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炜
【摘 要】在所有学生至关重要的高考中,对语文科目而言,作文是最占分值的一项,也是最让学生头疼的问题。一不小心,便有可能出现走题的现象,尤其是在近几年高考作文大多为材料作文的情况下。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怎样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分数,成为高中语文教师的一大难点和首要问题。在此,我就自己的经验见解给大家提出一些观点和方法。
【关键词】高考作文;语文教学;写作技巧
针对高考作文是在高考语文中占分多,耗时长,主观性强,对高考影响极大的一个环节。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理应将高考作文当作一个极其庞大的生物体,用放大镜耐心仔细地观察思索,将其研究透彻,掌握其方方面面。可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现如今高考作文中的常见问题
高考作文中出现的问题一定也是平时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在一朝一夕间将学生的常犯错误渐渐改正,是极其必要的。
(1)字数未达要求。俗话说,文章是一种表达工具,有话即长,无话则短。按照此性质,高考作文不应有字数限制。但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考的更是一种能力。高考作文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章,在创作时不仅要有字数限制还要有时间限制。一般而言,高考作文要求不少于800字,这种要求其实不高,一方面字数不能太少,低于800,一方面字数又不能太多,使文章显得冗长臃肿。在字数方面,阅卷者一眼就可将你的文章分数初定。为此,你不能使阅卷者感到反感,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字数达标,这是写作的重要要求。
(2)卷面不整洁。常言道,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是一个人的门面。所以,在高考这种极速决断的情况下,一手好字,一份好的卷面,能使學生在评卷教师眼中留下好印象,最终赢得佳分。所以,高考作文这种字迹形象比重极大的考题中,说白了就是字迹决定了分数。不能出现乱涂乱划,字迹潦草,难以辨认的现象。最起码要保障字迹的工整,以保证辨识度。即使要修改,也要标记清楚,是评卷老师一目了然的水平。
(3)段落划分不明朗。一篇800字的文章,最少要有四五段,最多只能七八段。且段落分部应按照文章规划和情节发展来划分,使人感觉详略得当,思维活泼。在高考作文中,开篇首段不能太长,一般不超100字,用最简缩的语言,点出文章的主题。
(4)语言不通畅。在高考作文中,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应该经过深思熟虑,语言经过推敲锤炼,才能拿到高分,而现在的高考作文中大多都用一些苍白的语言,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勉强。这就使文章显得词不达意,表达不畅了。这样的文章一般都不会得到高分,甚至是低分。
二、高考前的日常全面准备
搜集整理资料。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能意识到各种素材的重要性。学生们可以自行准备一个素材本,每日进行一小时的课外阅读,将素材本携带在身,随时准备将有用的和有感触的素材摘抄下来,然后进行归类整合,最后可以由教师组织,公开诵读学生自己摘抄的素材,得以交流互鉴。学生家长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时事,帮助学生在学习时不方便的情况下给学生更多的素材。一方面是可用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可用的诗句格言。事迹材料要多方面全方位,古今中外都要有。还有一个技巧是,高考前几个月的时势政事也可以予以考虑。虽然此时高考命题已结束,但可以用考试最近发生的热点,让人感到更生动,紧贴生活。这可以使评卷教师感同身受,激发出教师的共鸣。在诗句格言方面,要注意灵活应用,积累后要多多品味,然后品出其中的韵味,各种内涵,丰富其应用范围。
三、考场具体应对措施
(1)审题。审题是学生在考试写作前必须要认真完成的一项工作。可以说直接决定了一个学生作文分数的阶段。在审题时,我们学生要从各个方面考虑,理解,最终得出结论。千万要避免走题现象。
(2)审材料。近来多出话题作文,因此,话题材料成为得出文章主题的关键。其可能是则故事,也有可能是句名言,但无论是什么方式,它都具备着引出话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话题,帮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等特点。这些特点一方面给学生不少灵感和提示,但也易使学生误入歧途,朝着错误的方向走到黑。这就要求学生不能太执拗,不能钻牛角尖,而是尽可能地把握大概论点,以此来稳定作文分数。
(3)审提示。话题作文中,往往先附有提示,这时,提示作为极少的关键词,可能会限制文章的论点,主题,因此在下笔前,要好好地研读提示信息,以达到最好地利用其获得高分。
(4)审话题及要求。一般而言,在话题作文中,话题及其简短,但其中内容极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要审明文章话题,选其中一点,以小入手,以小见大。而在话题后的那些要求,也一定要明了,看清什么可写,什么不可写。这样才能保证文章的成绩。
如若在平时善于积累,在考场上能够冷静审题,学生的作文成绩一定及其可人,高考作文将不再是难点。
参考文献:
[1]张玉峰.《如何提高高考语文作文成绩》,2010,3
[2]苏双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分析对策》教育研究出版,2009,5
[3]王玉嫦.《如何提高高考语文分数》,2011,6
[4]《怎样提高高考作文的档次》,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