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雪群
【摘要】民族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共同的道德传统等特性,在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历史潮流的当代,各国教育的民族性都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一国教育作出怎样的民族性定位选择,反映了一国教育在教育国际化大潮中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前景。冷静面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辩证应对教育国际化与民族性的关系,在适应国际化大势中完善、光大、弘扬自己的优秀民族特性,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中国教育;教育国际化;教育民族性;民族性定位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4)04-0025-007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教育的极大发展是长远而核心的支撑力,只有极大地发展教育,培养大批高质量人才,“中国梦”才有核心推动的主体。然而,在当今世界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下,教育手段已经是世界性与民族特性融合的综合体,中国教育的民族性定位如何把握,关系到我们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的问题,需要作出科学的民族性定位选择。
一、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必须作出教育民族性定位选择
教育的民族性在每个民族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形成,而教育的国际化只是在当代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个世界潮流,实质上是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延伸。在经济全球化强大浪潮的推动下,技术、资金、人才、文化等诸多资源在全球间广泛流动和交融,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管理方式方法等诸多教育元素也在全球间广泛流动、碰撞、交融,教育民族性定位的选择势在必然。
(一)教育国际化导致教育的民族性日益消退,需要重新审视和选择教育民族性的定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培养国际化人才为目标的不同国家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扩展和加深,各国教育之间的相互联系普遍增强,以往的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教育体系正在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的边界而日益地成为一体,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几乎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教育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这种跨越民族文化和国家边界的教育交流,以各种各样的交流形式覆盖了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各个方面。这说明教育如今已经不仅仅是限于某一个民族国家的孤立的、封闭的社会现象,它在很多方面已经跨越了民族国家的边界,成为一种国际化了的社会现象。教育正在从一种原本只是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机制的社会现象,逐渐变为一种人类社会某种普世(universe)文化的传承机制,其民族性的特性日益消退,人类的普遍性却逐渐增强。教育正在从一种民族性的东西转变成为一种国际性的东西。这种深层次的变化使民族性生存发展问题日益严峻。
(二)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下不能丢失自己的民族性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认为,适用于所有民族的国民教育的共同体系不论是从实际上,还是从理论上来看,都是不存在的。不能按照别人的教育体系进行教育,不管它是如何严整,如何进行周密的思考。所以,在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下,如果完全丢失自己的民族性,是很危险的。教育作为有着共同文化传统的民族或共同文化传统的群体进行的文化传承和培养该民族人才的活动,一方面要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顺应世界潮流,主动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不断拓展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坚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在世界文化交汇交融中增强本民族文化的话语权,维护本民族文化的自主权。
从教育的产生来看,教育产生于民族需要和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但是,最初的教育都是在一国之内产生的,会受到本国本民族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传统、语言习俗、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国各民族多样性的教育。如斯巴达的军事教育,雅典的博雅教育,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教育,这些教育是和民族深深地联系在一起的,具有很深的民族性。后来随着国家和地区之间交往的逐渐加深,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等也成为交流的内容,教育也就走向了国际化,不再是一国自己的事情,也不能再完全不顾外部的变化而关起门来搞自己的一套教育。
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来看,教育在其产生、发展过程中,融合、吸收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对民族文化进行选择、传递与再造。教育充当了文化传承的手段。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文化传统,教育总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也随之提升,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都会留下文化传统的痕迹。如科举考试制度影响着我国一千多年的教育传统,从此“读书做官”、“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成为很多读书人的教育价值取向。所以,只要教育和文化传统的这种关系不断,那么,无论教育国际化程度如何深化,教育的民族性都永远不能丢失。
从教育与国家的关系来看,教育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服务的,教育的性质由国家政治制度所决定。统治阶级通过制度安排、教育资源的配置,决定着社会成员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基本内容,甚至能够决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同时,教育作为传播文化、训练思想、培养情感和养成社会行为习惯的活动,能以其直接或间接的,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向年轻一代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他们的政治社会化,以实现国家对教育控制的目的。随着一国走向国际化、融入世界发展大潮进程的推进,作为国家附属物的教育,也必然随之融入国际化潮流。但由于国家的相对独立性,其教育也不可能完全丢弃本国本民族的特性,不可能游离于一国政治需要之外而成为别国教育的依附物。
可见,教育的民族性是民族之根,在国际化趋势中怎么对待民族之根,是不容回避的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化趋势中,如果全盘接受国际化,完全丢失教育的民族性,就意味着迷失了自己,完全丢掉了民族之根;反之,如果盲目地用民族性抵制国际化,全盘拒绝国际化,唯我独尊,就意味着不懂得借助国际化的有利条件改造、完善和光大自己的民族性,以便更好地适应世界变化。这两种态度都是极端危险的。
(三)教育民族性的价值取向关键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无论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多么强劲,教育都必须肩负起保存、传递和创新民族文化的使命。一个民族在其历史形成的进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文化积淀,这是铸造民族特性的核心的要素,世界上能够把一个民族和另一个民族区别开来的东西不是经济、政治、技术等因素,而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的民族性,主要也是由民族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教育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民族发展的合力。教育对于增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具有宣传、渗透和融合的基础作用,对于形成民族自强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和民族自尊心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华民族在近现代之所以会出现高涨的民族团结和凝聚局面,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通过先进思想的传播和教育,提高了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意识、民族危机感、民族自尊感以及责任感,唤醒和激发了中华民族成员的爱国热情,从而自觉地加入到民族融合的大潮之中,真正实现整个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高度融合的社会精神状态。可以说,没有对中华民族成员的民族教育与宣传,以及通过教育来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种民族自强的意识、民族复兴的责任感是难以形成的,也就更谈不上民族凝聚力的空前高涨。
(四)警惕西方国家借助教育国际化推行教育西化图谋
教育国际化本来是世界交往与融合程度日益加深的必然趋势,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战略行动中将教育西化的政治目的人为地附在了这个载体上,扭曲教育国际化的本来面目,使发展中国家教育的民族性不同程度受到损害。中国要发展好自己的教育,就必须防范西方的图谋,避免落入教育西化的陷阱。教育西化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进行文化意识的渗透和扩张,逐渐同化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世代子孙,以达到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引向适合西方发达国家战略意图的轨道上,最严重的结果就是完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国。如果过分强调教育国际化,其实质就是把教育重新引向西方化,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所期待的。目前,国内大批的孩子从小就被家长送到国外接受西方教育,使孩子从小就被国际化,变成国际人,失去了本民族文化之根,这不能说不是西方推行教育西化战略的成功例证,中华民族对此必须警醒啊!
二、认清教育国际化的多重影响是中国教育的民族性作出正确定位选择的重要依据
中国教育富有民族特性,这与中国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文化传统以及丰富的教育思想密切相关。但是,民族性的东西在国际化大潮中是很容易被吸收、抛弃、冲淡或消融的,国际化不会主动、积极、客观地解决任何一国教育民族性的存留问题,只能靠各国自己在适应国际化中保留、完善、光大自己的民族性。这就需要各国从自身的民族性出发,正确估计教育国际化对教育民族性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及时趋利避害,才能做出有效地应对策略。中国也不例外。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教育民族性的影响是多重的,不能以片面、单一的眼光看待,必须有一个冷静、客观、辩证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教育的民族性作出冷静、客观、辩证的正确定位。
(一)认清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教育国际化向发展中国家实施意识形态控制的战略图谋
教育国际化本来是世界教育共同发展的大趋势,对加速人类文明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西方发达国家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加速推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进步,而是为了将其教育模式、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的东西强加给发展中国家,以达到控制、主导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模式、价值观按照西方的需要实施。事实表明,在推进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产生冲击,在处于强势的西化教育的冲击下,弱势国家民族教育及本土文化遭到扭曲、牺牲甚至丧失。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对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大大增加了保存或保护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承以及民族性的延续的难度。中国教育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试图将自己的国民教育模式确立为世界普遍认同的教育模式,并将其输送和强加给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个政治图谋不是一时的举动,而是具有长期性的战略。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处于一种心理劣势地位,从而盲目崇拜西方,而忽视自己传统中优秀的东西的心理也被强化了。只有保持这两种清醒的认识,才能在思想上树立保存与弘扬自身教育民族性的迫切性和紧迫性。
(二)认清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教育民族性的消融作用
教育国际化对教育民族性的消融作用要辩证地看,有利的方面和不利的方面要分清楚。从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情况看,教育国际化对中国教育民族性的消融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国际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的渗透和影响过程中,中国教育的民族传统色彩被动地受到冲淡。这种影响直接导致教育民族性分化,有的人主张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又不能妄自菲薄,完全否定自己的教育传统;有的人则盲目崇拜国外的教育方法、教育思想,主张完全抛弃教育传统。前一种消融作用是有利的,后一种消融作用是不利的。二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借助教育国际化推行西化教育的模式、方法、价值观等等,中国教育的民族传统防线被强行突破,导致中国教育传统的模式、方法、价值观在西方的影响下产生动摇,有的人对教育民族性的可靠性开始持怀疑态度。这种影响由于掺杂了西方强行输出价值观的政治图谋,左右了一些人在教育国际化趋势下对教育民族性优劣的正确判断。三是面对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模式、教育方法,中国教育主动放弃一些落后的观念、方法、模式,主动变革一些与世界性不适应的方式方法。这种情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教育民族性的冲淡,但这又是中国教育民族性的自我扬弃与优化。
(三)认清教育国际化对弘扬中国教育民族性的阻碍作用
中国出于本国教育发展的需要,在与发达国家进行信息交流、资源互补的过程中,被迫接受一些被强加的理念,本身的传统教育模式受到一定的冲击,自身文化传统的弘扬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面临不小的危机。从文化传承与弘扬关键要靠人才这个角度看,教育国际化阻碍了中国教育民族性的弘扬这个现实是相当严峻的。中国随着教育国际化,最直接最明显的一个损失就是优秀人才的大量外流。最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土壤是优良设备设施、学习工作条件、研究环境等,对这个利于人才发展的土壤的营造,我国在短时期内根本不可能赶上、更谈不上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大批优秀人才因此被人家吸引过去了。还有一部分留学人员,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喜欢上了国外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法,学成以后也不愿意回国。在国外工作的人才,他们的优厚待遇对国内人才形成了巨大的宣传吸引力,就像一个巨大的漩涡,绵延不断吸引着国内人才。目前,从小学阶段一直到博士研究生阶段,都有一批批人接续不断被吸进那巨大的漩涡。在这个事实面前,中国教育民族性的弘扬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四)认清教育国际化对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作用
教育国际化对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路径是双向的:一是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人才队伍。在开放的世界中,中国教育有了更多的了解、学习、借鉴、吸收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模式的机会,并将其逐渐融进中华民族的教育传统中,这不仅逐渐消除了民族传统中的狭隘性,而且使民族教育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不断增强适应世界发展变化的能力。在人才培养方面,教育国际化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有国际化、开放式的意识和胸怀,应掌握国际一流的先进知识结构,在视野和能力等方面具备国际化水准。由于教育国际化带来的便利条件,扩大了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才交流、学术科研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使我们不断培养出一批批具有世界知识和世界眼光、对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全球化发展具有很强适应能力的人才队伍。二是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推向世界。中国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深厚传统文化积淀,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凝聚在儒、道、佛、法、兵、墨等诸子百家的著作中,中华民族在自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生生不息,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强劲活力。自古以来,世界上许多有识之士,纷纷学习研究中国文化,被中华文化魅力深深吸引。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前景。中华民族借助了教育国际化的便利,成功地将自己优秀文化主动辐射出去,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孔子学院的广泛创立,就是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的一个杰出成就。
(五)认清教育国际化对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民族性相互融合的作用
如果撇开西方发达国家刻意附加在教育国际化上的政治图谋,那么,教育国际化与教育民族性不是对立关系,而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融合关系,在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教育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进步。作为一国的教育,都是立足于本国的文化传统,具有本国特殊性。但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每一个国家的教育又具有人类文明的共性,蕴含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吸收的特质。教育国际化的过程,正是推进世界各国教育的共性与教育民族性的特殊性相统一的过程。与经济发展必须合作共赢一样,面对当今开放的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发展,也需要与其他国家、民族合作共赢,也就是相互学习、扬长避短,以达到各自的民族教育最优化的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与其他国家民族教育的融合不断深化,中国在努力把自己本民族教育介绍给其他国家和民族,同时也努力学习其他国家教育的优点。当今中国的教育,已不再是纯粹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而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深度融合了中西教育文明之精华,与世界各国教育实现了良性互动,这些都得益于教育国际化的推动。
(六)认清教育国际化对推动中国教育民族性的革新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教育民族性的革新和完善过程,不是去民族化过程,而是扬长避短、取长补短过程。教育国际化使我国对自己教育民族性的优劣有了清楚的认识,为教育民族性的革新和完善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努力推进教育国际化带有政治目的,但不能否认其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先进性。中国教育要承担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就不能拒绝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中国教育民族性的革新和完善,首要之一就是用先进的方法和理念革除落后的方法和理念,并且用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去改造、弘扬民族文化精华。
三、中国教育民族性正确定位选择的基本策略
提倡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是要求无条件放弃教育民族性,提倡坚持教育民族性并不等于可以游离于国际化之外。国际化的东西和民族化的东西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由于教育国际化是不可逆转的长期过程,使得教育民族性定位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教育国际化的长期过程中,中国教育民族性要赢得与其他国家竞争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坚持不懈地在学习借鉴别国优长的同时,牢牢立足于本土文化,光大弘扬本土教育民族性优势,这也是中国教育在未来成为世界强势教育的根本。因此,中国教育民族性正确定位选择应从几个基本策略着手。
(一)以综合国力为依托努力谋求教育国际化的主导地位
一国在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起到什么作用,是由该国的综合国力所占的地位所决定的。教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突出表现,如果一国的教育处于世界主导地位,那就说明该国的综合国力也是处于世界前卫的,而一国教育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也就说明该国教育民族性在世界上具有了强有力的话语权。如果国力衰微,就难免沦为大国、强国的依附,教育的民族性就难以保存。教育民族性的生存发展问题,折射了一国在世界上的生存发展问题。教育国际化浪潮兴起后,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大都处于被动的、依附的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形成了以发达国家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为主导地位的变迁,而且也带来了以其教育科学研究范式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主导地位的确立。在教育国际化中的主导地位的确立,其意义是非同小可的,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吸引世界各国的人才以及大量的资金。如清华大学几乎成了美国等发达国家无偿输送科技人才的平台,自1985年以来,85%的清华工科学生去了美国,而80%获得博士学位没有回国。
中国自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民族性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迅速增强,这是由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所推动的。所以,我们努力谋求教育国际化的主导地位,实际上就是努力谋求综合国力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以综合国力的增强为依托,不断推进自己教育民族性的发展、完善、弘扬和传播。在综合国力迅速增强背景下谋求教育国际化的主导地位,最直接有效的策略是实施教育走出去战略。教育走出去战略包括:对外宣传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更多地展现中国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以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的魅力影响世界,增强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阵地的话语权;加强对外的官方教育交流,如教育思想、方法、模式交流,扩大公派留学人员规模,共建合作培训基地等等,从权威性角度推进中国教育走向世界;着力培养既有扎实中国文化底蕴,又有世界思维、走得出去的人才队伍。
(二)扬长避短,光大教育民族性的优良传统
每个国家的教育民族性都不是绝对好的或者绝对坏的,都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劣势,都是在不断地扬长避短、自我扬弃中发展壮大自己的优势。中国教育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和民族传统特点,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已深深融入中国教育的传统中;自强不息、贵和尚同、忠孝仁义礼智信等民族文化精神也已深深融入中国教育的传统中。站在当今世界发展的高度,我们必须进一步对这些教育理念、方法、文化精神进行革新和完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走向现代化、时代化、科学化,真正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问题上,有的人动辄完全否定传统,看不起自己的传统,把一切现实中不如意的发展问题都归咎于传统包袱,这是不冷静、不辩证、不客观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是有一些保守落后的成分,但更有许多优越于其他民族的元素,只有依据不断光大的优良的民族元素发展和提升教育的民族性,中国教育才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因此,要作出我国在教育国际化中的正确定位选择,就必须立足于我国传统教育的继承、弘扬并实现传统向现代转换,在中国传统教育现代化的基础上取得世界教育的认同,增强中国教育在世界教育舞台上的话语权,而不是教育的全盘西化、欧化与美国化。
(三)开放包容,博取众长,借人强我
现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世界的民族性也是开放包容的。要善于利用开放的大好便利,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境况,曾激发了大批有志之士向西方学习,试图达到借人强我、振兴中华的宏图,魏源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就是典型的代表。可是由于清政府腐败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使大批仁人志士壮志难酬。但他们那种开放包容、博取众长、借人强我的精神是完全正确的、值得后人弘扬。当然,对待西方的文化要用辩证的眼光,对西方的先进文化要进行合理地选择、甄别和转化,对其中无法转化的和糟粕的东西加以剔除。不能为了顺应世界潮流而抛弃自己的本民族文化,迷失自己。要善于以博采众长的策略壮大本民族教育的实力,把中国教育打造成强国教育,用优秀的文化吸引全世界的人民,推动中国教育更加蓬勃发展。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教育更应以宽广的胸怀,吸纳一切先进文明成果,使外来教育本土化。同时,也将我国独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纳入到全球性的视野中去,不断接触与交流,在民族性与国际化相融合中使中国教育走向世界。
(四)适应世界发展趋势深化教育改革,是中国教育民族性正确定位选择的必由之路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还有很大差距,这除了有综合国力不强的影响因素外,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的弊端也不容忽视,中国目前之所以是世界留学生的最大输出国,而不是教育的输出国,更不是教育强国,无疑与此因素有着重大关系。这就需要认清形势、全面准确地评估自己教育的不足,狠下决心深化教育改革,最大限度发挥出我国教育的优势,最大限度释放出我国教育的能量。
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职能。政府对学校的管理应简政放权,不要管得太多、统得太死,使学校具有迅速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师资、学生队伍的自主权,增强学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在激烈的国际教育竞争中用好国际国内两种教育资源,面向国际国内两个教育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天下英才为我所用、为我所教,而不是使优秀的苗子都给人家夺走、优秀人才都被人家所用。
深化教育改革,必须树立学校办学国际化的全新理念,通过办学国际化促进人才国际化,而人才国际化则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目标。所谓学校办学国际化,要求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要从全球范围内吸纳优秀人才为我所用,提高不同国籍专业人才在学校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中所占的份额;二是扩大外国留学生在学校学生人数中所占比例,从世界范围内招募优秀学生为我所教,将来也尽可能使其为我所用;三是加强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与国外同行间的交流合作,培养造就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师级的领军人物和具有国际视野,能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以及创造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的科研成果。
总而言之,在教育国际化浩荡大潮下,中国教育民族性正确定位决定着中国教育的未来走向,也事关中国未来的前途命运。
[责任编辑:袁丽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