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风病的针灸治疗规律研究※

2015-05-04 03:06谢昕悦邴长建周胜红
中医药通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灸法中风病腧穴

● 谢昕悦 邴长建 周胜红



明清时期中风病的针灸治疗规律研究※

● 谢昕悦1邴长建2周胜红3▲

目的:研究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选穴规律及治疗特点。方法:以确定关键词作为检索词进行条文检索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对收集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理论分析。结果:获得了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的常用腧穴、常用特定穴、常用腧穴在十四经和人体部位的分布及治疗方法特点。结论:明清时期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主要分布在头颈及四肢部,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多;治疗方法为刺法为主,灸法为辅。

中风 针灸 文献研究 明清时期

中风相当于西医中的脑血管病,为当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我国传统医学在治疗中风方面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关于其记载最早见于《内经》,此后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完善,至明清时期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证治理论。其中尤以针灸疗法为特色疗法,在临床中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收集整理明清时期的医籍文献,分析该时期中风病的针灸治疗在选穴规律、治疗方法等方面的特点。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范围 以中华医典为文献来源,收集其中明清时期的主要文献,将检索出的相关条文与已出版图书的相应条文进行校对。检索书籍以针灸类为主,总共包括文献15部,具体如下:《景岳全书》、《医宗金鉴》、《针灸全生》、《医学纲目》、《普济方》、《针灸逢源》、《针灸大成》、《刺灸心法要诀》、《经脉图考》、《类经图翼》、《神应经》、《针灸聚英》、《神灸经纶》、《针灸大全》、《近代中医珍本集(针灸按摩分册)》[2-16]。

1.2 文献纳入标准 以“中风”、“卒中”、“偏风”、“偏枯”、“偏瘫”、“半身不遂”、“身偏不用”、“喑”、“痱”、“大厥”、“煎厥”、“击仆”、“口喎”、“风中”、“不省人事”为关键词[17]检索以上医籍中与中风有关的条文,其中以针灸疗法为治疗方法的内容予以纳入。

1.3 数据的规范化 对检索到的腧穴处方记录以下指标:文献出处、功效、主治、组成、腧穴名称、刺灸法6项。将各项指标进行规范,包括:规范著作名称,杜绝异名同书或同书异名的现象出现;规范腧穴名称,以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腧穴学》为标准,规范腧穴的习惯用名。然后在统计分析前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以排除各种因素对分析的影响。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频数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结合医家对针灸治疗卒中的应用情况,运用中医药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常用腧穴的频次分析 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总结,发现该时期15部医籍中用于中风治疗的腧穴总共127穴,包含耳前发际、脊骨三椎、脊骨五椎等无特定名称的腧穴。其中,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下的腧穴为100穴,占腧穴总数的78.74%,但其使用频次总合为总频次的33.03%;40次以上的仅为5穴,却占到了总频次的24.52%。使用频次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曲池、百会、合谷、足三里、肩髃、风市、阳陵泉、绝骨、环跳、颊车。见表1,表2。

表1 常用腧穴的频次分析

表2 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腧穴

2.2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常用腧穴在十四经的分布 在上述127穴中,除奇穴外,有113穴,涉及14条经脉。使用穴位个数较多的是足少阳胆经(17穴)、足太阳膀胱经(17穴)、足阳明胃经(13穴)和手阳明大肠经(13穴)。其中足少阳胆经的17穴使用频次达232次,占总数的23.5%。将除督脉、任脉外的12条经脉再按阴经与阳经进行分别统计,结果表明,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选穴以阳经腧穴为主,且阳经腧穴的应用频次远远高于阴经腧穴。见图1,表3。

图1 腧穴在十四经的分布情况

阴经阳经腧穴数2472频次126684

2.3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常用腧穴在人体部位的分布 将上述127穴按所处人体部位进行划分,分头颈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和腰背部5个部位,明清时期用于中风治疗的腧穴集中于头颈部和四肢部,躯干部位腧穴应用较少。见表4。

表4 腧穴在人体部位的分布情况

2.4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常用特定穴及应用频次 在统计的127穴中,特定穴为87个,其中以五输穴和交会穴为主,两者总和达69个,应用频次605次,频率为71%。见表5。

表5 常用的特定穴及应用频次

2.5 明清时期针灸治疗中风常用刺灸方法 在查阅到的文献中,仅统计提到刺灸方法的处方,对其中包含的刺灸均可的处方,进行刺法和灸法的双重统计,结果总共涉及处方274个,含刺法处方203个,灸法处方134个,刺血疗法处方4个。可见当时以刺法为主要疗法,灸法为辅,刺血疗法多用于中风初起,为救急之法。

3 讨论

春秋战国时期即有了关于中风病的记载,后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历代医家不断深入的研究,对该病的认识得到拓展,如对其病因的认识逐渐由“外风”说转为“内风”说[18],治疗方法也势必有所改变。明清时期集合了以往各个时期的经验,理论较为成熟,经过了大量实践验证,因此有它独特的特点。

3.1 取穴以阳经腧穴为主,尤善取胆经腧穴 究其原因,为该时期“内风”理论已在对中风病因的认识中占据重要地位,医家认为中风的发生与肝阳化风、气血逆乱的关系密切。因少阳不利则易致风火内动,气滞血瘀,继而引发本病,故主取少阳经穴,以祛风通络,温经化瘀。

3.2 常用腧穴集中于头颈及四肢部 因中风病位在心脑,主症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其病变主要集中于头面、脑部及四肢,治疗选穴以头颈及四肢部腧穴为主体现了当时医家重视局部对症腧穴的应用。

3.3 重视特定穴的应用,尤其是五输穴和交会穴 特定穴为有特殊治疗作用的腧穴。五输穴位于四肢末端,肘膝关节以下,经气逐渐充盛,主治广泛,其大量应用与中风大多为经络病,四肢症状明显有关。交会穴为数量最多的特定穴,且治疗本病所选交会穴多为头面部穴,头为诸阳之会,几条阳经均在头面部有交会,故交会穴的应用十分广泛。

3.4 治疗方法以刺法为主,灸法的地位也不容小视中风的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与风、火、痰、瘀有关[3],而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功能。通过选择针刺疗法,可使瘀阻的经络通畅,调节阴阳的失和状态,并扶助正气、祛除病邪,协调人体功能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灸法有益气助阳之功效,可助元阳之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以扶正为主,灸法的广泛应用可反映当时内虚风中的“内风”说理论的盛行,也表明当时医家对中风的预防调摄的重视。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卒中筛查与防治技术规范[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4,47(3):15.

[2]明·张景岳著.景岳全书[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3]清·吴 谦著.医宗金鉴[M].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4]清·肖福庵著.裘沛然,邓铁涛等主审.中华医典·针灸全生[M/CD].第1版.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1998.

[5]明·楼 英著.医学纲目[M].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6]明·朱 橚著.普济方(一五)[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清·李学川著.针灸逢源[M].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8]明·杨继洲著.针灸大成[M].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9]清·吴 谦著.医宗金鉴临证心法丛书·针灸心法要诀[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10]清·陈惠畴著. 裘沛然,邓铁涛等主审.中华医典·经脉图考[M/CD].第1版.长沙: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1998.

[11]明·张介宾著.类经[M].第1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12]明·陈 会撰,刘 瑾补辑.神应经[M].第2版.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0.

[13]明·高 武著.针灸聚英[M].第1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4]王大全,魏 铭,赵云萌,等.神灸经纶释[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

[15]明·徐 凤著.针灸大全[M].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16]清·金冶田传,雷少逸编.陆 拯主编.近代中医珍本集(针灸按摩分册)[M].第2 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7]许玉皎.中风病名分析及现代中风病诊断[J].中医药导报,2011,17(5):6-8.

[18]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320.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课题(No.2009-142)

1.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2.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安庄卫生院(276500);3.山东省中医药研究院(250014)

▲通讯作者 周胜红,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主要从事针灸学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E-mail:shhzhou2006@163.com

猜你喜欢
灸法中风病腧穴
经络腧穴学腧穴定位的学习心得*
国内外灸法治疗癌因性疲乏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质量分析
基于Unity3D技术的移动端数字人体腧穴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灸法治疗功能性便秘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不同灸法对免疫抑制兔脾脏、胸腺影响的组织学研究
缺血性中风病复发危险因素中西医的研究进展
旅途止泻按脾腧
探析古今中风病的发病机制
古代文献中岭南灸法及其发展源流*
《腧穴主治·国家标准》中月经病的“同功穴”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