”。评价分为三个层次:“榜样”就颁发“金太阳”奖章,表示“成就自己、影响他人”;“优秀”就颁发“蓝月亮”奖章,表示“追求卓越,超越自己”;“进步了”,就颁发“亮星星”奖章,表示“激励自己,成就自我”。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朵小花,有的娇艳,有的淡雅,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个性潜质。孙代文认为,“教育,就是要促使校园里的每一个生命个体自然舒展,进而焕发最和谐最美的生命成长状态。”
(责任编辑 严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