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自卫、维护和平”的二次传播*——从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风波看我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的“二次传播”效果

2015-05-04 01:26沈国麟
社会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钓鱼岛话语日本

沈国麟

一、提出问题

对外传播指的是以外国受众为目标、由内向外的信息传播。对外传播是由“对外宣传”的概念演化而来的。我国在1949年以后,全面建立了对外宣传的机构与组织,改革开放以后,政府根据对外开放的原则,大力扶植对外宣传事业。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传播学和国际传播的一些经典概念的引入,一些研究者开始用“对外传播”的概念取代“对外宣传”,但核心宗旨没有变化,即通过对外的信息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国家创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使得国际受众更加了解中国,并且赢得国际受众对我国对外政策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对外传播方面投资甚多,而且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培养具有国际眼光的对外传播人才,与从前相比,我国媒体无论规模还是技术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但从整体来看,对外传播想要达到的目的还远远没有达到。许多学者也对我国目前的对外传播指出了诸多不足,如宣传味太浓①卢宜宜:《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挑战》,载姜加林、于运全《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官方色彩浓厚,政治说教直白,缺乏基于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立场②何国平:《国际传播能力视野下中国对外报道观念的变革与建构》,载姜加林、于运全《构建现代国际传播体系》,外文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缺乏像西方国家那样庞大的媒体机构和先进的传播手段,中国对外传播技术落后,传播手段比较单一,影响了国际社会公众对中国的认知与了解,妨碍中国取得正面的国家形象①门洪华、周厚虎:《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极其传播途径》,载姜加林、于运全《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从“对外宣传”到“对外传播”,意味着对外信息传播的思路要转变,即从单向的、完全从传者出发的信息传播转向双向的、既从传者也从受者角度出发的对外信息传播。

从受者出发,即增强国外受众对我国的接受度,提高我国在国外受众中的美誉度。从对外传播的操作层面上来看,就是注重对外传播的效果,以此来增强对外传播的针对性。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形象塑造的媒体策略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现有媒体生态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资源,增强实力,打造一批本国传媒的“航母”,形成权威性的传播机构,全面提升对国际舆论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在通过国内媒体向外传播的同时,借助西方主流媒体或国际化媒体反响进行“二次传播”(使其转播、转载),通过这种“二次传播”更多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扩大影响力。②程曼丽、王维佳:《对外传播及其效果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在目前,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体系正处于初步建立时期,尤其需要“借船出海”,借助国际化媒体进行“二次传播”,来达到对外传播的目的。

那么,我国对外传播中的话语结构究竟怎么样?我国媒体报道中国对外事务的“二次传播”效果究竟如何呢?本文将以2012年4月,由日本东京都政府“购买”钓鱼岛所引发的中日关于钓鱼岛的领土之争为例,研究中国对外传播在日本和美国主流媒体的“二次传播”效果。

二、研究方法

媒体影响受众对特定议题的认知,因为媒体总是以特定的方式呈现议题。媒体甚至为受众建构了一种虚拟环境③[美]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为受众提供了一种思考、理解和谈论议题、事件的方式。因此,研究媒体对议题的呈现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框架理论为主要研究思路:即分析文本中所采用的框架。“框架理论”(framing theory)源于社会建构主义 (social constructionism)的思路,是媒介效果研究在1980年代以后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④Baysha,Olga and Kirk Hallahan,“Media Framing of the Ukrainian Political Crisis,2000-2001”,Journalism Studies,Vol.5,Number 2,2004.pp.233-246.(Baysha and Hallahan,2004)。“框架”这个概念最初是由戈夫曼 (Goffman)提出,他认为我们都积极地分类、组织和解释我们的生活经验,这种解释的模型,被认为是“框架”,使得个人可以定位、分辨、认知已发生的事情和信息⑤Goffman,Erving,Framing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Harper& Row,1974.p.21.。托德·吉特林 (Todd Gitlin)在其著作《全世界在观看》中也用了“框架”这一概念来研究新左翼运动和媒体报道之间的关系⑥Gitlin,Todd,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0.。其他的社会学家在其后的研究中用“框架”这个概念来研究个人认知世界的方式。坎德 (Kinder)和桑德斯 (Sanders)综合社会学和心理学对“框架”的分析认为,框架的功能既是人们头脑中的内部结构以及公共话语中的机制⑦Kinder,D.R.and L.M.Sanders,“Mimicking Political Debate with Survey Questions:The Case of White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 for Blacks”,Social Cognition,p.8.。潘忠党和杰拉德·科西奇 (Gerald M.Kosicki)认为新闻媒体框架是运用在信息解码、解释和回溯时的认知结构;它是可以沟通的;它与记者的职业规范和传统有关。框架,被当作是一个建构和处理新闻议程的策略或者就是话语本身的特征。框架理论是研究媒介是如何影响受众对整个客观世界认知的⑧Pan,Zhongdang and Gerald M.Kosicki,“Framing Analysis: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Political Communication,Vol.10,Issue 1,1993.pp.55-75.。

传播学、社会学和心理学均做了很多有关框架的研究。在传播学、社会学的研究中,有对媒体报道框架本身的研究、媒体报道对受众的效果研究以及受众心理认知框架的研究。甘姆森(Gamson)和莫迪格利亚尼 (Modigliani)把媒体框架定义为,“有组织的中心观点或者故事线索,为一系列的事件提供意义”①Gamson,William A.and Modigliani,Andre(1987)“The Changing Culture of Affirmative Action”,in Richard G.Braungart and Margaret M.Braubgart(Eds)Research in Political Sociology,Vol.3,Greenwich,CT:JAI Press.。甘姆森在其论文《阿以冲突的政治文化》(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Arab-Israeli Conflict)中运用的设置 (device)②Gamson,William A,.“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Arab-Israeli Conflict”,CRSO Working Paper,No.251,November 1981.。作者在这篇论文中把文本划分为一个一个的话语包 (package),而每个话语包里都有一个标识 (signature)——一组元素反映了话语包的核心框架以及话语包在简略的表达方式中所处的位置。作者把一个话语包中的标识分为两种设置:框架设置 (framing device)和解释设置 (reasoning device)。框架设置包括标签 (Label)、隐喻(metaphor)、范例 (exemplar)、关键短语 (catch-phrase)、描述 (depiction)和视觉图像 (visual image);解释设置包括根源 (root)、结果 (consequence)和体现的原则 (appeal to principle)。本文第一步以2012年4月1日—9月11日之间,新华社关于“钓鱼岛事件”的英语报道为分析对象,主要借鉴了美国社会学家甘姆森的这一分析法,但在运用中有所修改。本文在第一个叙述框架中进一步提炼出几个话语包,然后在每个话语包中再分析出隐喻、范例、关键词、根源、结果和体现的原则,以此来更全面的考察新华社“钓鱼岛事件”英文报道的话语结构。

研究的第二步选取《日本经济新闻》和《纽约时报》在2012年4月17日—9月11日之间关于“钓鱼岛事件”的报道,考察这两份报纸是如何引用中国政府、中国媒体和中国社会关于钓鱼岛事件的信息和观点,以此来分析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究竟有没有被国际媒体所采纳和接受,对外传播的“二次传播”效果究竟如何。

三、钓鱼岛领土争端中的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

从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演说时宣称,为“守卫日本领土”,东京将计划“购买”钓鱼岛;4月27日,日本极右翼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宣称东京都政府从当天开始发起为“购买”钓鱼岛的募捐活动;7月6日,日本政府高官造访在东京都厅办公的石原慎太郎,传达了将钓鱼岛 (日本称“尖阁诸岛”)本岛、南小岛、北小岛3岛“国有化”的方针,日本政府官员也已经开始与岛屿“所有者”谈判;日本首相野田佳彦7月24日在国会表示,目前政府内已开始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将钓鱼岛“国有化”的程序;8月22日,日本政府已受理东京都政府今日再次提交的钓鱼岛登岛申请;9月11日称,日本政府已经就“购买”钓鱼岛事宜与“岛主”栗原家族签订买卖合同,以20.5亿日元 (约合1.659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正式“收购”钓鱼岛及其周边附属岛屿中的3座岛屿。

野田政府借机推动所谓“尖阁列岛国有化”,使得中日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开始了严重的冲突对峙,两国关系迅速恶化。自4月16日至9月11日之间的半年时间里,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举措不断作出回应。新华社是我国的官方通讯社,负有直接向外传播官方言论的职责,其本身的报道也具有极强的官方色彩,是中国对外宣传的主要媒介,因此以其英语报道作为分析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

1.话语包再分析:表述方式③ 杜旭赟参与了这部分的话语包分析。

框架理论的分析揭示了领土争端在中国外交话语的基本内容特征,笔者根据其语言特征归纳进5个话语包,④有关话语包方法的具体论述见 William A.Gamson,“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Arab-Israeli conflict”,CRSO Working Paper,No.1251,November 1981.以此列出下表:

表1

2.冲突、自卫与寻求和平: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结构

其一,在钓鱼岛领土争端中,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最基本的特性是“冲突性”,也就是说中国对外传播首先产生的是“冲突话语”(conflict talk或adversative episode)。仅就中国危机中的话语而言,前述文本分析其实已经充分表现了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的冲突特征,从用词上就能够发现,“dispute”、“reject”、“oppose”、“urge not to”这些冲突中常用的词汇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当领土争端的危机刚开始发生时,中国的第一反应是一种抗拒性的冲突话语,那么其内涵只能是反对他国的意见和立场,试图抵消这些国家话语或行动的价值影响,具有鲜明的对抗性和竞争性的特征。而其输出的观念则体现为中国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态度,这既是冲突话语产生的根源,更是冲突话语所要反映的最主要价值,同样的,这些要素都可以在前述框架分析或话语包分析中得到证明。

其二,“冲突话语”引申出了“自卫话语”。自卫是“冲突话语”在逻辑上必然演变成的观念输出。这种“潜台词”或“观念”是对中国进行“自卫”的暗示和合法性论证,试图传递一个冲突中“中国在自卫”的形象。“冲突话语”演变成“自卫话语”还有更关键的对中国实际或潜在的行动进行合法性论证的意义。如果一国的外交行为被视作是“自卫”的话,那么前述产生的舆论同情和道德优势很容易自然转换成实实在在的合法性,因为自然法规定了个人与国家都有自卫的权利,从而决定了出于自卫所发表的主张与所开展的行动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受甚至支持。反过来,“自卫话语”的合法性说明又能够强化舆论支持和道德高地,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正是由于“自卫话语”使中国能够获得舆论和道德上的优势以及更主要的行为的合法性证明,因此中国外交的“冲突话语”不仅有必要,而且往往就是转化为“自卫话语”来输出的。

其三,冲突、自卫之后是“维护和平”。同样的,“和平话语”也并非语言学上的定义,而是指中国对外传播话语试图塑造的一种“中国热爱和平反对冲突”的积极形象,并且传递在领土争端的危机中“中国追求并维护和平”的态度,最后还表达了中国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的良好愿望。“和平话语”与“自卫话语”有着同样的争取舆论支持和道德高地,获得合法性论证的意义,两者是相互促成的。不可否认的是,“和平”不仅是一种国家间政治的状态,而且也已经成为一种人类普遍的价值追求,因此国家会因为是否追求和平而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指责。在解决领土争端的过程中,冲突引发战争的风险是存在的,中国如果不能以一种和平缔造者(peace builder)的形象出现,那么至少应该表现出和平支持者 (peace supporter)而不能是和平破坏者 (peace breaker),这就为“和平话语”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中国外交要以此来获取外部支持和内部的团结。而另一方面,“和平话语”与“自卫话语”是交织在一起的,因为主张和平者往往就是自卫者而非侵略者。

经济发展水利支撑,生态文明水利先行。2014年,福建省水利厅将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带队伍、强水利、美生态、富百姓、保安全,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全年力争完成水利投资230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260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3万hm2、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80座、完成中小河流治理80条和海堤强化加固任务50km。

最后,“和平话语”还表现了中国对国际秩序乃至国际体系的主张。特别是处置领土争端危机中面对美国的种种干预,中国强调了希望避免冷战思维,避免遏制政策的意图,希望建立一种新时期的互惠共赢的合作局面。同样,这种非对抗思维实际上也是一种“和平话语”,是由中国外交的战略与当前面临的国际形势共同决定的。通过这种“和平话语”,中国试图推动国际秩序的良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实现领土争端的合理解决。

四、中国对外传播话语结构的“二次传播”① 王婷婷参与了这部分的分析。

以上论证了在日本“购买”钓鱼岛风波中,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结构是冲突、自卫与和平,那么这些话语结构在国际媒体的报道中有没有体现呢?在本文的第四部分,笔者将对《日本经济新闻》②《日本经济新闻》(Nihon Keizai Shimbun),简称日经 (Nikkei),每日发行,发行量300万份。是日本全国性、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大报纸之一,世界最大的财经报纸,在海外是被读得最多的日本报纸。和《纽约时报》两份报纸在日本“购岛”风波中对于中国政府的态度和中国媒体的报道是如何引述的,以此来研究中国对外传播的“二次传播”效果究竟如何。

从《日本经济新闻》来看,该报对引用中方观点的消息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类:中国领导人或高官、中国政府或中国外交部或中国其他政府部门、不具名的相关人士、中国媒体、中国民间团体或人士、中国网络、转载转引。

第一、对中国政府或军队领导人观点的引用主要有:习近平在谈到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表示购入所谓“尖阁诸岛”一事时说:“两国对于对方的核心问题和重要问题应该恰当的处理”,让人感觉到了其不愉快的情绪③《「尖閣购入」に不快感》,《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4月25日。。报道解读称:这被看作是指向围绕钓鱼岛问题的中日间摩擦的发言,不过发言并没有谈及到底什么是关系到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①《核心的利益の処理、慎重に中国副主席、日中議連に発言》,《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5月4日。。在日本野田首相访华与温家宝总理举行的会谈中,温家宝总理重申中国对钓鱼岛拥有主权②《首相会談日中、尖閣で応酬野田首相「日本の感情刺激」》,《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5月14日。。6月24日第2版题为《建在海上的“万里长城”》的报道澄清了杨毅少将的本意不是中美对太平洋分而治之,但同时认为其本意是指构筑中国的海上防线,阻止美国介入中国近海③《海に建つ 「万里の長城」》,《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6月24日。。5月4日第5版的报道提到,针对中国两艘渔监船2日在钓鱼岛周边“与日本相连接的水域内”航行的问题,中国农业部3日表示:“渔监船作为日常业务正在开展巡视活动。”报道还提到,另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报道,农业部今后将使这一海域的巡视活动常态化④《中国農業省、尖閣巡視を常態化》,《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5月4日。。5月10日第2版题为《日中、防卫交流重启只差一步军装派首脑来日就海洋安保开展定期商议对军扩怀有警戒感》的报道,在分析中国军方领导人推迟原定24日访日行程的原因时匿名引用了“中国政府相关人士”的观点:“真正的理由在于首相在防卫大学毕业典礼上训话,谈到日本周边安全保障环境愈发严峻的原因时,列举了持续军备扩张的中国的动向和朝鲜的核问题、卫星发射问题。将中国作为不安定因素与朝鲜相提并论,引起了中国军方领导人的愤怒。”⑤《日中、防衛交流再開へ一歩制服組トップ来日へ海洋安保で定期協議军拡に警戒感も》,《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5月10日。7月8日头版报道称,中国外交部7日发表谈话:“(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日方任何单方面的措施都是非法和无效的”,强调将“谋求持续必要的措施,坚决捍卫钓鱼岛 (原注:尖阁诸岛的中国名)的主权”,显示了采取对抗措施的可能性。报道又称,马英九7日在台北市发表讲话:“台湾的主权是一定要捍卫的,丝毫不能让步”,再次主张台湾的所谓“领土主权”⑥《尖閣国有化へ調整政府、地権者に交渉都経由の保有も》,《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7月8日。。7月12日《日本经济新闻》在头版中间位置的报道中提到:针对玄叶外相提出的“是日本固有领土,不存在领土问题”、“地权者向国家过渡所有权不是对外的问题”、“中国渔舰船‘入侵’”等主张,杨洁 外长表示强烈反对,重申“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报道评论认为,中方之所以强硬,与国内舆论压力有关⑦《尖閣国有化中国に説明日中外相、議論は平行線領海侵入日本が抗議》,《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7月12日。。

第二,引用中国媒体的报道。4月26日第7版《日本经济新闻》在题为《钓鱼岛的渔业资源中国加强利用》的报道中引用了中新社的报道称,中国政府表示“海洋是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战略空间”⑧《尖閣の漁業資源中国が利用強化》,《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4月26日。;8月18日第2版的报道指出:中国新华社17日发表了评论文章,评论认为日本政府早期遣返登岛的香港活动家这一做法,“避免了日中关系恶化,是明智之举”。并在此基础上,要求顾及中国人民的感情,为“购岛”等事的讨论画上休止符⑨《竹島危機感背に強硬尖閣中国配慮し穏便政府対応実効支配の有無で分かれる》,《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8月18日。。

第三,中国民间团体或人士观点的引用主要有:5月17日第2版发表了题为《面向东中国海安定的讨论日中海洋协议“首先是构筑信赖”南中国海摩擦中国避免“两个正面”》的报道,引用了中国的舆论调查结果“支持 (对菲律宾)采取军事行动”,报道称:“中方坚持不公开日中协议。在杭州的会场,中国代表团强制要求日本记者团‘不得进入二楼以上区域’。会议拒绝拍摄,并要求日方会后不要召开记者招待会。”报道分析中方这样做的原因:“在中国,仅仅是报道与日本对话也会给人在钓鱼岛问题上示弱的印象。国内的反日舆论有可能转而成为对政府的批判。”⑩《東シナ海安定へ議論日中海洋協議 「まずは信頼築く」南シナ海で摩擦「二正面」を中国回避》,《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5月17日。7月23日第6版题为《“尖阁”开发、向当局申请》的报道,报道了中国反日团体“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的童增会长就钓鱼岛开发向中国国家海洋局递交了申请。当局方面没有回答。报道提到中国各报纸22日报道了这一消息。①《尖閣開発、当局に申請》,《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7月23日。

第四,对中国网络观点的引用主要有:7月8日第2版题为《“尖阁”国有化首相为主导东京都的计划为触发原因 (目的在于)回避被批判弱点》的报道后半段,以“中国‘最坏的时机’”为小标题,引用了日本对华外交方面人士的观点认为,时值卢沟桥事变 (日方称“卢沟桥事件”)75周年,这时提出“尖阁国有化”正是“最坏的时机”。报道接下来称,中国互联网上“中国政府光是抗议总是不想行动”之类的言论此起彼伏。报道评论到,今年下半年中国将迎来领导层更替期,共产党对国内舆论的动向很敏感,今后,对日本的态度很可能会更为强硬。②《尖閣国有化首相が主導都の計画が触発弱腰批判を回避》,《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7月8日。

8月19日第5版题为《中国发生反日游行围绕“尖阁”、保钓人士被捕抗议海上举办“慰灵祭”日本议员出发》的报道称:为了抗议香港登岛保钓人士被捕,中国的陕西省西安市18日发生大规模反日游行。参加者在微博上发布照片,反映了人们高举书写“宁可大陆不长草也要收复钓鱼岛”的条幅行进的样子。游行至少有数百人参加,还有登载了竖着“不给日本车加油”牌子的加油站的照片。③《中国で反日デモ尖閣、活動家逮捕巡り抗議沖合で慰霊祭日本議員出発》,《日本経済新聞》2012年8月19日。

《纽约时报》在2012年4月16日—9月11日之间对于中日钓鱼岛领土争端的报道并没有《日本经济新闻》那么多,主要引述了中国外交部、中国官方媒体和中国民间游行人员的观点。

《纽约时报》5月24日的报道中引述了《中国日报》的报道称,由于中日两国摩擦升级,中国军方领导人取消了访日计划。④“China:General's Trip to Japan Is Canceled”,New York Times,May 24,2012.Webpage.《纽约时报》8月16日引述了新华社的报道称,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傅莹敦促日本保证扣押的中国公民的安全,并早日无条件释放他们。⑤Martin Fackler,“Japan Holds 14 Chinese in Island Landing”,New York Times,August 16,2012.p.7.8月17日的报道引述了中国外交部敦促日本政府早日释放被扣押的中国公民。⑥Martin Fackler,“China Urges Japan to Release Protesters Caught on Disputed Island”,New York Times,August 17,2012.Webpage.8月20日引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称日本右翼势力非法地侵害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外交部的相关官员已经向日本驻华大使提出了抗议,敦促日本政府停止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⑦Keith Bradsher,“Martin Fackler and Andrew Jacobs”,In Cities Across China,Protests Erupt Against Japan Over Disputed Island,New York Times,August 20,2012.p.8.《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举行了一场讨论会,许多讨论会的参与者号召采取更激进的行动。鹰派将军罗援,认为中国应该派出100艘船去保卫钓鱼岛。⑧Keith Bradsher,“Martin Fackler and Andrew Jacobs”,In Cities Across China,Protests Erupt Against Japan Over Disputed Island,New York Times,August 20,2012.p.8.

《纽约时报》8月20日报道了抗议日本的游行,“至死保卫钓鱼岛”,“即使中国布满坟墓,也要杀死所有日本人”,一些游行转变成了暴力行为。⑨Keith Bradsher,“Martin Fackler and Andrew Jacobs”,In Cities Across China,Protests Erupt Against Japan Over Disputed Island,New York Times,August 20,2012.p.8.国家控制的媒体在领土争端中采取了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⑩Keith Bradsher,“China:Group Plans Anti-Japan Protests”,New York Times,August 21,2012.p.7.香港的组织号称要在9月18日组织抗议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的行为,组织者号称该组织的目标是号召全世界的华人能够站起来抗议日本政府。⑪Keith Bradsher,“Activist Chinese Group Plans More Anti-Japan Protests”,New York Times,August 21,2012.Webpage.

五、分析与结论

在中国外交而言,围绕钓鱼岛的领土争端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在这样的外交危机中,我国对外传播效果如何?国际媒体是否接受了我们想要对外表达的意思?笔者总结如下:

第一,国家利益是各国对外报道中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领土争端关乎一个国家最核心的国家利益,所以在中日媒体的报道中,都体现出了维护本国国家利益的倾向,把对方的行为视为对自己国家领土主权的挑衅。

第二,在《日本经济新闻》和《纽约时报》对我国对外报道话语的引用时,体现出的只有“冲突”框架,而没有“自卫”与“和平”框架。特别是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对中国政府、中国官方媒体的引述都显示了中国政府与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领土上的冲突。中国对外传播中“自卫”与“和平”的话语结构并不能被国际媒体所接受。

第三,国际受众基本上是通过本国媒体来了知国际时事的。调查显示,日本民众获取有关中国的信息,96.1%来自日本媒体。①该项调查由《中国日报》和日本非营利组织“言论NPO”共同于2008年6月至7月实施,日本方面共有1000名市民和400名知识阶层人士接受调查。而有影响力的国际媒体一般都有自己的报道队伍和报道准则,对于国际事务的报道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受到自己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很大,更何况像《纽约时报》这样的媒体,报道中日冲突这样的题材势必会在报道中避免公开地偏向哪一方,所以中国对外传播的话语结构很难影响到这些国际媒体,并产生预想的效果。中国政府、中国官方媒体和中国民众的反应只是信息源之一而已。

学者翟石磊和赵虹在研究《纽约时报》视野中的中日岛屿争端后,认为:第一,提高中国在国际新闻传播中的曝光度,进而争夺话语权,也就是说中国要调整自我的文化身份,还要发展具有普世意义的文化身份;第二,及时出击,充分利用中国对钓鱼岛等类似关乎中国国家利益问题的当事人效应,主动及时的提出自我的立场和对事件的态度,加强国际公关活动,促进更广泛的共识②翟石磊、赵虹:《钓鱼岛还是尖阁诸岛—— 〈纽约时报〉视野下中日岛屿争端的第三者话语与身份协调分析》,载《世界新格局与中国国际传播》,外文出版社2012年版。。然而,笔者通过这次日本政府钓鱼岛“购岛”风波中的分析发现,在钓鱼岛领土争端中,中国对外传播确实主动及时地提出了我方立场和对事件的态度,但我们想要表达的“自卫”意思和“和平”的价值观念,并未被国际社会所接受,“二次传播”的效果并不好。

猜你喜欢
钓鱼岛话语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黄金时代》日本版
痛惜被贼惦记的钓鱼岛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钓鱼岛问题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