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素芹
摘要:面对诗歌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古典诗歌;赏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5-083-1
一、注重积累,提高文学素养
首先让学生养成课前“说”诗的习惯。古诗名句语言有节奏感,语短意长,易于记诵,有些名句还使人百读不厌。笔者就在班上开展“课前赠古诗活动”。每节课前三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介绍自己喜爱的一句或一首诗,并说明喜爱的理由。一学期下来同学们便积累了一百多首名诗名句,且上台介绍的同学,既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的感受,得到“说”的锻炼机会,又体验到创造成功的乐趣。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体验“说”诗的乐趣。结合现代文教学,笔者把古诗词融入其中。针对初中生对直观教学形式的兴趣,喜爱参与活动的特点,把教学古诗词的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来落实完成,以“趣”当头,寓教于乐。如教学课文朱自清的《春》,时值春季,笔者让同学们围绕“春”,分别说出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水、春日等景物的古诗名句。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词,还能从中借鉴古代诗人观察春景的角度和方法。
再次,在课后营造“说”诗的氛围。学习古诗词,还需要常记常忆,反复诵读。为此笔者利用教室的空白墙面,把古诗名句以填空题的形式抄在墙上,营造一种学习氛围。课间,时常看到同学们在议论竞猜填空题的答案和古人古诗。同时还利用早读时间,让同学们进行诗词诵读,大家在吸纳新诗之时巩固旧诗,收效甚佳。
二、注重朗读,感受文学形象
古人有“七分诗三分读”的说法,在推行朗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读诗的前提是要读懂诗歌。除了一般意义的朗读外,还包括看、想,大脑呈现诗人所描绘的画面同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洗礼,使诗歌教学取得成功。
1.读准节奏和韵律。在古代,诗词是用来吟唱的,虽然现在大部分曲调已散失,可是作为歌词,其节奏韵律还有所保留。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诵读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读准节奏的前提是教学生划分节奏,通过语速快慢来感知诗情诗意。节奏快慢的划分,一般视作者情感的表达强弱而定,表现喜悦、高昂、欢快或愤怒、紧张、惊惧的情绪时,朗读的节奏较快;表现深思、痛苦、想念等情绪时,朗读的节奏就比较慢;而一般的叙述、描写、交代,朗读时保持中等的速度。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朗读时语速要平缓、语调要略微低沉,要读出思乡的情感;曹操的《观沧海》,要读出其豪迈喜悦的感情基调;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要读出诗人的悲痛与伤感之情。这样,学生就会在反复的朗读中,逐步融入诗歌,为进一步欣赏打下基础。
2.读通诗意。古人云:“立象以尽意。”即通过对诗意的理解来把握诗歌的意象,而理解诗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诵读。在诵读中结合背景和注释去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如:在教学《蒹葭》时,笔者先引导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先找出全诗的意象,然后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边读边想象主人公在萧瑟凄凉的秋风中执着的寻找意中人的画面,这样学生在朗读中既理解了诗意又对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也有了较为深切的体验。
3.读懂感情。在教学过程中,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基础,学生自我反复诵读是手段。只有在反复朗读中才能让学生用声音来还原作者在诗作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学生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体味诗的语言、意境,在逐步加深对诗意理解的过程中,被诗中的情感所感染并产生共鸣。
三、注重赏析,理解诗歌主题
1.了解背景,体会感情。《尚书》云“诗言志,歌咏言。”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借助诗这一形式来阐发心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毅然辞官,才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逸;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何尝不是一种无耐的洒脱。这些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有助于我们了解作者的心境,理解诗歌中的意象,领悟作品的主旨。如杜牧的《泊秦淮》,前两句描写秦淮河上烟月迷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深沉的忧虑之情。后两句写现实生活中达官显贵饮酒作乐、荒淫无度的生活,表达出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诗人巧妙地把历史和现实结合起来,借诗进行讽刺,以透露自己深沉的忧虑。
2.品味关键词句,感受创意美。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创意美,我们在教学时要牢牢抓住诗歌的重点词句来反复品读。如在教学《沁园春·雪》时,教师要扣住上阕中的“千里”、“万里”、“欲与”、“晴日”、“分外”几个词,让学生在反复的抑扬顿挫的吟诵中,读出一代伟人的豪爽之气、磅礴之气、恢弘志气;下阕中,要牢牢抓住“惜”、“只识”、“数”、“还”几个词,在低沉、激昂的语调变化中,通过循环往复地吟诵,还原出伟人那种在深邃的思考中所产生出的激越澎湃之情,把毛泽东那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开天辟地之气表达出来。
3.把握意象,理解主题。一首诗大多是由一组意象来构成,很少是单一的,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前三句写景连用九个名词,全曲由十一个意象构成,看似杂乱,实则经过精心排列巧妙地连缀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断肠人孤寂无依的画面,创造出一个萧瑟苍凉的意境和秋郊夕阳图。前三句十八字之间无任何动词连接,前两句写的是眼中所见,第三句乃游子自身描述,这三组意象组合到一起,就勾勒出旅途中的孤单与寂寥。后两句写游子的心理感受,夕阳独立,寂寞无言,恍若日暮途穷一般。“枯藤”、“老树”等就是单个意象,它们不能离开整体,若离开了,单个意象就失去了它原来的意义。比如“枯藤”一旦离开了《天净沙·秋思》,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所以在鉴赏这些意象时要整体感知,才能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