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琴
当前初中生的写作,经常出现偏离主题、结构混乱、内容空洞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模式上较为陈旧,没有较好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作文太多刻板;而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写作中没有较好地应用各种修辞,从而导致文章干瘪而无感染力。排比,可以使叙述更加清晰深刻,让描写更加形象生动,让抒情更加情真意切,让议论更加鞭辟入里。在写作中应用排比,可起兴、可归纳、可分承,让作文更加引人入胜。同时,在写作中应用排比也可称为一种文章的构思方式,成为构建文章框架的基础,使文章主题突出、结构清晰,内容也更加充实。
一、以排比拟小标题,简化结构
目前的初中生作文,很多学生在写作中做到了文辞选择的优美和描写的生动,但最终作文分数却不高,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作文没有结构。所谓结构即文章的骨架或框架,是文章的脉络所在。一篇文章如果缺少了结构,我们无法看清学生在行文中的思路,所以,哪怕文章的文辞再美,也算不得是好作文。在写作中引导学生利用排比来拟定作文小标题,不仅可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也可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文章的脉络,了解写作主体的意图。在写作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作文要求而选择几个典型的事件、任务或场景,采用镜头剪辑的方法,应用排比来拟定小标题,然后再展开作文。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去学习这些方法。如《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文章,作者所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在“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的写作中,有的学生选择了自己的老师作为写作对象,选择了和老师在一起记忆较为深刻的三件事来进行记叙。三件事分别是:被老师骂、和老师一起玩耍、和老师一起经历一件意外的事。在写作中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排比的方法把这三件事用小标题来进行写作,如“爱如棍棒”、“爱如潮水”、“爱如暖阳”。写“班级演义”小标题可用:棋盘之争、唇舌之战、笔墨之争。写“初三的天空”小标题可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愁云惨淡万里凝”、“黄梅时节家家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如此,文章结构有序且显得新奇独特,更能吸引读者。应用排比来拟定小标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先引导学生把握好所要记叙的主要事件(或主要人物、或主要场景),然后再结合主要事件(或主要人物、或主要场景)应用排比来拟定小标题。
二、以排比分解议论,逐层深入
初中作文教学中,议论文是一个难点。从当前初中生所写的议论文来看,大多会出现论点不突出、论证过程不严密、缺少论据等现象。而也有的学生循规蹈矩,在写议论文的过程中采用“三段式”的方法来设计,即提出观点、举例分析,然后下个结论完事。这种文章虽然做到了观点突出,但算不上优秀的作文。一篇优秀的议论文,不仅要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且要能结合实际而选择相应的论据,层次性的展开论证。而在议论文写作中应用排比,通过排比来分解中心论文,逐一展开论证,不仅可突出中心论点,在文辞上也显得更美。
在引导学生写议论文的过程中,首先要让学生把握好议论文的要素,确定好自己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然后再逐层展开论述。以“写简单的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为例,有的学生选择了“诚信”这一题材作为中心论点,那么,在构思分论点时可引用格言警句来形成排比:诚信是品德之瑰宝、是才智之源泉、是成功之前提、是无形之资产,从而把中心论点分解为不同的分论点。又如有的学生选择“信念”作为中心论点,在构思分论点时以信念的作用为主线,可依次把信念比喻为太阳、火焰、钥匙,然后形成排比:信念是我们奔向成功的源泉,它又如那温暖的太阳,给你指明前进的方向;它又似那炽热的火焰,燃气你奔跑的激情;它还是一把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带你走向成功之门。如此作比、以此排开,层次分明,论点清晰,论证会更加有力。
三、以排比分点叙述,举纲张目
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构建结构最常用的方法是“总—分—总”结构,但从学生所写的作文来看,总会出现各种问问题,如总说不够明确、分而不总、思路不清等。在写作中应用排比来明确自己的思路,再展开议论或记叙或描写,文章更会显得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当然,在应用排比来谋篇布局时,教师依然要让学生明确自己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主要事件或主要场景。尤其要在作文前有明确的提纲,根据提纲应用排比来优化自己的作文。
如在《散文家谈散文》的学习后教师引导学生初步尝试写作散文,对于“形散神聚”的散文而言,很多学生会理解为不管形式,只要随性抒发即可,从而导致所写散文结构混乱现象出现。故而在写作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主题确定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所要描写的事件,然后再以排比的方法来进行优化。如有的学生选择了“拥抱”这一主题,拟定题目为“我想和你拥抱”,以“拥抱,不过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礼仪”开篇,以“拥抱,能让熟悉的感情变得更加深厚”总领全文,从第二段到第四段以“我想拥抱你,我的父母”、“我想拥抱你,我的朋友”、“我想拥抱你,我的老师”来分层记叙并抒发情感,最后以“拥抱,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温暖”总结全文。如此,文章结构清晰,脉络明确,辅以多种修辞应用,显得更加优美动人。
四、以排比彰显线索,明确思路
一篇优秀的作文必然是主题明确、思路清晰、文辞优美的,而思路就犹如旅游景点的指示标一样,能让游客清楚地知道该往哪里走。同样,在作文中,行文线索也就是作文的“路标”,是读者体会作者感情、理解作者观点的指示标。在初中作文中引导学生应用排比来突显思路,要注重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点、事件的核心、人物性格展开。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散文还是小说,在作文中要能通过排比而让思路变得更加清晰,让读者能从排比中看到线索。
以“观察和描写事物特点”的作文教学为例,写作中学生选择了“家乡的一棵槐树”为描写对象,以时间顺序来呈现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变化。在写作中先以“那一年,那一棵槐树刚刚种下,我也刚刚去读小学”开篇,接着以“那一年,那一棵槐树慢慢长大,枝繁叶茂,我也进入了中学”过渡,结合初中生活而展开对槐树的描写,最后以“那一年,那一棵槐树被砍,我伤心欲绝”来结尾,表现对槐树的留恋总结全文。整个作文中将“我”和“槐树”联系起来,以对槐树的描写来突出我的变化,脉络清晰,感人至深。
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应用排比来写作,以排比来谋篇布局,以排比来突出中心,以排比来彰显作文脉络,可让作文更上一个层次。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实验中学(215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