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稿日期:2014-09-28
作者简介:黄彬,东莞理工学院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研究员,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广东东莞/523808)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研究项目“广东省高等院校分类标准研究” (2013JK171)成果之一。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是指以应用技术为导向,根据外部需求环境的变化,对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的过程,其内容包括思想观念、制度体系、育人模式、评价方式的系统性转变。在当下的社会环境,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型难以避免地会遭遇定位困惑、观念制约、制度性障碍、资源支持乏力、教学改革路径依赖等困境。为此,必须转变大学价值观,搭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结构,建立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学研结合,培养教师实践和应用能力,并且以制度体系的系统设计来支持和保障其实现转型发展。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人才需求日益多样化,高等学校功能也日趋分化。与之形成鲜明对照,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却一度陷入“同质化”发展的现实困局。不仅办学定位趋同,学科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而且在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上重理论轻实践、知行分离,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育部近年已经开始启动了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与改革试点工作。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也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可以看出,政府希望通过借鉴欧洲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从国家发展战略、高等教育宏观统筹以及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等政策层面,引导新建本科院校实现转型发展,真正办出特色,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
一、应用技术转型的总体背景
20世纪40年代末,在美国开始掀起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航天空间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尔后迅速扩展到西欧、日本、大洋洲和世界其它地区。70年代初,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型材料技术为标志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又再现端倪,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改造,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崛起,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对高级技术专门人才的全新需求。
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和日渐分化的大学功能催生大学类型逐渐多样化。“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求,主要的教育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1]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不约而同地先后采取了相同的方式,即不是通过增设传统的综合性和学术性大学,而是通过增设各种多科大学与技术学院,扩大教育机会,培养社会急需、面向应用的科技专门人才,以适应技术升级、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应用科技人才培养在此阶段逐步确立并日渐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德国、瑞士、芬兰、荷兰、奥地利的应用技术大学,以及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日本技术科学大学等新型大学改革。这种新型大学兼有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更贴近生产实践与生活实际,它们以其应用性、技术性和实用性与传统大学形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双元格局,对于助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式发展和保持技术创新动力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正如《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所指出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兴起的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背景可以概括为“城镇化率达50%以上、人均GDP至少达3000美元以上、三大产业内部结构优化”[2]三个基本特征。当前,我国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2013年人均GDP已达43320元[4],产业结构进入加快转型升级阶段,我国已经迈进工业化大发展的时期。全球化背景下的技术革命和经济竞争迫使我国科技体系、生产体系、经济结构甚至社会结构必须加快变革。然而,从企业劳动者素质结构来看,“我国人力资源开发与发展实体经济存在不一致性,开发与使用出现了严重的错位”。“2007 年我国城镇从业人员 29347万人,其中技能劳动者 9890 万人,占 33.7%;技能劳动者中技师和高级技师占 4.3%,高级工占18.3%,中级工占37.9%,初级工占39.5%。而美国劳动力技能水平,1950 年无技术工人占 60%,技术工人占 20%,专业人员占 20%,而到 2007 年无技术工人占15%,技术工人占 65%,专业人员占20%。”[5]两者差距相当明显。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高等教育规模,其中,新建本科院校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的34.22%;在校生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在校生总数的30.49 %;毕业生数 90.06 万人,占全国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总数的 31.6 %。[6]但在当前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不仅企业面临“技工荒”、高素质技术人员匮乏的发展窘境,而且大量的高校毕业生遭遇严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传统学术型大学培养的本科人才理论知识虽然厚实,但实践应用能力不强;而对应单个岗位,只注重操作技能和单一技术,忽视理论基础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也无法满足科技发展对高层次技术人才的需要。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匹配性备受关注。新建本科院校应理性审视办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积极应对外部需求的压力和挑战,立足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这一核心功能,实现转型发展。
二、应用技术转型的基本内涵
所谓转型,是指事物的结构形态、运转模式和人们观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过程。转型本质上是一种求新求变的创新性过程。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就是根据外部需求环境的变化,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机制、运行模式和发展战略进行动态调整和创新。具体而言,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导向的转型发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一)思想观念转型
综观欧美发达国家,其应用技术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乃至走出数度经济危机都具有巨大的助推意义。因此,要摒弃“文凭至上”的传统士大夫文化观念,改变重学轻术的传统思想,“将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类别部分,并置其与普通大学同等地位”[7]。观念转型就是要正确认识到研究型与应用技术型本质并无高低贵贱,只是人才培养的类型区别,要始终明确:地方性、行业性不等于低层次,应用性、技术型不等于低水平。新建本科院校恰恰只有立足地方或面向行业,把自身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和产业转型的大局,强化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应用技术开发与服务,才能真正“有为才有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广阔发展空间。
(二)制度体系转型
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技术转型的当下困境本质上是制度的困境,不仅是劳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的外部制度困境,而且是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评价制度、激励机制、管理运行等内部制度困境。应用技术导向的制度转型是一个高度综合性的社会工程,包括教育投入制度、考试招生制度、大学治理体制、就业准入制度、劳动用工和薪酬分配制度等的综合配套转型。应用技术转型就是要通过探索高校分类设置、分类招生、分类拨款、分类评估等一系列的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制度设计,以及产业、人事、劳动、收入分配等外部制度改革的协调匹配,最终形成一种政府主导、高校主体、业界参与、社会支持、灵活有序的制度合力。
(三)育人模式转型
转型的本质要求扬弃承载原有办学观念和管理制度的旧模式,创新一种适应外部环境变化需求的新型模式。育人模式转型包括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课程模式在内的育人体系的系统化转变。概言之,即办学模式从相对封闭转向开放联合,加强与相关企业行业的紧密联系,重视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先进办学模式、先进教学理念,积极寻找新的办学增长点;人才培养模式从注重学术本位的单向实现转向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交替的协同培养,“以贡献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构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8];教学模式从强调教师“教”转向注重学生“学”的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多元智能特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习积极性;课程模式从照搬传统研究型大学的理论和知识导向转向实践和应用导向,强化以实践环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转型
大众化教育阶段,世界各国对高等教育的评价多是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仅关注教学质量,更关注学生的能力,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外化”能力,如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服务功能等,即更加关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9]对于应用技术转型而言,一刀切式的传统评价方式已不合时宜,重研究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评价方式必然发生转变。在高校合理分类的基础上,应用技术类高等学校评价不应再是强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硕博学位授予点数量、科研论文等学术水平评价,而应评价其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地方与行业的能力;教师评价不应仅仅是学术科研水平评价,而应更加强调评价其造就技术人才的教学能力、专业实践能力和应用技术开发能力;学生评价也从基于考核考试分数的单一性学业成就评定转向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综合性评估。
三、应用技术转型的主要困境
面对社会经济加快转型升级、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以及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等内外驱力,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经势在必行。[10]然而,正如英国高等教育学家埃里克·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新建本科院校内生于以“分级设置而非分类设置”[11]为系统特征、以知识教学体系为主体、以学科和学术为本位的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其转型发展必然遭遇定位困惑、观念滞后、制度制约、资源匮乏以及从知识教学体系向实践实训教学体系艰难转变的诸多困境。
(一)定位之惑
在后大众化背景下,如果说以“985”、“211”高校为代表的精英教育依然保持着其固有的价值与实践体系,高职高专院校也基本能够找到自己的办学与发展定位,那么惟有处于中间层次的新建本科院校依然在两种教育体系之间徘徊[12]。虽然新建本科院校在各种场合都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但在实际办学和教育教学中这一定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跟在学术性研究型高校后亦步亦趋,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让这些高校几乎没有后来居上的出头之日;办成职业技术型的高职高专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实际上都不可能。加之应用技术大学尚处试点改革阶段,放弃原有“争学位点”、“升格升级”等趋向学术性大学的目标追求而定位于尚未明朗的应用技术大学,在资源分配格局、利益相关群体选择等方面都可能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目标和定位问题上的徘徊与游弋不仅造成学校发展战略和教育实践的困境,也从整体上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二)陈旧观念的制约
正如之前的论述,在传统的“重学轻术”观念下,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领导、中层干部和教师“把新建性与低层次、应用型与低水平机械地等同起来,认为突出新建性就是自我限制,强化应用型就是自甘堕落”[13],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表面化、形式化和空泛化现象明显,应用性的办学宗旨难以真正转变为指导学校工作的基本思想。同时,传统的社会评价观念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由于长期以来职业教育的影响力低,社会、学生及家长对于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不够认同,甚至认为学校降格了,或认为技术型人才低人一等,不满意于未来的就业岗位,这都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招生、社会声誉和培养模式的转变。
(三)制度性障碍
在当下的制度框架内,教育和科研资源分配向研究型大学过分倾斜。政府事实上的按学校行政性等级的管理模式甚至造成制度性排他效应,应用型的高等院校亟需的人才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工程技术中心或其他应用性教学平台建设等缺乏系统的支撑制度设计。在学位授予方面,目前,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主要对应于研究型大学。虽然也有办学积淀、学科实力尚且不足等因素,但新建本科院校在高级学位授予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通道。在教师职称评审与晋升制度方面,长期遵循着唯一的学术标准,体现为应用类型高校教师能力的技术开发、横向项目、“教学学术”、“应用学术”[14]在评审和晋升条件中面临制度性缺失。在激励约束机制方面,缺乏相应的产学合作办学的法律法规,校企互惠互赢、教育与产业对话协作以及利益补偿机制极其缺失,行业、企业不仅缺乏与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约束力,也缺乏参与应用技术教育的内在动力。
(四)资源支持乏力
向应用科技大学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好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问题。新建本科高校教师一直以来以学术研究型人才为自身价值追求,行业和企业实践经验缺乏,动手操作和技术应用能力严重不足。缺乏“应用学术”的教师根本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技术人才。而从企业聘用理论基础较好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担任教学工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又面临着很多实际操作困难。现行的教师职称评审标准不利于教师深入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高的生师比,使青年教师一入职,便承担起繁重的教学任务,难以深入企业行业接受实践培训,获取实际工作经验。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需要夯实实践教学的基础,需要资金、设备、场地、人员等资源的持续性投入,需要实践教学条件的大幅改善。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应用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师资缺乏、教师数量的不足、办学经费的紧缺、实践教学条件局限等办学资源匮乏,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五)教学改革的路径依赖
高等教育的系统性变革,教学改革是核心,体制改革是关键。“没有教学改革,就谈不上体制改革,教学改革是真正的‘本。”[15]新建本科院校事实上长期陷入“趋同化”办学困境,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重知轻行的价值取向、权威-依存的师生关系、单一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客观主义的教学理念、机械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背离学习者发展的教学评价等诸多弊端[16],学科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面临严重的路径依赖。不仅课程和教学内容依然呈现典型的学科和学术性,而且教师按照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规律和要求进行教育整合与教学设计也远远不够,应用和实践导向的教学改革意识还不强,改革驱动乏力,加之对企业、行业缺少调查和了解,难以把新知识应用和新技术成果以及新职业要求及时吸收到教学中来,导致专业教育知识面窄化、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与人才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四、应用技术转型的路径选择
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倒逼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合理借鉴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立足地方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格局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以应用技术为导向的转型发展之路。
(一)提高对转型发展的理性认识,转变大学价值观
推进转型发展,首先,必须有机融合理性主义和功利主义两种高等教育价值观[17],摈弃单一化的精英人才价值取向和轻视技术应用的传统观念,树立多元化人才培养质量观,从而在办学实践中真正关注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和学生的职业发展,高度重视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其次,要重新审视技术本科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战略价值,清醒认识到如果仍然寻求成为学术研究型大学,走传统本科院校的发展道路既不符合当前实际,也没有出路,必将造成社会人才结构的严重失衡。无论从理论视角还是国内外高教发展实践来看,新建本科院校的应用技术转向将不仅成为我国大学的重要类型之一,而且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次重大转折和重要机遇,将会为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应用技术人才保障,成为提高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搭建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结构
不同类型人才具备不同的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社会对其需求数量和结构也存在差异。深入研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找准培养定位与质量规格,是构建应用导向育人模式的理论前提和实践基础。合格的应用技术人才需要具备三大基本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即发现和分析专业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系统设计和构造、运用专业知识创造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综合能力。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是区分应用技术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的重要能力特征,是应用技术人才能力结构的核心。二是关键能力。关键能力主要是指从事任何工作都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一种“适应不同职业环境并取得职业成就的迁移性能力”[18],是一种在工作职业发生变化时仍然具备重新获得新的专业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其中包括方法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信息能力和人格特质。最后是拓展能力,包括终身学习能力和相关专业研究能力两个方面。总之,要从人才的职业生涯目标出发,以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为依托,以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为核心,以迁移性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内在驱动,搭建应用技术人才的综合能力结构。
(三)建立面向应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培养模式
首先,在明确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育人原则与方法,注重根据地方经济社会、行业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需要设置实用性专业与实用性课程,以满足不同的发展需求。其次,注重吸收业界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引入行业标准,建立以企业所蕴涵知识体系为特色的实践环境,引进企业研发部门或分支机构,引进真实项目,构建真实的实践氛围,着力构建特色化的知识体系、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形成鲜明的应用特色、实践特色。再者,培养方式上注重应用和实践导向,加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夯实协同育人平台,强化专业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四,形成以专业实践能力为基础,采用学校考评、企业及用人单位考评、行业专家考评和学生自评等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关键能力、拓展能力均有所测评的综合评价体系。
(四)加强教师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制”是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的特色和要求。一方面,制订有效措施从企业行业聘任一批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授或兼职讲师,充分发挥地方和业界科技人才资源,把最新的生产技术理论和知识引入教学,增强学校和产业界的协作与对话。同时,加快引进应用型专业和专业群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教学骨干,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和辐射作用,构建灵活多样的弹性用人机制。另一方面,与业界合作建立稳定的“双师型”教师校外实习、培训基地,制定分批次输送中青年教师到业界锻炼的培训制度,在教师聘期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级等方面向应用型教师倾斜,出台体现鼓励教师从事应用技术开发活动的制度,建立和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支持教师和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为企业解决技术、工程、工艺等问题,增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一支专兼聘结合的双师素质教学团队。
(五)支持与保障制度的系统化设计
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政策设计已经将建立应用技术大学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中。由于社会总体环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制约,没有系统的顶层制度设计,新建本科院校难以实现真正转型。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立法、统筹和引导作用,借鉴德国《德国高等教育法》、英国《应用技术学院和其他学院发展计划》、荷兰《高等职业教育法案》、奥地利《应用技术大学法案》以及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建立体系完备的应用科技大学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出台政策,建立健全与完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法律规范体系、政策支持与体制保障体系”[19]。
首先,改革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及社会保障制度,大幅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增强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对优秀生源的吸引力,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其次,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估制度,在生师比、生均拨款和专项资金、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教师工作量结构等方面,根据应用技术高校的特殊性制定引导性政策,加强转型发展的宏观指导。再次,探索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的高校治理结构,激发行业企业参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章程的重要内容,探索建立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参与的学校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同时还要推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鼓励性政策和惩戒性政策的法制化、制度化,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学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建立政、产、学、研、用的良性互动机制。第四,加大专项投入力度,实施应用技术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改善师资队伍、实验室、实训基地等办学条件,形成公共财政支持的长效机制。第五,构建体现终身教育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和成长立交桥,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不仅有助于大力提升学生专业造诣和实践技能,同时也为其接受学术型的高层次教育创造机会,使应用技术大学成为具有高度吸引力的选择性成才通道。
参考文献:
[1]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
[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欧洲应用技术大学国别研究报告[R].2013:4-6.
[3]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EB/OL].http://house.people.com.cn/n/2014/0120/c164220-24172141.html,2014-01-20/2014-06-16.
[4]国家统计局国家数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B/OL].http://data.stats.gov.cn/search/keywordlist2;jsessionid=F36F8FB29E6AEF39839DBFA79B1EF54B?keyword=gdp,2014-05-20/2015-03-18.
[5]孟庆国,曹晔.新建高校转型发展:路径选择与内涵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3(6):68-71.
[6][13]刘振天.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矛盾及解决之策[J].学术交流,2012(8):194-198.
[7] [10][11]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R].2013:30,24-26,30.
[8]孔繁敏,等.建设应用型大学之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73.
[9]王保华.重建高等教育评价标准[A].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2004)[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41.
[12]李金奇.大众化背景下地方高校发展战略[N].光明日报,2009-02-18(011).
[14][美]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演讲[M].涂艳国,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79.
[15]王伟廉.中国大学教学运行机制研究[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16]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5-61.
[17]刘莉.战后哈佛大学课程改革的价值观分析[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1):43-44.
[18]张继明,朱磊.就业力视角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职业技术教育,2012(16):45.
[19]董立平.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与建设应用技术大学[J].教育研究,2014(8):73.
(责任编辑 陈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