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现状及完善建议

2015-04-29 00:00:00王超辉
教育与职业(下) 2015年4期

[摘要]近些年来,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发展迅速,为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等方面的教育投入体现了一定的优越性,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为完善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体制,可以从促进高职师资投入均衡发展、大力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以及加强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力度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广州 高职院校 教育投入 现状 完善建议

[作者简介]王超辉(1974- ),男,湖南邵东人,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监察审计处,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财政、内部审计。(广东 广州 511483)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高等职业教育投入机制与效益问题研究——以广州为例”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A15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2-0034-03

《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明确指出:“完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研究制定高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可见,对教育投入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有利于进一步促进高职教育投入机制改革,保证整体高职教育事业的稳定发展,最终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人才保障。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6所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搜集、整理、统计,以期对当前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的基本情况以及完善建议加以探讨。

一、高职教育投入的主成分分析

高职教育投入不应是一种狭义上的规定性,即教育经费投入或财政投入,应从多样性的视角去分析投入的主成分,应是一种广义意义上的投入范畴。在实际的教育研究和教育实践中,高职教育投入大都被窄化为对高职院校办学资金的支持力度,其实不然,从广义上来说,教育投入应该是以财力资源投入为基础、以人力资源投入为支撑、以物力资源投入为保障等各种投入的总和。因此,高职教育投入的主要成分包括“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三大指标”①。人力资源的教育投入主要是指教职员工,考虑到教育的本质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人力投入又可分为专任教师和行政职员两大部分。财力资源的教育投入主要包括教育经费投入的总量与结构、来源与模式,以及用于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的数额与比重。物力资源的教育投入一般是指高职院校的固定资产,包括学校土地、校舍面积、图书资料以及教育科研辅助仪器和实验基地等。此外,诸如办公设备、交通工具等也属于物力投入的范围。

二、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现状

近年来,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发展迅速,2013年全日制在校生数共计43221人,比2008年的36705人增长了19.37%,为当地和广东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张和学生人数的增多,必然需要更多教育投入的大力支持。②

(一)人力投入情况

一般而言,衡量高等职业教育人力投入可以从专任教师的数量、职称、学位以及专业素质等因素加以考量,因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师资队伍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从整体上看,2013年6所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专任教师共计2064人,校均344人;专任教师生师比20.8,比广东全省高职院校生师比(18.6)高出2.2个百分点。从表1中得知,广州市属高职院校高级职称教师、双师素质教师、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在专任教师中所占比例的平均值依次为25.9%、64.4%、55.1%,相对于当前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25.0%、45.8%、48.0%来说,师资处于省内绝对领先水平。具体来说,高级职称教师和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最高的为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该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7人,其中,拥有高级职称教师133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2.3%;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26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5.6%;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275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6%。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最高的是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该学校专任教师301人,双师素质教师216人,高级职称专任教师67人,硕士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176人。可见,当前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的教育投入展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无论是从专任教师生师比和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还是从双师素质教师比例和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来看,都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这表明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对教育投入中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视。同时,不难发现,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之间人力投入存在不均衡性,在专任教师中的职称、双师素质和学位等方面,6所学校之间有高达20甚至30个百分点的差距,虽然这与学校的专业设置等因素有关,但这种不良情况的出现也不容忽视。

(二)财力投入情况

财力投入是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重要举措。2012—2013学年,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总量约为104827万元,生均收入达到2.44万元,6所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收入分别大致为19785万元、13398万元、25920万元、22890万元、10379万元、12455万元。收入结构主要为财政经常性补助、中央和地方专项资金、学费收入、社会和企业捐赠、其他收入总额。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为例(见表2),其办学经费收入来自政府财政拨款的比例依次为68.6%、68.7%、50.7%。其中,三所学校的中央或地方财政专项收入相差很大,高达18个百分点;学费收入在办学经费收入中的比例依次为18.8%、15.9%、41.9%。显然,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办学资金来源的主要部分为学费收入,这与其接收来自政府财政专项收入比例较低是直接相关的。而社会和企业捐赠在教育投入中的比例不高,以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2013年社会资金投入为173.80万元,仅占办学总投入的0.76%,主要通过捐赠、教科研资助等方式参与办学,其中,接受社会捐赠14.38万元、教科研项目拨款116.92万元、其他资金42.5万元。

从办学经费支出角度看,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经费支出总量中,日常教学经费、教学改革及研究经费比重均有所上升,两项经费总计3073.05万元,占学院经费支出总量的18.73%,分别比上年增加 0.28%、0.41%。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年事业支出为22911万元,日常教学经费、设备购置费、基础设施建设费、教研教改经费、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图书购置经费等教学基本建设和运行经费支出为10401 万元,占总支出的45.40%。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办学经费总支出11821.98万元中,除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等其他支出外,用于教学的支出占总支出的 28.65%。三所学校办学经费的总收入与总支出的比值平均为1︰0.88。

由以上数据分析可知,一方面,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办学经费收入与支出基本平衡并略有结余,资金来源能够充分满足学校日常教学与建设等支出需求,尤其是生均收入达到2.44万元,远高于省内平均水平。另一方面,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财政投入虽然以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社会和企业捐赠、其他收入总额为基本结构,但是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占据了80%左右的办学经费,尤其是个别院校个人直接教育成本过高。整体而言,社会力量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和行业、企业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太少等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如何发挥高职院校自身的技术和服务优势去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也是广州市属高职教育院校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物力投入情况

高等职业教育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诸如建筑、设备以及教学辅助等物力资源投入是高职教育投入不可或缺的主要部分。具体来说,2013年,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占地面积3357亩,校均占地面积560亩,生均值为52.7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3.7万平方米,校均17.28万平方米,生均24.0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60.9万平方米,校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0.15万平方米,生均值为14.1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378亿元,比2012年(4.418亿元)增加5.32亿元,增长21.7%,校均8963.77万元,生均12443.63元,比2012年增加1777.94元;纸质图书335.6万册,比2012年(327.9万册)增加7.7万册,校均55.9万册,生均值为77.77册;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43.33台,与2012年基本持平。此外,6所广州市属高职院校生均学生宿舍面积为8.93平方米,比2012年减少1.02平方米。而2013年广东全省高职院校校均占地面积810.4亩,生均值为62.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校均21.91万平方米;生均25.19平方米;校均教学行政用房为12.53万平方米,生均值为14.4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校均6077.05万元,生均6982.55元;校均55.43万册,生均值为60.97册;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为25.88台;生均学生宿舍面积7.96平方米。由此可见,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在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纸质图书总数、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台数等方面高于省内平均水平,但是在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校均教学行政用房等方面低于省内平均水平。这表明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在某些硬件设施投入领域存在薄弱环节。

三、完善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的建议

与广东省内平均水平相比,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财力资源及物力资源等方面的教育投入展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但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为了贯彻落实《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以及《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决定》,规范和完善高职教育投入机制,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促进高职师资投入均衡发展

缩小人力资源投入的不平衡状态,促进高职师资投入均衡发展,是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之间面临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师资投入薄弱的学校。首先,人力投入水平较低的学院应该投入大量资金,直接引进博士研究生、高素质教师、知名教授及著名学者等。高素质教师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重点,可以直接提升学校的人力投入水平。其次,设置专项经费,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尤其是对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增加他们接受培训和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注重培养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技能,使其真正成为具备高职院校教师职务任职资格和工程技术人员职务任职资格的双师素质型教师。最后,出台教师专业发展相关奖励制度,人力投入水平较低的学院对教师的职称、学位以及专业资格和素质要格外重视,制定一系列教师专业发展额外奖励或补助的办法。

(二)大力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高职院校筹措资金的渠道比较单一,分担教育成本比例不足”③,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共同难题,广州市属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面对个人直接教育成本过高,社会力量用于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行业、企业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太少等问题,改进教育投入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鼓励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高职教育,大力拓宽教育经费渠道,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阶段培养成本合理分担机制,成为完善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的重要路径。除此之外,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引导和鼓励高职院校发挥自身能动性,向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提供产品和技术服务,实现一定的盈利和收入,进而拓宽办学经费来源渠道。

(三)加强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力度

当前,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校均教学行政用房等低于省内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随着高职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张,各高职院校原有的基本办学设备已远远不能适应高职学院的发展”④,高等职业教育在设备更新、校舍建设及日常开支方面都会要求投入更多⑤。所以,加强学校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尤其是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校均教学行政用房等物力资源投入,成为完善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教育投入的必然选择。对此,广州市属高职院校应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着眼于各个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按照创意新颖、格调明快、技术先进、布局合理,人、建筑、环境相互协调的原则,顶层规划校区建设原则、建设规模、功能布局、专业布局等,进而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硬件设施,提升办学质量与综合办学实力,为师生提供一个环境舒适、优雅的学习与工作环境。

[注释]

①黄梅秀.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与产出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J].经济师,2011(8):141.

②文中数据均来源自广州市属高职院校最新发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以及《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4)》,并由作者整理计算得出。

③钱胡风.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入资源的分析[J].职教论坛,2011(14):6.

④刘国莲.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现状和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8(24):8.

⑤朱雯.高等职业教育投入几个指标体系的初步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