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

2015-04-29 00:00:00张敏
教育与职业(下) 2015年4期

[摘要]文章介绍了PDCA循环理论的内涵及特点,结合当前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现状,认为基于PDCA循环对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将PDCA循环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特点相结合,从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入手,促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从而达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推动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

[关键词]PDCA循环 思想政治教育 模式创新

[作者简介]张敏(1979- ),男,陕西宝鸡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团委书记,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专项课题“基于PDCA循环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Y2013034)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2-0050-03

一、PDCA循环理论的内涵与特点

PDCA循环理论是质量管理理论的一个通用模型和科学程序,被广泛应用在全面质量管理和项目管理中,PDCA循环使管理过程中的活动有序进行、合乎逻辑,从而保证了质量的优越性和项目的有效性。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PDCA是指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管理以及制订管理过程中的计划、方案和目标,并且据此进行不断循环的一个科学的管理程序。

P阶段,根据项目的要求和现有条件作出整体计划,包括各个步骤和既定的目标。这一阶段,首先,要对现状进行明确地把握,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所拥有的资源、技术、人力等;其次,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发现产生问题的原因,通过充分的调查和研究来获得对目标相对有利的因素,并使有利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再次,在实施各个步骤的过程中逐步确定最佳路线和最优方案,确保整个计划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后,落实最优方案,实现目标,对于遗留问题可以进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在D阶段中要确保预定计划的有效实施,执行计划的过程中保证计划的高效进行,前期进行资料收集和数据汇总,对实施过程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归档,努力实现预期目标,并且尽可能少地出现错误和纰漏。C阶段最主要是要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进行验收和评估,计划实施的成功与否必须要看验收结果是否合格,方案的有效性和目标的完成度要通过检查才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对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将实际完成目标指数与预计目标指数相对比,才能够确定最优方案是否最优,若并未实现最优,那么就要重新确立最优方案。最后到达A阶段时,若结果最优,则将整个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形成固有的范式,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推广和实施;若结果并非最优并且方案实施效果不佳,那么吸取经验教训,将问题归总到下一个PDCA循环,重新制订计划和目标,最后达到目标指数。

整个PDCA循环就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阶梯式上升的过程,这四个阶段不停运转、反复循环、不断改进,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进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系统和体系。PDCA管理法的核心就在于通过持续不断的改进,使管理项目在有效控制的状态下向预定目标发展。

二、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现状

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高素质精英人才的重要方面,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研究生的培养从个性化教育向规模化教育转变,亟须针对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探索出比较合理、高效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纵观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与现状,已经形成了许多优秀的理论成果与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与方法,但是从中也能发现理论多于实践且脱离实践的问题。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指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固定教育过程和规范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历史性、阶段性特征,适应于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水平和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必然会导致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更,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所带来的积极效果,不仅能使被教育者认同教育者的价值观、世界观,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方式,还能够维护政治稳定和推动经济发展,认同学校的教学制度和管理体制,融入学校与社会等不同的集体,有效地应对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更加适应现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社会环境。

近年来,理论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广泛认为历史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灌输”模式和“渗透”模式。传统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教育者把机械乏味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灌输给被教育者,被教育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固有的价值观和书本内容。众所周知,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无非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传统的文化教育,在传授这些优秀的理论思想体系过程中,也需要对我国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进行宣传,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充分利用我国优秀的理论文化知识,不断扩大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研究生成为品德优秀、素质优良、奉献社会的高素质人才。在信息多元化和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如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仅仅局限于理论范围,不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不仅理论教学显得空洞乏味,并且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教学的现实性、时效性,在研究生科研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形成有效的管理。

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为“我校”)为例,我校研究生院是以理工科为主,兼有经济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科,主要培养自然科学方面包括机械、电子、通信类等科学技术人才。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校理工科类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环境,但是也给研究生带来了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用人企业对研究生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不可否认,诸如我校这类理工科院校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科技人才,他们进入社会,逐渐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精英。研究生教育是比本科教育水平更高的精英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出更高层次和更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那么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的高低是评定人才必不可少的条件和重要指标。通过调研发现,理工科类的学生虽然能够成为推动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他们在就业过程中仅有小部分能够真正进入核心技术的研发工作,这些工作往往就需要研究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艰苦奋斗精神,然而这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素质,必须要通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团队合作才能培养。长期以来,高校一般只对学生进行正面的理论教育,掩盖那些错误的思想、言论、事实和社会现象,回避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这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往往会使学生对教育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产生疑问,对教育产生反感和排斥,而且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相当大的思想独立性,并且部分学生已经与社会接轨。一味局限于校园中的一般管理,脱离现实社会,这样既达不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效果,也不能使学生主动思考人生、积极应对现实矛盾和面对社会给研究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将教育目标付诸实践,将实践教育贯穿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始终与全过程,才能突出教育的开放性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研究生的将来考虑,为研究生步入社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三、基于PDCA循环构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将PDCA循环应用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首先要在总结原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改进和替换,转变观念,遵循PDCA的四个阶段进行循环反复的过程,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操作性强的管理模式,制订科学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其次应认真组织和实施研究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构建一个完整的、系统的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培养研究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助于推动高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更加的顺畅和完整;再次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过程中,评估所得到的结论与成果是否比原有模式优越,需要把新的认识转化为实践,在新的流程实践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再将获得的结论反馈到理论中去,这样才能进行合理的分析与统计,形成又一次的PDCA循环。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目标、内容、途径、主体、环境评估标准等方面内容着手,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模式进行构建。

(一)P阶段

在认真分析、调查研究、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效率不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计划流程进行系统的、因地制宜的安排与设计,制订并确立符合研究生发展以及精英教育目标的、可行的、具体的发展战略与方针规划。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预期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质上是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活动的同时进行才能最终达到预期效果。在现阶段我国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普遍存在实用性不强、效率不高的问题,而管理体制也松散凌乱,缺乏指导性的方针政策,因此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来创造符合研究生发展目标的有利条件,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提高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大研究生培养的软硬件设备的投资力度,构建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

(二)D阶段

积极实施新的计划和方案,新的计划要能够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体的作用,要将传统的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主客二分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转变为双主体的教育过程,通过研究生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去。在实施过程中保证资源的合理发放与优化配置,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科研等各个环节与过程相结合,在研究生的科研和学术工作中渗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广泛开展实践教育活动,活跃研究生的学术与科研活动,将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专业素养统一起来,提倡研究生的创新开拓精神,培养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当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知识传授仍然不容忽视,但是要在尊重传统文化与历史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特征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与社会现状,开展时事教育与时政课程,不断完善高校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联系研究生的切身利益和切入研究生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提高研究生的理论水平与政治素养。发挥研究生党员的带头作用,积极开展多元的共产主义教育活动,坚定研究生的共产主义共同理想,积极壮大共产主义队伍,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C阶段

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检查在新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是否按照原定计划和目标按部就班地进行,可以分别以集体与个人为检查对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论课教学人员、研究生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在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价,可以进行自我评价与组织评价,制订相应的奖惩体制。这一评价过程是取得正确结论和达到最终目标的前提。评定标准应该与目标的指向性是一致的,检查活动是否有效地实施,活动的成功率有多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哪些阻力与困难,每一次实践活动所取得的成果与经验教训都将成为完善管理体系的有利因素,从而保证下一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四)A阶段

处理是对检查结果的处理,一方面是对成功结果的处理,另一方面是对仍然存在的问题的处理。如果能够取得优良成绩,成功实现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略目标,那么就将流程转化为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过程和制度规范,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按照这一循环体系进行。如果该工作流程仍然存在问题,再一次分析导致问题的原因,改进工作方法,核实原先目标的合理性,再一次回到P阶段重新进行PDCA循环,经过多次实践与反复,最终得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最优方案。

四、结语

基于PDCA循环探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构建是一项艰难且长远的任务,运用好PDCA这个科学的管理模型,在工作中不断实践,有利于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的规范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越来越符合精英教育的理念,最终真正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延江.管理学教程[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顾平.现代质量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吴从娟.PDCA循环模式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中的应用[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4]郭彩琴,洪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综述[J].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5]高琼.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