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恩
内容摘要:教师讲,学生听,延续多年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培养创造性思维,必须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使之真正“动”起来,逐步树立主体意识,提高参与、互动、应变能力。
关键词:学生 学习 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这已成为教育的共识。现代教育的方法之一就是提倡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教师应通过多种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传递信息,使每个学生在亲身经历学习探究的过程中,一改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方式。通过参与性、实践性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整体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根据听课与调研,我认为部分教师未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或者说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长此下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培养,想象力得不到发挥,这不能不说是教师教学的失误。在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极力发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切实“动”起来,而不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那么,怎样切实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呢?笔者认为应重视一下几个方面:
一.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能力
教师只顾教学,以满足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从而赶时间,争速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能力的培养。如果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会“精讲多练”,在四十分钟内极力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和动口能力。讲课时,我总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先动脑想,再把要解决的问题动手写出来,同时穿插提问,根据回答分析讲解,以点带面,得到的启发不少。只讲不练不行,只说不动不行,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这三种能力,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相信,不同的老师会有不同的方法。
二.因势利导,双向互动
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而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要通过学生自身实践,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经历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索问题,自行解决问题这一互动、自主的过程,达到“探究——创新”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双方互动,而不能唱“独角戏”,要让教于学生,请学生当“老师”,切实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讲《沁园春·长沙》时,引导学生从意象的角度了解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品味词中博大的意境,领会作者主宰大地沉浮的宽广胸襟和无所畏惧的革命气概。通过反复诵读,把握意象,品味语言,激发兴趣。接着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独立寒秋”图描述成一幅诗意的画面。学生讨论后明确:在深秋的季节里,橘子洲头,伫立一位英姿勃发的年轻革命家,他深情地注视着滚滚北去的湘江水,凝重的目光里透射出无限遐思。教师由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求同存异,合作创新
在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同时,应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成熟的见解,而不是听到或看到和教师拟定答案不相符的情况,就加以否定,应极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要求同存异,有较好地“合作”精神。在讲《逍遥游》时,我和多数同学一致认为,大鹏鸟并没有达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程度,因为大鹏鸟亦需驾风而行,属于“有所待”。而有位同学认为,大鹏鸟就是“至人、神人、圣人”的化身,这个化身应是庄子。因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使用了“互文见义”的手法,至人,神人,圣人是物我不分的,且没有任何功名意识,这种人生境界不正是庄子所特有的吗?听了这位同学的发言,大家深受启发,我也表示赞同。在共同探讨的过程中,才能孕育创新,才能不断提高思辨力。
四.提供条件、创造机会,多多参与
让学生成为“主体”,为他们提供条件,创造尽可能参与的机会,是必不可少的。就语文学科来说,可让学生到讲台即兴演讲,诗歌朗诵,表演小品,试讲课文等;课下让学生互改作文、互讲故事、互相提问、互改作业等,都是将学生当成主体的表现。教诗歌单元时,我先表情朗诵做示范,并说明抑扬顿挫之处,再选学生到前台。有的同学胆子小,不敢上,就尽量予以鼓励,结果朗诵的都不错,有时简单的课文让学生试讲,有时让学生即兴演讲,表演小品。每学期的最后一次作文学生互改,要求给出分数,写出批语。很多同学在批改中遇到了问题,举手发问,教师随时指点。人人得到了锻炼,受益匪浅。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尽可能多想办法、出主意,将“传统讲堂”变为“有序动堂”,把“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切实在提高学生操作能力上下功夫。
(作者单位:甘肃甘南州合作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