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
【摘 要】美术赏析教学能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掌握艺术的语言和特点,提高学生对艺术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像力。随着人们对素质教育的逐步认识和提高,通过美术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广博学问,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更科学准确地运用现代教育手段来施行美育工作,使美术教育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有力助手,成为启迪心智、培养爱心的园地。
【关键词】初中美术;欣赏教学;精心准备;生动性
美术欣赏课教学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美术欣赏教学又有其特定的内含和规律,通过实践与探索,美术欣赏作为中学美术课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目前,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要求广大美术教师增强对课堂教改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使美术教学不仅具有趣味性和创造性,而且富于独特性和实效性,从而充分发挥美术学科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美术欣赏课,上好美术欣赏课,在工作中我积累了一些开展初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方法。
一、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知美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自觉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兴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对美术欣赏缺乏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培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感知美的主动性,是欣赏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有的美术作品画面没有情节性,或是静物、风景,或是花鸟山水,加之学生不太熟悉作品和作者,因而当作品展示出来时,吸引不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如果仅从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美因素去分析,显然他们是不太愿意听的。这时,教师应从美术作品的“情节”入手,即通过介绍有关作品的趣闻轶事,或作品当时的文化及时代背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一旦被这种“讲故事”式的教育吸引,使学生的思绪犹如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深究”兴趣。进而再结合画面的形式、风格及其蕴涵讲述作品的审美价值,那就事半功倍了。应该说每一幅美术作品、每一位艺术家的后面都有许多情节可以发现。例如欣赏后印象主义梵高的作品《向日葵》,画面没有吸引人的情节,几棵金黄色的向日葵,学生们不屑一顾,这时候先讲一个画外的情节:1987年在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行,日本安田火空海上保险公司用4000万美元抢购了梵高的向日葵,竞拍时间仅4分30秒。“是怎样一副作品那么值钱?”学生们带着惊叹将注意力集中到这幅画上,然后老师再从审美的角度去分析作品的形式、风格就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了。
当然,如果欣赏课仅限于讲述趣闻逸事,主次不分,造成喧宾夺主那就失去了欣赏课的意义,也是不可取的。教师只有结合作品欣赏活动,“以趣引路”,将艺术家的个性品质与作品的风格、题材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中的大胆尝试
1.有效使用现代教学手段
美术欣赏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赏达到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欣赏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的。所以,教师可以借助一体机、投影仪等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对画面有直观的认识。如,在欣赏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时,学生很难完整认识这幅作品,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全部或局部的放大观赏,充分展示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征,这样更有利于展示作品的精华部分。所以,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从根本上打破了学生学习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尊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增加了学生对作品的直观认识,拉进了其与欣赏物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在观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2.让音乐成为美术欣赏课的“佐料”
音乐给人以听觉的享受,美术则给人以视觉的享受,这两种艺术犹如一对双胞胎,时刻相依相伴。在美术课堂上,音乐能发挥烘托氛围的重要作用,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联想和想象观赏、领悟画面的美。
如,在学生欣赏《簪花仕女图》时,教师可以用唐朝音乐导入新课,大唐盛世欢快、和平、安逸的音乐能迅速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边听歌曲边观察画面的人物特征、面部表情、造型特点等。这样学生就能凭着听觉、视觉的感受想象、理解。
3.以“四字欣赏法”活跃课堂,提高效果
在长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笔者摸索出了欣赏课的“四字欣赏法”,即“看、想、谈、写”。
第一,看。学生看美术作品,从整体感知到局部欣赏,从内容到表现形式,要求学生初步判断出作品的画种、风格,并能从形象上判断出是写实的、变形抽象的还是纯抽象的。
第二,想。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品的艺术形象。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判断事物的准则,所以可以对一件作品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思想情感,再结合以前所学的欣赏知识,分析、理解作品的艺术语言,领悟作品的美感。
第三,谈。让学生把对作品的不同感受、体会表达出来。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部各抒己见,相互交流,拓展创新思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第四,写。让学生写评论,要求学生从形式内容、绘画语言、艺术理念、主题思想等方面评价美术作品。使学生在写作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审美教育,提高审美能力。
美术鉴赏课应该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罗丹曾说:“这个世界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欣赏一件美术作品不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心感受。如,在欣赏著名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雕塑作品《公牛头》时,学生首先要了解公牛对于西班牙人的特殊意义以及西班牙人对公牛的特殊感情,才能理解作者在创作这件作品时内心的崇拜与自豪的情感,才能理解画面背后蕴含的各种微妙的意义,才能理解毕加索的匠心独运与他适时适地的敏感结合,使得微不足道的材料成为富有生命力的雕塑。
三、规范教学流程
欣赏要达到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体验相结合;介绍作品的背景与作品内在艺术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相结合;逐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感受能力。欣赏教学过程须有一定的操作流程规范。为此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形成可操作的欣赏程序,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作品,避免欣赏的随意性。大致的环节为:①描述。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分析作品之后,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作品的题材内容、画种等;②分析。对作品的色彩、构图、造型进行整体的语言表述;③解释。介绍作者,并对作品的意义、所体现的人文价值进行研究;④评价。根据以上内容的学习与探索,对作品进行局部和整体的评价。在这个操作流程中,教师要注意结合作品讲授必要的美术术语,以帮助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如欣赏色彩时渗透“色调”的概念,在欣赏构图时,讲解一下“构图”的含义。当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术语后,既能深入地赏析,又能自如地表达欣赏的感受。同时还要注意扣准学生的心态,激励学生反观“自我”来欣赏。如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你喜不喜欢这幅画?这幅画要是由你来画你会怎么处理?你猜猜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画?从而深化学生欣赏的感受;另外还要注意,要为学生创设想像的空间和自由交流与表述的环境,促使学生在欣赏中作出创造性的“理解”与“评价”,从而在规范的欣赏过程中提升欣赏的层面。
四、结语
要给学生半桶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一位优秀的教师应具有丰富的知识、深厚的教学功底、广博的见识、敏锐的观察能力以及对教学的热爱之心。美术欣赏课堂应该形式丰富,气氛活跃,这需要广大美术教师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石川勤.教育与学的艺术.人民出版社,2001.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滕守尧,朱疆源,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