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11-12
作者简介:曾茂林,岭南师范学院职教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带头人,教育学博士,教授。(广东湛江/524048)
摘 要:中国本科以上职业教育的缺失,造成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题。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失衡,需要增大本科职业教育比例,从专业硕士上提升职业教育层次。而沿用简单的专科升级和本科转型的做法,容易导致学术质量不高、技术水平不硬的问题。因此,必须开拓出学术升级与技术返本相结合的地方高校大面积转型,理工大学衍生高职本科、部分高职拔尖技术专业升级的新路径。这些路径不仅具有培养拔尖技术人才的优势,而且具有制度对接、成本低见效快、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特别能发挥技术拔尖和学术升级的高职本科优势,对培养“中国创造”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结构;高职本科;“返本开新”转型;理工大学衍生;拔尖专业升级
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一是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高等教育需求,实现教育类型和层次对口的因材施教育人功能;二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整体上对接社会的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层次。唯其如此,高等教育才能既有效促进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又让学生顺利找到工作,乐于学习。然而,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整个高教系统主要是在升级上不断满足社会和个人学历攀升的需求,忽视了教育类型对接市场的调整。于是造成2008年以来,逐年加剧的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找不到合适岗位人选并存的矛盾。解决这一难题,关键是从高职本科路径突破,形成优化的高等教育结构。
一、中国高等教育结构问题及其成因
从中国高校毕业生结构看,学术型本科毕业生超过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高职本科毕业生却严重不足。2012年高校毕(结)业生总数:6247338人,其中本科3038473人、专科3208865人,但预计高职本科仅99人,高职专科2215051人毕业。[1]按照劳动力层次结构呈金字塔状的分布规律,不仅高职本科严重短缺,高职专科毕业生也应成倍多于本科毕业生。有研究者对80余家企业的调查表明,企业对大学生的偏好:一般文科4.06%、一般理科19.72%、经济管理28.0%、工程技术34.88%、其他12.80%。[2] 以2007年江苏高校本科文学类专业构成为例,54.76%的高校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类;83.33%的高校设有外国语言文学类;45.24%的高校设有新闻传播学类;66.67%的高校设有艺术类。[3]这些数据表明: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需求严重错位。发达国家经验证明,合理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呈金字塔状——专科层次人数最多、本科次之、研究生人数最少。[4]而我国本专科呈柱状的均衡结构,造成本科大学生相对过剩,尤其是1999年前后升级的地方本科院校,因其学术处于最底层,技术又不硬,于是成为了就业难的重灾区。其深层原因在于,以办学层次论高下的行政管理和财政拨款机制,无论是高校办学经费、高职称指标分配,还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高学历层次的高校都占据绝对优势。于是造成无论高校还是学生乃至整个社会,都不顾是否真正需要高层次的教育,只管往上升级就能获得更多利益。加上儒家文化重学轻术的影响,导致我国高校偏好学术型办学模式,从而造成学术型大学生、研究生供过于求,而高职本科技能型人才短缺。
二、创新高职本科教育路径的意义及其合理性
(一)创新高职本科路径 破解结构性就业难题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质是结构性失业和创业型人才缺乏。一方面,因为社会对学术型人才需求有限,而学术型本科毕业生数量庞大,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需要大量人员的生产一线,又缺乏高精尖技术人才,整个社会更是缺乏技术创新和自主创业人才。止于专科的高职“断头教育”,不仅限制了专科生潜能的发展,而且因为人们大都不愿降低本科身份去读专科,从而阻断了学术型本科生转向社会急需的职业教育之路。在以传授工作经验和操作技术为主的工业化时代,职业教育被限于专科层次有其合理性,因为那时的技工无需学习更高级的复杂知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工厂分工日益精细化,各国之间由技术创新引发的技术竞争不断加剧,限于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明显不适应产业更新升级,不能满足对复合型、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但是,如果简单地将过剩的学术型本科转为职业教育,又存在与原有制度设计的冲突和本科高校利益重新分配的矛盾;而让高职高专升级,则不仅会导致升级的高职本科质量难以保证,更会造成高职专科层次减少,本科高职大增的倒金字塔层次结构,从而带来更为严重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失衡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就需要从本科层次上提升高职教育,采取既不同于学术型本科的简单专升本之路,也不能以行政方式强制学术型本科直接转向高职教育,而是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经验,将过剩的“学术”教育顺利而有效地转向高端“技术”教育。教育部“转型发展的核心是要建立中国高等学校的分类体系,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5]的提法,旨在通过分类管理实现高等教育深层结构的调整,力求让各类高校根据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局部或全部转型方式,平等参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竞争。这种渐进诱导式的高职本科转型方式,为师生根据社会和自身兴趣特长发展需要,逐步在学术型与职业教育之间实现自主转型创造了政策条件,它诱导高校将相对过剩的学术资源转向技术教育,从根本上破解了高校结构调整难题。
(二)创新高职本科路径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随着人类知识生产模式的变化,“高等教育机构不再是知识生产的唯一场所,政府、企业和其它各种组织也参与知识的创造”[6]。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以学科建设定向的学术型高等教育模式,因其很难与社会生产的新知识对接,其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面的师资配置、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都变得不合时宜,容易造成大学生素养和技能不适应社会的问题。即使是依靠学科理论演绎的“应用型”、“技术型”教育,也只是高校教师自身设计的高职教育,与生产一线不断更新的知识技术还是有较大差距的。而本科院校师生解决问题的理论素养和思维水平明显优于高职高专,其所缺乏的是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从本科院校学科优势及其应用性上,考察其转向高职教育的内在逻辑性和现实可行性。多途径知识创新的现实表明,即使学科知识具有转向高职教育的内在逻辑性,也需要联合创新知识技术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才能将高职本科高技能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建立起不同于学术型本科的高职本科教育。创新高职本科教育,符合国际教育分类标准的做法,主张从内涵意义上而不是从学校和专业的名称上标识高职本科教育。《201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第三版),明确了教育课程的三种定向:即学术定向、专业定向、未明确定向,并通过编码把职业课程从普通课程中区分出来。[7]其对不同资格证书和学位层次进行细化,不仅满足了学生接受高层次职业教育的愿望,也保证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普通高校二级院校或部分专业转向职业教育,提供了国际化的参照标准。按照这一标准,同一层次的文凭含金量相同,但含金类型比例不同,对接市场后何者兑现的价值更大完全取决于市场需求。这就从根本上建立起以市场为基础的高校结构调整机制,从而使多途径创办高职本科具有合法性。
三、创新高职本科路径取得实践成效的突破口
(一)大面积“返本开新”式转型的创新突破
从德、美、日、英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本科路径考察,主要有升格、新建、衍生、专办本、专升本五种模式。[8]德国崇尚手工艺和技艺,有着重视技术和实践的优良传统,于1968创建技术应用性强和学制短的专科职业学校,20世纪70年代中期陆续升格为四年制科技大学。英国以精英教育为主,其多科技术学院升格后以大学名义实施高职本科教育,存在向学术型靠近的问题。美国高等教育以多样化著称,因此既有衍生模式、“专办本”模式,也有“专升本”模式。从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大、精英教育思想影响深远考虑,中国特色高职本科应在不降低现有学校身份的前提下,实施转型、衍生、专升本的综合创新路径。为了发挥现有办学条件和制度优势,将1999年前后升格的本科院校转向高职本科更符合中国国情。因为这类高校升格前就是高职高专,从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方式,到师资结构、实验设备、实训基地建设,都是按照职业教育方向发展的。让其转向职业教育,返回根本的特色优势,便于其沿着内生性发展道路做强、做大。这类学校升格为本科后,引进了大批研究型教授、博士,购置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和实训设备,从学术研究和技术创新上打好了基础,具备了工程类应用研究的条件。一旦返回职业教育老本行,则能迅速组成相应的专业师资队伍,优化学校资源,释放出原有高职高专的优势能量。其“返本开新”的内生性动力在于:一是转型后能通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出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提高就业率的同时,获得学费收益的增长。二是依托高职本科平台,参与骨干企业技术改革,引领地方支柱产业发展,从中获得政府和企业的更多资助。三是“返本开新”式转型,既能达到成本低效率高、见效快的目的,又能将过剩的学术教育资源转向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高校结构性就业难题。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可先试着将应用型二级学院或部分应用性强的专业转向职业教育,尝到甜头后再扩大转型面。
(二)衍生和升级并重的拔尖技术本科专业实践突破
理工大学具有对接行业、企业生产的研发人员,在应用理论和生产技术方面具有引领技术创新的优势。其衍生的高职本科,不仅师资研发力量顶尖,而且招收的学生也是高职中最优秀的。同济大学举办的中德工程学院、同科学院、同济大学高等技术学院,就是成功的典范。[9]高职本科教育需要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即研究高深学问,掌握生产一线的前沿理论,这是理工院校的优势,更要有彰显其“职业”特色的个性,培养出大批高端技术人才。理工院校以培养学科应用人才、工程开发人才为主,具有校企合作传统和大批稳定的生产实训基地。其衍生高职本科,只消在师资上多外聘一批对口行业的技术专家,校企协同设计出对接行业的高端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出大批实践课程,严格按照生产一线标准进行实训和技能考证升级,就能顺利培养出高技能人才。本科高职的培养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一定基本理论知识外,更加强化技能培养,要求熟练运用现代工具、智能化设备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能综合应用既有技术和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处理生产中的复杂问题,成为职业教育中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衍生高职本科教育,应在工科教育基础上做出相应调整。首先,专业设置应根据社会需求,针对行业岗位(群)而不是按照专业目录设置。应走行业、校企联合办学之路,瞄准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开设对口专业。其次,根据行业高技能模块需要,按照职业能力、职业综合素质的要求开设课程。理论学习不求系统、完整,但求“实在、够用”。在确保理论够用的同时,开足实验、实训课程。第三,采用“校企合作,岗、证、课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模式。[10]最后,加强技术创新项目研发训练。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本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学生分给对口专业的教授、副教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引领学生跟着教师做生产技术方面的项目开发,使其掌握技术革新的方法,养成创新思维和克难攻坚的品质。
创新高职专科拔尖技术专业升级之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生产技术人才和智力支撑,金融、机电、建筑、电力等行业高职专科学校一直定位为产学研结合的专业群发展模式,形成了优化的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其毕业生岗位操作技术水平具有相对拔尖优势。无论从师资力量、实训设备,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模式、技术训练程序上,这类高职学校都是紧扣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以校企协同创新方式不断创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尤其是行业高职院校,具有优于全国普通高职院校的天然优势,具备招收全国优质生源的条件。深圳、浦东等发达地区新办的职业技术院校,经地方政府以重金打造,聘请海内外专家苦心经营十年多后,这些院校以其优势专业群为基础,与当地联办本科高职层次的教育,不仅优化了其强势专业品牌建设资源,而且增加了高职学校与企业的联系,制定了产业集群与高职专业群优势互补的发展策略,其优势专业具备了升级本科的条件。同时,也只有让其专升本,才具有拉动地方政府进一步投入的动力,激发起待遇优厚的教师为升级而奋斗的热情;才能让我国的高职本科在操作技术上进入世界一流水平,让中国有一批高职院校进入世界高职教育的前列。美国部分社区学院,可以单独授予学士学位;日本高等专门学校,也可以设置本科专业,颁发相应毕业证书。这些成功经验,为我国走高职专升本之路提供了借鉴。但是,这里的“专升本”绝不是当前专科学校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函授、挂靠本科院校而采取的学术型学历教育,而是强化以“职业”院校身份和特长的拔尖技术教育,是以拔尖技术排名严控“专升本”比例的高技能教育,落脚点在技能的提升和毕业生技术的拔尖上。
(三)多方协同的实践创新机制突破
适应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将相对过剩的学术资源转向高职本科教育,不仅涉及到政府教育政策、财政拨款机制方面的改革,而且还关系到高校和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必须理顺“政府-高校-民众”的利益机制,从战略规划到配套政策、激励机制上,完善系列转型。中央政府重在以规划纲要形式做好顶层设计,改革相关宏观政策,如实行学术、职业、综合教育分类高考改革,适度扩大专业硕士、博士的招生等。地方政府重在细化转型需要的系列投入政策和措施,以项目资助形式予以积极推进。高校借助转型政策,打造出职教本科专业特色,则是落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关键。为了让既有资源更好地服务社会,转型高校应根据毕业生就业需要,整合现有师资、实训基地、课程资源,实现从以学科建设为中心的“条块分割”,转向“条块结合”的多学科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模式,加强相关专业参与行业、企业的合作,调动各方办学资源支持高职本科教育。尤其需要让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目标设计、课程开发、实训场地建设等教育改革活动,这样才能确保高职本科教育培养人才的高技能性。以师范院校为例,1998高校扩招以后,中师转为普高,师专升格为本科,从引进师资队伍到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方面,都按学术型高校模式运行。实际上,现在的师范本科乃至部分研究生,也只能到初中和小学就业,但他们却缺乏教具制作、课堂教学等中小学教师必备的技能。由于按照学术型本科和研究生教育模式培养人才,强调的是扎牢理论基础训练,以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为核心指标评量学生,而不是以服务行业为导向的技能训练,明显存在学非所用的弊病。因此,转型高校或专业必须让行业充分参与到高职本科技能人才培养的活动之中,以突出对口行业技能训练的特色,培养出深受行业欢迎的拔尖技能“精英人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就家庭而言,子女上大学是一种投资行为。作为投资就有赚有赔,所以在决策填报何种学校何专业时,不仅需要考虑被录取率,更要认真考虑学生兴趣和未来的回报率,抛弃只看“211”、“985”高校,而不顾高校类型和品牌专业的观念,自觉转向就业前景光明的高职本科拔尖技术专业。只有认清了适合自己的高校类型和专业,认清了毕业后的就业形势,才能做出符合学生和社会需要的理性选择。
四、小结
综上所述,只有创新富有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理工大学衍生,行业和发达地区高职高专品牌专业升级的高职本科建设路径,才能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将相对过剩的学术教育资源逐步转向高职本科教育,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大学毕业生结构性就业难题,使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从人才培养类型和层次上对接社会、对接市场。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中国技术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才有依托,由中国技术创造引发的中国富强之梦才能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谢焕忠.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202.
[2]张凤林.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基于辽宁数据的理论分析与政策论证[J].财经问题研究,2010(9):106-113.
[3]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2):96-102,108.
[4]王硕旺,阮守华.论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兼谈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5):3-6.
[5]教育部: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正在制定[DB/OL].http://news.163.com/14/0626/12/9VLRR1IR00014JB6.html.2014-11-08.
[6]蔡宗模.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的逻辑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1-5.
[7]陈飞.国际高等教育标准分类新调整对我国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2(4):29-31.
[8]陈宝华.发达国家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发展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4(1):81-84.
[9]熊颖,董大奎.技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研究及启示[J].职教论坛,2010(6):12-16.
[10]纪晶华,刘英军.高职与地方工科院校会计专业比较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2):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