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的改革使得初中英语的教学方法必须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新课程改革更倾向于提高学生在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上,而生活性教学能很好地符合这些要求。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生活性教学的内涵进行解析,进而提出在新课程条件下运用此种教学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措施,以期能够使初中英语教学取得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学生在英语上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英语;生活性教学;方法
一、生活性教学的内涵
1.生活性教学的内涵解析
生活性教学将学生作为英语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个体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生活性英语教学的理念以教育学和心理学及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作为其基础,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教学情境的营造,使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提高在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同时在社交能力上也能同步提升。生活性教学主张将具体的教学理念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通过运用课堂情境模拟和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及交际学习,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运用能力。
2.生活性教学的主要特点
(1)注重与社会相结合。学生进行语言学习,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能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良好运用。生活性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好地与社会相结合。教学内容源于社会,以课本内容作为辅助工具,通过教师的教授将课程内容传输给学生。同时,通过学生与社会的良好互动,使学生在生活体验上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和运用。这也能够带来丰富的社会价值,充分地体现出生活性教学的社会性。
(2)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活性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后,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付诸于生活实践当中。课本知识来源于社会,最终的目的也是回归到社会。通过课内和课外知识的结合,使得学生能够融会贯通。学生同时会受到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影响,而生活性英语教学能够关照到各个方面,充分结合并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丰富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里接收到知识,并且乐于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当中。
二、新课程条件下初中英语生活性教学的具体方法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在自我兴趣激发下进行英语学习,全面提高英语方面的综合能力,听、说、读、写各方面技能综合发展,并在其基礎上进行综合运用。学生的知识储备,包括英语基础知识和对中西方不同文化的认识等应得到丰富。生活性英语教学学生在其要求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课堂和课外的资源运用,形成具体的教学方法。
1.运用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的主要方法是通过课堂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接近于社会生活的情境中进行英语的学习和训练。激发学生在情感方面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活跃的气氛里进行英语学习。英语教师将知识和审美融合在具体语境和情境中,创造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情境。在具体操作中,应当注意避免某一方面的缺失,造成一味追求知识性的枯燥死板的知识灌输行为或一味追求趣味性的娱乐活动而丧失知识教育的作用。
情境教学法的优点是,能够有效的让学生融入到学习氛围当中,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和理解使英语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并能够使知识得到具体的运用。通过表面形象的认知和感受,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达到英语学习最大效率的实现。
2.通过实践进行英语学习
英语学习的效率要实现最大化,应当注重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而不是一味单纯地进行知识接收。知识应当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学生主动实践和良好互动中得到运用。一种语言的学习,应当经过学习者的接收、理解和实践过程,才能得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基础知识教学以后,应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所学具体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在课外时间,全面调动自身在英语听书读写方面的能力,与社会进行良好互动,和同学、老师进行交流与切磋。通过实践的构建,英语知识才能够得到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3.通力合作,促进学习
英语学习单纯在学生个体进行,是不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的。旧的教育方式是教师的填鸭式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理解和接收,得不到很好的交流和表达。尤其对于英语的学习,更加注重的是合作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通力合作,才能使英语教学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圈[3]。英语知识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得到掌握,而学生个体在与其他学生个人体和教师之间,包括与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合作,才使得英语知识与能力的实践有了可能。
三、结语
在新课程条件下,必须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法改革才能实现最好的教学成绩。生活性教学对于初中英语的教学有着积极良好的发展作用,应当将其进行推广运用。同时,应在已有的方法上进行改良和提升,才能使初中英语的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英语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简介:
路四清(1966.02~),男,湖北省襄阳市人,工作单位: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一中,职务: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