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优化课堂教学

2015-04-30 02:23杨堂寿
新教师 2015年3期
关键词: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课

杨堂寿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结果,而知、情、意、行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转化的。道德认识是产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依据;道德情感加深道德认识,坚定道德意志,使道德行为更好地坚持下去;而道德行为在实践中,又激发道德情感,巩固和发展道德认识,锻炼道德意志。思想品德课只有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才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道德认识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道德认识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教学上,应把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放在首位,不但要使学生知道要怎么做,而且要使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教学《劳动最光荣》一课时,教师在补充讲述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后,提问:“老大得了父亲的家产,为什么到头来还是没吃没穿?”学生回答:“因为他不爱劳动,太懒。”“因为他整天吃喝玩乐,游手好闲,把父亲留下的粮食都吃光了,东西也卖完了,所以最后没吃没穿。”教师又问:“老二离开家时,只带点种子和简单的工具,为什么他有吃有穿?”学生说:“老二勤快,爱劳动。”“他不依赖别人,靠自己的劳动生活。”教师最后总结:“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老大没吃没穿,原因在于他整天游手好闲,不爱劳动;老二与老大不同,他勤快,爱劳动,全靠自己的一双手劳动创造生活。人类所需要的一切,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没有劳动,人们就无法生活。因此,我们说:劳动最光荣,爱劳动的人应受到尊敬。”通过上述教学,学生弄清了因果关系,领会到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的道理。在引导学生接受思想品德基础知识并转化为道德认识的过程中,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自思”“自律”的能力。如在教学《不打扰别人》一课时,教师先布置学生结合插图学习课文内容,并提出思考题:(1)小芳来到张华家,为什么把报纸轻轻放在桌上就走了?(2)小芳来到王叔叔办公室,看见王叔叔正在打电话,她是怎么做的?(3)珍珍在午睡,小芳来到她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4)你平时遇到上述情况,是怎么做的?而后组织学生讨论。在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中,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了提高。

二、道德情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推动力和催化剂

道德情感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推动力和催化剂。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应注意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即进入自我情感体验的心态,使教师“动之以情”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感情投入”结合起来。如在教学《认真做作业》一课时,可以用创设情景的方法导入新课: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三位扮演“作业本子”的同学,手持道具,配合舞蹈动作,走进教室。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做个‘作业本子找主人的游戏,请大家认真看。”扮演“作业本子”的三位同学随着乐曲,边跳舞边诵读课文中的顺口溜:“我的主人顶呱呱,作业本子真整洁,一行一行多工整,一笔一画像绣花。计算答题全正确,成绩优良人人夸。主人主人在哪里?我要给你戴红花。”全班同学也一起跟着朗读一遍。通过这一设计,使得作业做得很好的学生有了自豪感、光荣感,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做好作业的欲望和决心。又如在教学《小学生也要知法守法》一课时,通过播放电影《少年犯》的主题歌《心声》,把学生带回到那如泣如诉、令人揪心的场景中,激发了学生对从小知法、守法重要性的认识,也增强了学生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的自觉性。

三、道德意志制约着道德行为,对道德情感起着调控作用

道德意志制约着道德行为,对道德情感起着调控作用。教学时,要注意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内化的规律,引导学生辨析言行,解剖自己,进入自我分析、自我反省、自我控制、自我督促的自我教育过程。在学生有了初步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辨析,以加深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意志。除完成“学与做”中的练习外,教师还应再进行设计。如教学《天天锻炼身体好》一课时,可设计判断题:(1)今天星期天,不必早锻炼。( )(2)我虽然身体很好,但是还须再锻炼。( )选择题:(1)我今天感冒,早操(可以不用参加)(做得有气无力)(坚持认真做)。(2)刚吃完饭,可以(散步)(跳绳)(奔跑)。

道德意志的培养还可以结合教材、抄录名言警句、制作名言警句的贺年卡和书签来进行。

四、道德行为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标志

道德行为是学生是否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标志,它既是思想品德课的特点,又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任务之一。行为实践既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宿。因此,必须加强道德行为的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1.把握教材,规范学生的道德行为。在教学中,要注意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基础性,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做人的启蒙教育和熏陶,教会学生做个好学生、好公民。还要注意小学生道德行为的层次性、示范性。学生道德行为的形成是一个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的长期过程,必须层层深入,循序渐进。

2.超越教材,强化学生的道德行为。学生的认识内化为自觉的欲望,能促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在教学中,要适当超越教材,将书中的范例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这能起到很好的迁移升华作用。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态度去认识现实问题,把握一个个时机,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教育训练,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

总之,只有在遵循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前提下,探索品德课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将乐县水南学校 责任编辑:庄严)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意志道德行为品德课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TÜV 南德意志集团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远和近
论《三字经》与儿童道德行为的培养
在德意志的阳台上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黑格尔的道德行为归责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