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波++刘子扬
摘 要 教育装备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化要求比较高,而且存在极大风险的工作。结合邹城市教育装备采购实际,就如何充分把握政策尺度、科学谋划,规范操作,更好地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教育装备;政府采购;流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7-0017-02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不断改善,特别是“十二五”以来,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投入力度,各级地方政府也纷纷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如何搞好教育装备管理,规范采购,保证产品质量,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装备投资使用效益,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邹城市是我国孔孟文化发祥之地,历史悠久,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现有中小学校195所。近年来,顺利通过了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市(县、区)、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验收,先后被评为全省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首批教育信息化区域综合试点单位。在如何规范教育装备采购流程,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应用水平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1 充分认识教育装备政府集中采购的意义
教育装备泛指确保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所有软、硬件设备设施的统称,教育装备水平已成为评价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这里所说的教育装备是指那些适合政府集中采购的用于实施和保障教育教学活动所需的教具、学具、器材、设施等。
政府采购就是指国家各级政府为从事日常的政务活动或为了满足公共服务的目的,利用国家财政性资金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各类教学设备需求量逐年增大,由于受到时间、地域、人为等因素干扰,影响教育装备采购的客观公正性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低下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有些地方招管部门和采购学校缺乏沟通,只注重招标过程,而忽视了质量监管,导致学校采购的教育教学设备质量严重下滑;有的地方缺乏有效的监督,把验收当儿戏,走过场;有的则一味追求最低价中标,片面追求“少花钱、多办事”,导致采购的设备良莠不齐,无法保证质量,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强化政府集中采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政府采购能够形成中小学教育装备采购的批量优势,起到节支增效,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作用。实践证明,通过科学严谨的政府采购,学校能够在预算范围内,获得更加优惠的采购价格,从而降低资金成本,减少开支。
二是能够充分发挥政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促使企业按市场经济的规律运行,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等,也促使市场经济的活跃。
三是能够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指导作用,加强对教育装备采购工作的指导和监管,督促采购单位依法、依规、依程序实施政府采购。
四是能够把资金使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指导采购人充分进行需求调研论证、避免投资的盲目性、浪费现象的发生,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学校。
2 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科学制订找到采购方案
教育装备招标采购计划是否科学、合理,是保障采购质量的关键。为切实做好教育装备的配备工作,在近年来的教育装备采购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好用、够用、实用”的原则,结合本地教育发展现状,在进行有效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既不盲目追求高档次、高规格,也不过度追求低廉的价格而忽略产品质量,科学合理地编制项目采购方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认真摸底排查、掌握需求第一手数据 在制订计划前,认真做好摸底调查,掌握需求信息,为招标采购计划的制订提供可靠依据。在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区)迎验过程中,市教育局成立了由督导、计财、电教、普教审计等科室共同参加的设备集中采购小组,组织学校对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配备标准,逐项、逐条进行摸底,并协调市财政、公管办等部门深入学校调研,对确实需要更新、补充的设施设备进行认真核实,掌握第一手资料。
开展招标文件编制论证调研 招标文件的编制是教育装备采购工作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要想使标书的编制更加合法公正、科学严谨,在前期调研时,相关信息既要全面,也要客观,这样的调研才能有效。
《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招标采购单位可以根据需要,就招标文件征询有关专家或者供应商的意见。要尽可能多地征求一些供应商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从专业的角度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兼听则明,博取众家之长。一方面,通过与多个设备生产或销售商咨询,充分借鉴学习兄弟县(市区)教育装备部门的采购经验教训,多管齐下,保证对采购设备信息的深入全面了解,最后根据性价比最优原则来拟定采购需求;另一方面,要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整体发展布局统一规划,做到“三统一”,即建设标准、规划设计、适度超前与实际应用的相对统一,科学推进,均衡发展。
委托招标代理机构,进行专业化操作 鉴于当前教育装备采购队伍专业化人才匮乏,政策法律意识淡薄,多数情况下都是学校有采购需求时,临时指定相关人员搭班子,仓促制订采购方案,无法保证采购的科学规范,致使招标过程中,屡屡受到质疑,不得不多次发表更正说明,造成采购时限一拖再拖,影响学校应用。
根据政府采购法有关规定,对于大宗物品的采购,可以寻求招标代理公司予以帮助解决相关政策、招标文件编制等。正是在招标代理公司的支持下,我们将预算6900多万的设备采购项目进行拆分,科学划定四个标段,18个包进行公开招标,依法依规顺利地完成了配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endprint
3 设备采购过程还需注意的几个事项
1)要严把技术参数关。既要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要,又不会因配置偏高,造成资源浪费。
2)要重视产品的性价比,同等价格下,质量优者胜;相同质量下,取价格低者。
3)要评标专家的选聘要提请招标代理机构和监管部门尽量从省、市级以上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以确保评标过程的公平、公正。
4)要尽量提高质保金的比例,合理设置付款方式,以防止供应商恶意低价投标,无法保证履行合同现象的发生。
5)要及时封存投标样品,接受社会监督。
4 严把设备验收关,认真做好设备验收调试工作
为确保设备采购工作得以圆满完成,设备验收环节至关重要。采购之初,我们便同时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任组长,计财科、电教站及审计科等科室参加的教育装备验收工作小组,对各镇(街)、市直学校技术人员进行设备验收专题培训,严格落实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实行学校、镇(街)教办、市教育局三级验收体系,设备到货后,先由学校和供货商初验。安装完成后,再由镇街教办、市教育局逐级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凡是与合同约定的设备和产品参数不一致的一律退回。对不按合同要求供货、以次充好的供货商,报请相关招投标监管部门列入采购黑名单并予以严厉制裁。
要建立反馈制度。每次采购活动结束之后,均要安排学校务必将验收报告以书面形式报告上报有关管理部门,并报采购中心备案,对在履约中弄虚作假、履约不力,以及后期设备使用培训、维修服务过程不积极、缺乏配合的供应商由监管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处理。保证招投标活动的规范运作,维护学校的利益。
5 强化人员培训,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为解决“重建轻管,培训不力”的问题,使设备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在完成设备采购的同时,就要协调师训、技术部门统筹安排,开展相应的技术和应用培训。
一是采取专题培训、招标前培训和设备安装时的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教育装备规划、统筹、管理和维护能力。
二是对学科专任教师的同步培训。设备安装验收完成后,要及时安排中标厂家对学校教职工进行应用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水平。大多企业是非常乐意为学校做好应用培训的,因为使用者(教师)的应用水平高,在设备使用过程中注意正确的操作和保养,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设备的损毁,减少企业的服务维护成本。对于学校来说,则能够促进教育设备的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强化人员培训对企业和学校而言是“双赢”。
总之,教育装备采购是一项政策性强、专业化要求比较高的工作,只有充分把握政策尺度、科学谋划、规范操作,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