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艳艳等
【摘 要】目的:探讨含漱液与抗生素控制上颌阻生牙拔牙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上颌阻生牙拔牙患者70例(阻生牙92枚)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A组(抗生素组)与B组(含漱液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控制状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A组感染控制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上颌阻生牙拔牙患者来说,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优于含漱液,是当前对该类患者术后感染预防的最佳手段。
【关键词】含漱液;抗生素;上颌阻生牙;术后感染
在口腔齿槽外科拔牙患者中,其往往会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而应对拔牙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就是使用抗生素,但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为此,笔者为了探讨局部应用含漱液是否可以取代全身应用抗生素进行感染控制,对我院收治的70例上颌阻生牙行拔牙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上颌阻生牙拔牙患者70例(阻生牙92枚)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24~40岁,平均(31.7±4.7)岁。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并签署同意书的情况下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有拔牙手术禁忌证、糖尿病等患者。将70例患者依据随机平均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5例45枚阻生牙,对照组35例47枚阻生牙,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阻生牙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两组患者充分做好常规术前准备工作,在麻醉注射区、手术区予0.5%碘伏、75%乙醇进行消毒处理,对患者行牙位浸润麻醉后,进行牙龈分离处理,采用上牙挺挺松患牙,再用牙钳将患牙拔除;充分清理牙龈与牙槽窝后,进行牙槽骨复位,行局部止血处理后,给予0.5%碘伏棉球或棉签行创面、牙槽窝消毒,然后使患者咬紧无菌棉球压迫止血。告知其相关注意事项,观察15~20min后,未见异常后则表明手术成功。A组患者在术后给予阿莫西林0.3g/次,3次/d口服,连续治疗3d。B组患者于术后48h给予金栀洁龈液10.0ml/次,持续含漱1~2min,3次/d,连续使用3d。手术后5~6d复诊,对患者的伤口情况进行观察。
3.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术后4~5d创面逐渐缩小,创口表面有新鲜肉芽组织覆盖,并且无脓性分泌物或血液分泌,局部未有压痛、红肿迹象,患者无吞咽疼痛、开口困难等临床症状;有效:术后4~5d创面有所缩小,局部存在压痛、红肿迹象,创面无脓性分泌物或血液分泌,并且无吞咽疼痛、开口困难等临床症状;无效:术后4~5d创面有脓性分泌物或血液溢出,拔牙创面未见缩小,且局部有明显的压痛、红肿迹象,严重者存在吞咽困难、开口困难等临床症状。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组间数值比较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A组35例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为94.29%,无效率为5.71%;B组35例患者中,临床总有效率为74.29%,无效率为25.71%。观察组感染控制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临床研究证明,对行上颌阻生牙拔牙患者术后局部应用含漱液可以对口腔中滋生的病菌进行有效抑制,并且在通常情况下可以作为抗感染药物应用。金栀洁龈液的主要成分为黄芪、栀子、金银花等中草药,是一种复方制剂,能发挥出杀菌、止痛、消炎的功效。
上颌阻生牙拔牙患者群体多为青中年,患者合并系統性病变少,因而其自身良好的免疫功能会帮助其创面早日愈合。此外,由于青年患者口腔卫生都较好,术后感染因素较少。即使在不适用抗感染药物的情况下,多数的患者创面都能自行愈合。基于上述条件,笔者认为对患者术后给予含漱液能够对感染情况进行更有效的控制。然而对于影响创面愈合因素较多的患者来说,如果其免疫功能不佳,且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则在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感染控制效果更佳。
本次研究中,A组感染控制无效率(5.71%)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于上颌阻生牙拔牙患者来说,术后给予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效果优于含漱液,是当前对该类患者术后感染预防的最佳手段。但是否决定用含漱液代替抗生素进行感染控制,应当在分析患者病情基础上选择最佳的感染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1]陈荟忆,赵胜利.含漱液与抗生素控制上颌阻生牙拔牙术后感染对照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06:635-636
[2]钱维雯,赵胜利.碘仿纱条与止血海绵对下颌近中阻生牙拔牙后止血的临床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2011,06:637-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