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找茬”与语文教学

2015-05-04 00:29孙爱华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破口笔者文本

孙爱华

中国文学在民族交流、风俗互渗、区域借鉴、时代取舍等多方面的推动下成就了她的博大精深。我们在享受她精美的同时,也企图用敬畏的心去探明她的奥秘。然而,因为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些奥秘我们只能心领神会而无言表明。对于初步了解一些语文知识而文学积累尚浅的初中生而言,文本中的有些内容更是让他们迷惑不解,他们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决问题,就会提出一些违背“常理”的疑问,笔者称这种情况为“文本找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文本找茬”现象经常出现,有些“茬”找得还很有水平,让老师也难以解决。于是,我们可能会用参考用书上的所谓权威说法进行解释,甚至自说其话牵强分析,这种应对“文本找茬”的教学行为有悖教学要求。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文本找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关注学生求知动态、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珍惜学生想象能力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方面谈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用“文本找茬”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宽松而富有情趣的语文课堂能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打开心扉、活跃思维、伸展想象的特定时空,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充满身心的愉悦感”(薛法根《为言语智能而教》)。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想尽力营造宽松而富有情趣的课堂,就必须解除对学生思维的束缚,而不能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姿态俯视学生。如果老师能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文本找茬”,这也许能成为激活课堂的催化剂,而让学生在激情、亢奋中去思辨认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笔者执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长征》(节选)一文,在布置课前预习的时候,就有学生“找茬”了。文章开头有一处特写:“草地上倒下各种头向着北,拼命挣扎前进的红军烈士”。红军烈士应该是失去生命的,怎能“挣扎前进”?这不是闹鬼吗?对啊,既然是“烈士”就不能“挣扎”。但要结合文本样式来看,这篇文章属于剧本,剧本要为演出服务,为了表现当时红军长征时生活的艰难、战斗的激烈,舞台展现需要这种动态来突出效果。面对学生的这个“茬”,笔者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灌输,而是给他们布置了一项作业:根据课文,表演这一舞台特写,看是挣扎的效果好,还是不动的效果好。课上,这一环节气氛相当热烈。十几个男生自告奋勇上台表演红军烈士,但无一例外,他们都做着匍匐挣扎的动作。笔者因势引导他们“除茬”: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内容展现要求。这一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学生“找茬”基础之上的。也正因为学生找的“茬”让课堂活动趣味盎然,知识以默化的方式牢牢印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二、用“文本找茬”提高语言的敏感度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只有提高语言的敏感度,才能更好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文本找茬”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语言揣摩、推敲、思辨的过程。如果合理引导,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从而高效地达成学生的语文能力目标和素养目标。比如,赏析《春》(朱自清)“春雨图”这一片段,笔者带领学生整体感受春雨给人带来温润、静谧的氛围,让他们谈谈作者如何展现这一画面时,有学生就提出:这一语段整体上能让人感受到春雨的温柔,有安静和平之感,但“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一句中的“花针”质地太硬,给人一种触觉的针刺感。这是一篇经典散文,平时教学中,我们也常常用《春》中的语言作为写景抒情的典范,但学生的说法也不无道理,于是让学生采用换词的方式修改这一句。学生经过思考、争论,最后把“花针”换成“羊绒”、“柔线”、“玉缨”等词。对这一“找茬”过程,我们不能仅仅看作是对权威的挑战,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用词孰优孰劣上,而应看到学生抓住事物特点寻找更合理的语言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思维活动。这一思维越强烈,语言的敏感度就越大,对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提升也就越有帮助。

三、用“文本找茬”挖掘学习的内驱力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主观动力,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迫切的学习愿望,就能积极主动想方设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于漪《语文教学谈艺录》)。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只有当内心真正迫切希望得到而又不可得的时候,突然的领悟和收获才最珍贵。“文本找茬”正是学生对文本迷惑,用各种方法难以解答而使思维认知和文本形成的对立。我们要珍惜学生的这一“愤”“悱”心理。当“愤”“悱”不存在了,学习的过程也就徒有其形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学会激励学生“愤”“悱”。比如,于漪老师在《我的老师》(魏巍)教学设计中就注重抓住文本自身的矛盾,引导学生“找茬”: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怎么“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学生通过品味“仅仅”、“好像”等词感受作者如此写作的用意是要用特殊的细节来表现蔡老师的温柔。理解这一写法本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但由于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去“文本找茬”,激发了思维活动,调动了内驱力,目标达成也就顺畅自然了。

四、用“文本找茬”优化知识的结构网

根据“组块教学”原理,学生“文本找茬”的过程,其实就是新知识和记忆中储存的相似新旧知识发生碰撞、交织、分类、重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出现了新旧知识的矛盾,强烈的思维活动让新旧知识在对比中去伪存真。这样,知识结构网就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在《石榴》(郭沫若)一课教学活动中,有学生当堂提出文章有一处语病。笔者当时在想象郭沫若这样的大作家写出来的作品怎能出现语病?但当该生读完“秋天来了,它对于自己的戏法好像忍俊不禁地破口大笑起来,露出一口皓齿”,并提出“忍俊不禁”和“破口大笑”有重复之嫌时,笔者除了自责备课粗心,更多的想法是如何应对学生的“找茬”。为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文本,当然也为了给自己留足思考应对的时间,笔者让学生再认真阅读文章,并分别删去“忍俊不禁”和“破口大笑”,让他们感受与原句有什么不同。经过反复研读,学生发现无论删去哪个词,表达效果都没有原句好,但说不出原因。笔者于是让他们查阅“忍俊不禁”和“破口大笑”的意思。“忍俊不禁”意为忍不住要发笑,这里的笑有一个感情积聚的过程。结合前文石榴从花到果的戏法演变,这个词写出了石榴的智慧和灵性。而“破口大笑”是形容十分爽朗的笑,这个词写出了石榴的乐观和坚定。这句话虽然从语法上讲不通,但却不好更改。通过分析,笔者借此带领学生理解在文学表达中有时可以打破语法和常规的约束来表达特殊的情感。这就使学生原有的知识进行了重组,进一步优化了他们的知识网,这种优化是具有突破性的,以后他们再遇到类似的语言难点,比如理解《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就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陆桥中学(214425)

猜你喜欢
破口笔者文本
华龙一号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mm破口事故放射性后果分析
基于“华龙一号”大破口事故先进安注箱研究
老师,别走……
破口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AP1000核电厂直接注射管线双端断裂小破口失水事故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