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培海
教育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的小学教育是重中之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小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成为农村教育发展的桎梏。这些年我一直在农村学区工作,经常参与学区的教育教研活动,近期参加了甘肃省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科远程培训,受益匪浅。结合国家有关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理论和我学区实际,对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为改变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提出建议。
一、学区教育现状分析
1.学校规模小,办学条件落后
榆中县城关学区有9所完小,大约900名学生。按照学校位置及规模,我学区小学可分为三个类型。一类是,学生人数较多达到100人以上的中心小学和靠近县城的完小共3所,交通相对比较便利,教学设施较完善。通过近几年的普九达标验收,各功能室基本齐备(电子备课室和语音室没有),硬件建设基本能满足当前教学需要。第二类是学生人数在60至90人的完小共4所,教学设施较落后,只有一个微机室,但电脑早已淘汰,学生的微机课只是形同虚设。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室。光盘播放室和卫星接收室的设备在教室安装着,很不方便,设备经常出毛病,不能正常运转。第三类是学生人数在50人以下的村级完小,教学条件更差,没有任何功能室和教学设备,只有几名教师。
2.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龄化严重
我学区能够参与正常教学的有93名教师,分散在9所完小,最大的学校13名教师,最小的学校只有8名教师。近三年还将有将约有20名左右的教师退休。现有教师中,50岁以上的36人,45~49岁的24人,40~44岁的20人,35~39岁的10人,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只有3人。缺少年轻教师,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校缺乏朝气,暮气沉沉。教师年龄普遍较大,精力不足,缺乏生机活力,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3.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教育观念落后
我学区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師是民办教师转正来的,这些教师文化水平较低,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类专业教育。虽然近几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了不少教师业务培训活动,但参与的大多还是青年教师,年级较大的教师几乎都没有参与。国家倡导的一些教育教学新思想、新观念不能贯彻落实到所有的教师之中。另外学校规模小且分散,教师的课程负担较重,也是阻碍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像我学区就有6所学校的人数在100人以下,每校只有7~8名教师,很多教师不得不承担多学科教学,教学任务繁重,每位教师的周课程普遍在20节左右。
尽管新课改已经进行了许多年,但环顾周围,由于教育观念落后,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社会、家庭对教育的关注度低,不少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说的是素质教育,实则搞的还是应试教育。有的教师只学到了新课改的模式,没有理解新课改的实质,什么研究课、教改课等,只是做做样子,应付检查而已。不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给学生探究的机会,整堂课“一言堂”。甚至连电脑、多媒体语音设备等现代化教学设备都不会用,也不愿主动去摸索、尝试。
因为教师整体素质和教研水平不高,教师间的“传帮带”流于形式,效果差。再加上全县新教师分配政策的影响造成我学区每年补充的新教师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教师更是稀少,使得我学区的非语数学科教师难以专业化。
二、为改变我学区的教育现状,加强和巩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推动全学区教育均衡科学发展,特提出以下建议
1.进行学生资源的整合
(1)合班教学。在50人以下的完小,多数班级的学生人数在10人以下,有的班级只有3名学生。但教师的课时量并不少,大多在16至20节课,形成教师资源的严重浪费。如果学校在排课时将部分课程进行合并,例如《体育课》,可以将一至三年级的学生集合到一起、将四至六年级的学生集合到一起进行教学。将会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2)复式教学,对于一些地方课,可以尝试进行复式教学。例如《写字》可以将一和五两个年级,二和四两个年级,三和六两个年级分别放在一齐进行复式教学。这样在不影响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幅度的节约师资力量,使教师能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教育教研等活动。
2.进行教师资源的整合
流动教学,学区可以根据教师所学专业和业务能力对教师进行分类,争取人尽其才。将教学能力突出、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抽调出来,到各校流动授课。例如《英语》课,选4~5名英语专业毕业的、业务素质过硬的青年教师担任全学区9所学校的英语课教学。这样既发挥了这些教师的英语专长,又能使各校学生的英语素养和能力都将得到科学合理的发展。除此之外,音乐、美术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进行授课。适当减轻老教师的课业负担,鼓励他们多参与学校的后勤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3.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制度和配套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
学区要对流动授课的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及时了解存在的问题,妥善的加以解决。对于交通不便的学校可安排车辆接送教师上下班,或者给予合理的交通费补偿。对于学校里课业负担较重的教师适当提高工资待遇,在年终考核和评优选先时优先考虑。
农村教育一直就是在落后中步履蹒跚的前进,虽然国家也出台了许多政策来扶持羸弱的农村现状,但是农村的小学教育问题任重而道远,并不是片刻时间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要依赖于全社会的帮助扶持。作为一个农村教育工作者,我对未来充满了期盼,虽然以上是一些不太成熟的见解,但还是希望抛砖引玉,得到各位教育专家和同仁的帮助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