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内经济政治水平的不断发展,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综合能力成为学生必备的学习活动。农村语文学习的开展受到诸多条件的影响,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就如何开展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农村 " 初中 " 语文 " 综合性学习活动 " 现状 " 开展方法
当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提出了诸如“全面发展”“综合发展”等的要求。但是作为一名农村的中学生,要想接受与城市相当的语文综合性教育十分困难,这也成为广大教师和家长关心的重要问题。
为了达到农村学生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到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要求,笔者建议农村教师应结合农村学生的兴趣,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以调动农村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对如何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做了简要分析。
一、农村初中语文学习情况的现状
在大部分农村中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往往把升学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强调要认真学习,长大考个名牌大学,过多地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忽略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一味地传授给学生考试要用到的知识,却忘记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做一个出色的人。
如在课堂上,学生会仔细听教师讲解的内容,教师把一节课安排得满满的,从上课讲到下课,根本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被动接受着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课后,教师会布置关于课堂内容的作业和各种各样的试题,把学生的课余生活安排得也很充实,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一直在赶作业,没有体现出综合性学习的优势。
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只有课桌、讲台与黑板,多媒体设施缺乏,这就导致学生接受外来信息受到限制,同时大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没有多方面信息的引导,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综合能力发展缓慢。
二、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方法
1.语文学习与当地特色相结合
每个地区都拥有自己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特色,虽然农村中学的教学设施不如大城市,但是农村拥有独特的教学优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语文的基本知识与当地文化结合起来,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民族特色,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当地的文化形式,学生更容易接受,也容易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综合性学习贴近自然,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在轻松自在的氛围中,领略语文的魅力!
如在讲解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时,教师可以事先带领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地的传统文化,亲自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真正体会到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的意义。
2.多种活动形式与语文综合性学习相结合
对于课内文化学习设施比较缺乏的农村中学来说,课堂教学远远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课余活动时间,让他们到户外或通过参加一些活动来放松自己,给大脑一个放空的时间,让其自由地发挥想象。这样才能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效率,更好地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总结
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农村中开展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该方法,学生能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到更多知识。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并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挖掘学生的独特潜质,使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发挥最大的效用。
参考文献:
[1]王冉冉.关于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的几点思索[J].青年文学家2013,(20).
[2]杨光锟.如何上好农村初中语文的“语文综合性学习”[J].新课程(中学版),2011,(1).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上饶县田墩中学)