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蓉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和医学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实际需求和价值观念也随之变化,因此,必须提高护理质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1]。妇科作为临床医学四大主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器官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及防治,妊娠、分娩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同时其科室也是迎接新生命到来的重要场所,产妇对该科室护理质量的要求也相应增加。护理质量是护理管理的核心,依据患者实际获得护理效果对护理质量进行定期、定量评价,可有效反馈、发现临床实践中的偏差和失误并进行改进,有利于持续、高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能力和素质,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2-5]。对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产科的护理质量,本院通过给予产科产妇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效,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3月本院产科接诊的产妇1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评价组和传统组各76例。评价组:年龄24~36岁,平均(27.46±2.58)岁;孕周37~41周,平均(38.49±1.12)周。传统组:年龄23~35岁,平均(26.81±2.24)岁;孕周37~40周,平均(38.22±1.11)周。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组给予传统护理管理模式干预,如监测产妇身体状况、指导产妇生活饮食、言语安慰产妇不良情绪等,评价组产妇给予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 成立质量评价小组 由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为组长,其他护理人员为组员。组长作为指导和核心骨干,负责理论的宣传、教育、监督等工作,并对护理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组员作为实践途径,负责提高自身护理知识、技能等,同时主要负责日常产科工作的实施。
1.2.2 护理质量评价表制定 由所有小组成员共同查阅护理质量评价相关文献、知识等(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国际护理学杂志标准等),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和产妇投诉资料,制定护理质量评价表相关实施工作、评估标准、奖罚制度等具体内容,同时针对实际反馈情况作出相应的改进[6-7]。
1.2.3 护理质量评价实施 将护理质量评价表置于护士站显眼位置,便于护理人员查看,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前须回忆或查看工作所需内容,务求将有效的护理服务实施到位,同时积极主动完成护理工作,增强与产妇之间的互动。组长们定期对护士工作进行现场抽查,监察护士工作情况,查阅护理文书、病历等资料是否无误,依据表中制度给予相应的考核和奖惩,并依据实际情况改进护理质量评价表和培训内容等。
1.2.4 护理质量评价反馈 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在发现问题后,应当记录并汇报组织,专家团和科室护理人员需共同进行探讨,作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解决问题,同时组织护士开展学习,提高综合护理能力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所有产妇产程、护患沟通时间、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分泌结束后开始计时)、会阴切口感染情况、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及产妇满意度(产妇分娩3 d后给予自制产科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表进行调查)[8-9]。满意程度评价标准:产科工作满意程度调查表主要包括技术操作、知识宣教、言行举止、工作态度等方面,总分为100分,<70分为不满意,70~85分为满意,>85分为非常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非常满意例数)/总例数×100%[1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产程、护患沟通、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比较 评价组产妇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护患沟通时间长于传统组,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护患沟通、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比较
2.2 两组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比较 评价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新生儿红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传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新生儿红臀发生情况比较 例(%)
2.3 两组产妇满意程度比较 评价组产妇满意率明显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5.70,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妇满意程度比较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院管理模式的变革,医院在护理质量上面临创新性、有效性的管理要求,这促使医院可持续发展和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11]。护理质量是指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其护理方法、态度及护理效果等客观表现,与患者的身心健康存在直接的关联[12]。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产科产妇疾病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严重时可危及母婴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产科重点关注的问题[13-14]。护理质量评价模式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通过评估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并督促其进行相应的技能提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15]。
研究发现,在管理模式干预过程中,护理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制定相关质量评价标准,可有效、充分利用评价结果对护理人员和护理工作进行问题总结,有助于发现护理人员或管理环节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并针对性及时提出相应的纠正措施和改进方案,以推进护理工作的进行。同时,对于护理人员技术及操作技能低下,通过多途径培训,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水平,有利于促使护理质量管理更加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进行。本研究结果显示,给予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的产妇产程观察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干预的产妇,前者护患沟通时间明显长于后者,母乳喂养早吸吮开始时间明显短于后者;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的产妇会阴切口感染率及新生儿红臀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模式干预的产妇;表明护理质量评价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对产妇的护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母婴护理需求,间接改善了母婴结局,有利于提高母婴的健康水平。此外,本研究发现,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干预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模式干预的产妇,表明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模式可有效引导护理人员重视产妇利益和需求,使护理工作更为贴近产妇的实际身心需求,有效营造了良好的护患氛围,提高了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护理质量评价可有效提高产科护理质量和产妇满意程度,有助于改善母婴结局和满足母婴健康需求,使产妇获得更为安全、规范、满意的优质服务,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1]隋伟玉,魏丽丽,孙黎惠,等.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69-1472.
[2]马文,梁敏.心脏外科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3):191.
[3]刘书华,王红梅,王传凤,等.中医护理环节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学报,2014,21(6):18-20.
[4]郭佳华,赵洁,杨衬,等.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3):143-144.
[5]过敏芳.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及评价[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23(7):271.
[6]李小倩,叶金梅.妇产科护理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1):94-96.
[7]兰秀秀,黄小红,李巧平.层次分析法在产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23):32-33.
[8]张春芳.绩效考核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5):454-456.
[9]潘继红,叶宁,周立平,等.追踪管理法和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13,28(10):50-53.
[10]张春芳.品管圈活动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4):356-357.
[11]盛晶莹.SQ测评法对改善产科护理质量的综合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89-90.
[12]张颖.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探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2,10(8):508.
[13]张程,张晓舞.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0):57-58.
[14]赵依芳.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25):2371.
[15]董秀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在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6):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