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琰苹
(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盐井镇林业站,盐津657500)
伴随着我国生态环保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态环境需求对退耕还林提出了较高的管护要求,而且退耕还林又是整体生态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确保生态环保过程中的零污染和环境,保障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当前生态林的管护发展中还存在有较多的限制性问题,并且其社会管护模式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制约,阻碍了管护的深化发展。
在基层的林业站进行工作开展,要时时刻刻的从实际工作的角度出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规划需求,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一切从群众出发为实际的立足点,保证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困难,在日常的维护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好林地管理工作,防火工作,并且针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查,及时解决。需要与当地的老百姓密切的配合,在林地的防护过程中,要切实的发挥百姓的力量,切实解决百姓的生活问题,在林地管护过程中要进行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态度要和蔼,比如百姓要是在林地进行取柴火做饭、上坟烧纸的时候,要对百姓进行悉心的劝导,提高百姓的维护林地的意识,保持林地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对森林的破坏。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以维护管理服务为工作的核心,稳扎稳打的开展工作,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努力协调好一切的积极因素,促进林业管理工作的协调化开展。在基层工作中实践证明,依法实行责任强化制度,是对于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规范其行为,推进管护工作卓稳有效进行,起到了相应的优化作用。要认真落实相应的法治责任制度、全面加强监督体系的建立。在基层机关应当坚持合理高效的工作的方针,紧密结合体系制度的综合建立,抓紧做好当地状况的调查研究、试点整治的前期基础工作,积极稳妥地实行核心管理机制。对于基层工作开展必须做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监督管理促进工作高效的完成。众所周知,单位的发展是建立在员工与单位间的相互合作的互惠互利的一个平台上的。一方面,单位必须通过员工的实际劳动付出来获得单位的效益与工作完成。而员工则需要单位对自身的认可与利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以薪酬形式对自己的劳动得到应有的回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基层单位工作的深化开展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基层单位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所在。
结合盐井镇已退耕地管护的特点,能够对盐井镇已退耕地管护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方面积极积极因素的不断深化,林业管护工作的发展模式也趋于一体化,高效化。但是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显露出的是管护工作制度体系的不完整,缺少相应的服务标准化制度体系的建立。并且在日常维护和管理方面缺少严格的制度规范,管护工作的开展始终缺乏安全认证服务体系的建立。根据行业发展的动态研究;生态林的管护严重缺乏相应的认证管理办法的规范,在其自主性产权服务模式的前提下,建立相应的认证管理模式是推动管护制度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管护工作的开展模式受管理体制的限制,导致综合管理制度很难确立起来。在制度体系影响的下,退耕的资金补贴是管护工作重点深化的内容之一。例如,云南昭通盐津县盐井镇第一轮退耕还林从2002年开始至2004年结束,2002年实施了3个村 (高桥,桃子,仁和),面积216.8hm2。2003年实施了6个村 (高桥,仁和,黎山,柏树,椒子,芭蕉),面积269hm2涉及23社,560户。2004年实施5个村 (水田,桃子,芭蕉,黎山,柏树)。面积233hm2涉及48社736户。总计总面积719.24hm2,国家补贴标准每667m2每年补贴240元,连续8年,8年满期后又延续 8年,后8年的补贴标准每667m2每年140元。到现在大多数退耕地都还没成规模,2015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盐井镇有规划了350hm2。新一轮的补贴标准1 500元/667m2,分5年付清,由于补贴政策的影响和不断调整,导致当地的许多退耕地没有形成具体的规模,综合林业管护工作很难开展,综合管护制度的确立也受到了较大的阻碍。
在基层林业规范化制度还不是完善的情况下,基层管护单位的管护效率低下,为了追求简单便捷的管理模式,对林业管护标准的规范性要求不断降低,而且粗糙化的生态林管理模式也是不断地涌现。再者,在直接性的管护效率方面,管理人员自身服务态度不够端正,专业性服务技术水平较低,对管理效率无法进行准确性的分析,相关从业人员对服务缺乏清醒的认识,在相关管理操作中不断地出现纰漏,因此对已退耕地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林业管护工作所处的社会环境、不正当化的人为操作以及行业运营系统的低效率都会对林业管护模式产生重大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林业管护的整体运营状态。在林业的具体化维护方面,进行完善操作模式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对在保证维护效率的前提下对操作模式进行规划分析,但是现在有为数众多的管理人员进行不正当的操作,导致林业整体化管理模式的不完整并且严重影响了行业平台的操作效率。最后,由于没有规范化地林业管护操作方法导致整体行业的运营成本增加,还会造成延时性的错误,对行业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当前林业管护工作产生影响的几方面因素,管护工作的改变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改变,进而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在快速化的发展过程中,林业管护模式下的目标是多元化,分层化,具体化发展步骤的集中表现,同时,管护目标立足于层次化和具体化,保证针对不同发展能力的林业站进行引导的基本前提。目标的制定是工作发展过程的向性规划,对管护工作的发展有着引导功能,其具体的定位设计决定着全方位的管护规划能否顺利实施。在传统管护工作还满足于单一化模式的今天,树立多元化全方位的林业管护发展目标,不仅可以针对发展能力不同的基层管护单位进行扶持,还能根据区域状况的不同进行多方面的发展引导。树林管护过程中要以综合保证任务为整体导向,即在管护过程中建立问题解决模式,使护林员在配送中能够保证拥有与利用丰富的学习机会,以真正获得林业管理的学习经验。问题解决模式是多种绿色配送方式的集合体,包含着 “以问题为定向、以探究为过程、以解决为目的”的共同特征。以任务为导向的林业管护还包括林业管护走出传统护林的理念,树立生态保护的理念。通过绿色活动、低碳活动等其他社会活动,主动建构认知结构,完善绿色理念的适应能力、提高理念认识水平,塑造整体人格。管护方式的重要转变就在于改变护林员的管护内容和绿色管护方式,真正使管护中的绿色工作为主要形式、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结构化指的是管护体系内外均要形成管护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和内容。确立绿色任务为主导的学习型管护课堂有利于环保管护工作更加深化开展,进而推行全领域的绿色管护的概念。
在行业发展过程中,为进一步建立 “重局部”行业林业管护模式,那么要根据该地区年管护目标的达成来进行量化分析,根据统计出的结果做出向性的发展规划,优先推动林业综合管护体系的建立,缓解当地的生态林的管护压力,用局部体系制度的综合建立全面推动本地区管理体系的建立,促进该地区林业管护工作更好更快发展。国家在进行政策优惠的同时,也要充分抓住生态文明战略的重点,加大技术和市场投资,保持林业管护工作的正常发展,不断的调整退耕还林地区的财政补贴力度,做好百姓的思想工作,缓解百姓的生活压力,树立长久的林业管护发展规划,在做好局部的管护工作的同时,以政府为主体要深化调整退耕财政补贴政策,优化百姓生产来源结构,为百姓的生活负责,以百姓为本,推动退耕工作的深化开展,进而带动林业管护工作的发展。
虽然林业管护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在区域性的林业管护工作的开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的缺陷。管护工作的具体化,是指在管护活动开始前就应预设并明确活动结束时可能产生的结果或行为。而在林业管护的活动学习中,管护单位和管护人员这两类主体应该在活动开始前,设计明确的管护目标、环保目标、情况目标等综合管理目标,且要明确设定管护活动在开展的合作基调。林业管护的过程和结果与普通管护模式有很大区别,体现在管护环节的连续性、管护活动的主体参与性以及管护效果的实时反馈化。由于护林员在配送过程中要实现两种任务,即促进管理员的管护意识和环保意识发展的双重任务。所以要根据管护任务,编制管护环节中的规划及环保预期目标。林业管护工作要想深入开展就要使整个管护过程在基于活动的合作中进行,建立综合林业管护模式共同体。运营单位是配送活动的 “观察者”、“激发者”、 “促进者”、 “协调者”、 “辅导者”等角色,而管护执行者是工作的主人,可以决定具体的执行措施及工作开展方式,二者之间是民主、平等和合作的关系。管护单位要以管护员为主体充分进行创新要求和实践,努力做好观察者和指导者的角色,为管护人员树立良好的规范的管护信息指导。
在林业管护过程中,运营单位担负着监督观察的职责,在管护活动中仔细观察、适时介入、整体监控,以帮助员工实现顺畅的交流与合作,进而完成工作开展的目标。单位应随时发现人在活动中的困难和问题,并指导他们找到相关信息,减轻或消除活动中的消极因素,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数据化的综合性分析,找准关键点,抓住突破点,进行工作结果的充分反馈。在行业规划发展中增加结构的优化调整,逐步淘汰老式树林管护模式,发展新型模式。努力创新,扩展工作的规模,对具体工作的落实加强指导和监督,努力打造先进化的林业管护工作模式。
充分打造单位工作开展中自我发展理念,改变落后的管理规则,要善于用创新的思维调整工作走向,同时政府要规范行业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生态战略的不断调整,退耕还林的国家战略会在未来更加深化发展,相对来说基层退耕林的管护工作的开展在未来的一段时期也是国家重点规划发展的工作之一。鉴于我国林业管护工作的开展和当中存在的具体性问题,以本地的管护工作的开展为事例,做出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旨在推动该工作更加深化落实与发展。
[1]王静波,孙立明.生态公益林管护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绿色科技,2011,(07)
[2]牟善梅,董国全.重点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及经营对策.民营科技,2010,(04)
[3]郑春浩,郑伟成,陈小英,张川英.遂昌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09,(24)
[4]李雪涛,张爱良,吴智勇,潘春霞.安吉县生态林业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及其对策.浙江林业科技,2004,(04)
[5]茅史亮,李土生,邱瑶德,张文楚,孙茂者.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现状和建设建议.浙江林业科技,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